受益于各主要經濟體采取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顯現復蘇勢頭。從金融市場角度來看,在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下,銀行間信貸市場的各項風險指標也都相繼回落,接近危機前的水平,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來持續反彈。在實體經濟產出方面,國際貿易和全球制造業指標已明顯回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季度同比已從衰退轉變為增長;全球失業率雖仍處于高位,但觸頂止升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美國和新興市場國家需求的強勁反彈,將帶領全球經濟走向穩步復蘇。美國:經濟穩步復蘇估值優勢彰顯介入良機
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增長率達到3.2%,反映出美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正逐漸增強,內需進一步得到釋放。201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將向私人部門消費及投資等內生性增長因素過渡,GDP增速將逐季加快,全年增長預計在3.2%上下,2011年增長將超越4.0%。此外,市場預期的美聯儲加息始點一直向后推延,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有助于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企業利潤也將繼續得到改善,股市有望延續良好的表現。
從長期走勢可以看出,標普500指數已經走出了此次金融危機的谷底。實際GDP季度環比從2008年四季度的-5.4%恢復到2010年一季度的2.7%,與之對應的是,標普500指數從2009年的低點,到2010年6月底的漲幅達到了52.4%。從多項指標判斷,未來美國經濟仍處于持續擴張之中,企業利潤環比有望不斷上漲,標普500指數有繼續上漲的潛力。在估值方面,截至6月底,標普500指數的滾動PE達到15.6倍,接近長期中性水平16~17倍的區間,但指數的預測PE僅為13.2倍,距長期中性水平15~16倍還有較大的空間。
歐洲:經濟筑底企穩支持股市回升
在制造業復蘇反彈和私人部門消費需求恢復的驅動下,英國經濟自2009年四季度開始反彈,但龐大的財政赤字使得英國經濟仍存在風險。從英國央行和新組建政府的態度上來看,“緊財政,寬貨幣”或將成為下階段刺激經濟復蘇的政策組臺,這將對英鎊未來的走勢形成壓力,并對出口產生拉動作用。在歐洲債務危機影響下,歐元持續貶值,但歐元的走低卻可能成為德法意等國出口增長一大拉動力,外加美國及新興市場國家需求復蘇的正面因素,歐元區主要經濟體的復蘇仍然值得期待。
從代表歐洲各國股市狀況的摩根士丹利泛歐指數歷史走勢來看,此次金融危機后,該指數迅速反彈,雖在歐債危機影響下有所調整,但基本站穩800點。而從估值角度來看,該指數截至6月底預測PE僅為10.8倍,低于長期中性水平12倍,動態PE為13.9倍,遠遠低于長期中性水平23倍左右,該指數的估值處于較低水平。未來,隨著歐債危機逐漸緩解,歐洲各國經濟持續復蘇,歐洲股市后市有望繼續回暖。
亞太:經濟有望保持向上 為股市提供支撐
日本經濟從2009年二季度起出現了強勁反彈,是最先走出衰退的發達國家之一。這種復蘇一方面是得益于出口的反彈拉動了制造業陜速回補庫存,另一方面是依賴于政府大規模的財政刺激。2010年日本GDP繼續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所帶來的出口增長,新任財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也對內需起到一定程度的提振,但在內需不足和通縮的壓制下,預計GDP將緩慢增長,中期內日本股市有望繼續保持向上趨勢。
澳大利亞自2008年底以來已經啟動了新一輪經濟上升趨勢,GDP季度環比年化增長迅速反彈并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就業市場持續回暖。澳大利亞經濟回暖,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國經濟強勁增長對其出口的拉動,未來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并將對澳大利亞經濟產生巨大利好。預計澳大利亞央行年內還將迎來若干次加息,將有利于吸引國際流動資本進入其投資領域,為股市帶來充裕的流動性。目前標普澳證200指數已經恢復到2005~2006年時的點位,預測PE接近長期歷史中性水平,隨著澳大利亞經濟的持續增長,股市有望延續上佳表現。

中國經濟恢復迅速,拉動韓國的出口出現大幅增加,帶動了韓國制造業快速復蘇,促使其國內的就業形勢不斷好轉,韓國經濟面臨較好的增長局面。價格方面,韓國CPI同比已經達到了長期中性水平,目前看來還有進一步增長的態勢;2010年一季度GDP季環比年化增長達到7.5%,已經達到長期中性增長水平,其領先指標也不斷創下新高,于2010年5月達到127.8的位置,預示著韓國經濟還將持續好轉。韓國股市已經走出金融危機的低谷,從危機時低點反彈達到70%;截至6月底,韓國KOSPI指數預測PE在10倍左右,低于長期中性水平13倍。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和較低的估值將保證韓國股市的長期良好走勢。
被低估的QDII基金
得益于海外股市的走勢,QDII基金在年內的表現遠好于投資國內市場的偏股類基金,從分散投資風險的角度上而言,體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截至8月6日,2010年以前成立的9只QDII基金平均凈值下跌4.55%,詳見附表。而同期投資國內市場的開放式偏股類基金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凈值跌幅為10.03%,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凈值跌幅為6.60%。
展望后市,全球經濟的復蘇進程依舊充滿曲折,在走出危機后,依靠外需和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已達到極限,全球經濟必須尋找新的平衡點,各國也需要尋找自己的增長點。從中長期來看,相對于增長乏力的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更被基金經理和分析師所看好。
由此可知,目前依然是QDII基金不錯的投資時機,尤其對于希望通過組合投資來分散風險、優化收益的基民而言,要考慮的不僅諸如在組合中配置多少比例的股票型、混合型及債券基金等,也應從規避單一市場風險的角度出發,進行跨區域配置,在組合中配置一定的QDII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