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悟本的“茄子謬論”讓茄子和綠豆一樣背上了黑鍋,其實,茄子不僅美味,還有諸多保健功效。民間諺語說“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眼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節!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食物之一,擁有其他蔬菜所無法比擬的保健作用。它起源于東南亞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茄子也已經有1000余年歷史。南北朝栽培的茄子為圓形,與野生形狀相似;元代則培養出長茄子;如今,品種更是越來越多……
紫色能量
茄子又名落蘇、茄瓜,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鐵等營養成分,以及膽堿、葫蘆巴堿、龍葵堿等生物堿,對人體有卓越的保健功效。在它的紫皮中富含維生素E和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
●保護心血管:維生素P含量尤其高,每100克茄子中含750毫克維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彈性和生理功能,保護心血管,常吃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壓等。
●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還能抑制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增高。
●抗癌:國外研究結果表明,茄子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樣作用的蔬菜的好幾倍。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的增殖,對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促消化:自古民間就深知茄子有寬腸通便的功效。現代醫學則證明茄子能增加乙酰膽堿的釋放,促進消化液分泌,助消化。
茄子的品種
茄子食用的部位是它的嫩果,從顏色上看有紫色、黃色、白色和青色4種,按形狀分大致有以下3個品種:
圓茄:果實大、有光澤,呈圓球、扁球或橢圓球形。皮為黑紫色、紫紅色、淡綠色或白色,果柄為深紫色,果肉呈淺綠白色。肉質細嫩。在我國北方栽培較多。
長茄:果為細長條形或略彎曲,皮較薄,為深紫色或黑紫色,果肉為淺綠白色,含籽少,肉質細嫩松軟。我國南方普遍栽培。
矮茄:果實小,形狀為卵形或長卵形。皮為黑紫色,有光澤,果肉淺綠白色,含籽較多,肉質略松。
文化內涵
雖說是家常蔬菜。茄子也是有文化品位的。劉姥姥進大觀園說過“花兒落了就結個大倭瓜”,茄子的鄉土情韻點綴在經典名著《紅樓夢》中,便有了脫俗的風骨。梁實秋也在《雅室談吃》中寫到茄子,他的油炸蒜末茄、茄摻果醬面,創意妙不可言。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則介紹了茄子的做法:滾水泡去苦汁,晾干油炸,然后烹食。
如今,茄子同樣深受人們歡迎。廣州人喜歡茄子的軟熟細膩,香港人把咖喱放進茄子享用,意大利人把茄子切成薄片放在千層餅里……茄子是“蔬菜之中唯一有肉味的”,用燒燜蒸炸拌等烹調方法做出來的魚香茄子、肉片燒茄子、炸茄盒等,都讓人百吃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