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動是惡魔、人善被人欺……這些聽起來再合理不過的句子,可仔細想想,真這樣嗎?不一定!有時沖動可以加速某件事的成功,善良能讓你贏得更多支持,關鍵在于怎樣運用自己性格中的特質。
鳳姐其貌不揚,卻能把她的過度自戀變為自信和口才,讓人瞠目結舌。事實上,我們性格中很多看起來是缺點的特性往往隱藏優點:膽小能讓你躲過飛來橫禍,潑辣在有些場合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所以,不要總是為自己身上的缺點自怨自艾了,只要運用得當,缺點照樣可以變優點。
優柔寡斷變成沉得住氣!
俗話說,“沉得住氣多得糧食?!崩蚶蚶瞎^對是這種“沉得住氣”的人。剛結婚那會兒,她老是抱怨,這個男人,給他三腳,他也不放一個屁!“我這個急性子怎么遇見這么個磨嘰的主兒。”不過家里經歷過幾次大是大非后,莉莉完全改變了對這個男人的看法。
結婚后準備要孩子,莉莉覺得應該換個大點的三居室,還要考慮雙方父母偶爾交替過來住。那段時間。莉莉和老公下班就是看房,好幾次,莉莉都被中介小伙兒攻破“防線”,動心了。但老公就是不表態,終于,在莉莉快要放棄的時候,他們淘到了性價比超高的3居,房東急需現金,低于市場價近15萬的“便宜”被他們撿著啦。從此,莉莉對老公的優柔寡斷刮目相看!
專家分析:
優柔寡斷的人并不代表沒有主見,他們只是在用更謹慎的心態、花更多的時間來做決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對需要做決定的對象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如果非要讓他縮短做決定的時間,他會感到不安。所以,多一點耐心,相信他的判斷。如果實在因為太晚做決定而錯失了某次機會,這也算是很好的一堂課。
宅在窩里的貼心
“其實,我也想融入他那幫朋友圈子,周末去爬山、K歌、打撲克,但每次出來,我都十分不情愿,因為我更想窩在房間里,哪怕什么都不做,靜靜躺在沙發上也好……”靜子抱怨道。男友當初也是喜歡她的文靜的,但時間久了,他開始發牢騷。每次朋友打來電話邀請外出,他總是先看看靜子,然后無奈地說自己正在做“愛情的困獸”。一次事件卻讓男友改變了對她的看法。那次打籃球,男友不小心崴了腳,腳踝受傷,整整躺在床上一周,這7天,靜子除了上班時間,一直陪在他身邊,細心照顧。怕他寂寞,還讓那些經常玩的哥們兒來家里鬧騰,曲終人散,看到靜子一個人默默收拾大家伙造的“殘局”,男友覺得這個平時被自己形容的“無趣,不合群,不會玩的女孩”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人。他突然明白,朋友兩口子經常因為洗碗拖地的瑣事而爭吵的事從沒發生在他身上;每次拖著疲倦身體下班,等待他的是整潔的空間、可口的飯菜。這一切,都是這個女孩給予的。現在,男友也會跟人說:“不愛出門,其實她是一個懂生活的節約女;愛收拾,是個過日子的好伴侶。我再也不會強迫她適應我的生活節奏了,宅女更適合做老婆呢,不是嗎!”
專家分析:
世界上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世界上也從不缺少幸福,只是需要你調整好觀察的角度。當懂得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的時候,你就學會珍惜眼前人了。每個人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妥協來取悅對方,而是堅持自我,釋放自我,然后,互補互助地和諧相處。
適度的風頭是自信的表現!
任穎是80后人,在公司里。業務不是最精,業績不是最好,當然職務更不是最高,但其貌不揚的她是整個團隊的“靈魂”!辦公室沒有她,就沒有生氣;會議室沒有她,就擦不出火花;大家身邊沒有她。就沒有工作激情。盡管她從來沒有兌現過本月的業績承諾,但,這些不妨礙她成為閃亮的主角,這來自于她的“風頭”理論。對于新進職員,她是一套出名要趁早,“在銷售的舞臺上,人人都可做主角”,“不要怕失敗,就怕不失敗”,那些新人在這位奮斗到而立還沒成為骨干的她那兒,獲得巨大的精神能量。每每開會總結報告,她都是身先士卒,表決心,月末總結經驗,她也是第一個站起來檢討自己,雖敗猶榮。盡管也有人私下嘀咕她愛顯,但是,在公司里她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在這個充滿機遇和競爭的海選時代,人人必須把自身特質的一部分放大,才能被關注,成為焦點。美國人通過“圓圈時間”這個游戲,讓孩子從小建立一種觀念:誰會表現自己。誰就會引人注目,成為“中心”,獲得大家的欣賞。
專家分析:
適度的出風頭和高調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讓自己脫穎而出,營造更多的工作和人際機會。最重要的是認清自我,發現自身的獨特,揚長避短,成就最好的自己。但過度自信,盲目追崇,會讓周圍的人產生反感,覺得你咄咄逼人,結果就適得其反,所以把握中間的度很重要。
邋遢并自由著!
Doris是電視編劇,還兼職給幾本雜志撰稿,開專欄。她說自己最大的缺點是邋遢,丟三落四。比如手機鑰匙經常被“丟棄”,在地鐵上開小差坐過站,看著書煮著咖啡,直到男友進家聞到焦糊味才關火,做家務的能力幾乎為零,每次拖地,男友都得重新來一次。起初,她為自己的“低能”感到自卑,她試著去改變自己,比如,為“保護”好各種隨身零碎,她出門每隔半個小時,就會檢查下手機錢包是否還在,逼著自己規整衣櫥的長袍短褂;學會給書籍雜物分類,拖地時,從前往后有序進行,不再圍著自己畫圓圈,堅持一段時間,她說她真的好累,經常處于誠惶誠恐狀態,精神不能完全放松。她的生活完全被一種近于“完美的有序”掌控著。她決定做回原來的自己。不需要交代,完全放松?!耙苍S家里亂亂的,會給我很多靈感呢!”現在,Doris在朋友眼中還是個邋遢鬼,可是,她再也不計較別人怎么評價,徹底放下。她常常調侃:“我邋遢,我自由!”
專家分析:
人往往會因為討厭某種特質而故意表現出相反的特質。這等于是逼你朝固定的方向努力,其實是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學會接納自己的“缺陷”。是自我認知的第一步,是培養自信的基礎。由此,你才可以主導自己。
從控制別人到規劃自己!
三十三的蔓文跟丈夫離了婚,獨自帶著四歲的女兒,跟父母的關系不是太好。金融危機時,又被公司辭退。她說她能走出人生的低谷是從承認自己失敗開始的。她對女兒要求很苛刻,控制欲很強,不準吃飯時說話,一說話,她立馬就出手,不準不洗腳上床,一旦犯了就罰站,不準……一次幼兒園的家長會上,她向心理老師抱怨自己的女兒多么不乖巧,不聰明,做事情常常半途而廢,以后一定沒出息……老師打斷她說,那么我們大人呢?這句話讓她沉默良久。這觸動了她最脆弱的神經。一直以來。她把自己作為失敗者的一面投影到了女兒身上,操控女兒的一切,變成一個“獨裁者”。蔓文意識到這點之后。經歷一番激烈的心理掙扎。她承認自己是個操控欲很強的人,她從沒考慮過他人的感受。但這不能定義她就是一個失敗者。于是,她放下心中的包袱,開始規劃自己,“操控”自己的人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F在,她已經找到一份新的工作,生活變得輕松起來。
專家分析:
人最難認清自我,在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往往是我們自身的投射。如果我們能夠承認和接納自己的這些特質,就可以用更自然、更輕松的眼光看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