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說他有一顆不羈的靈魂:他玩搖滾沾上了毒品,他拍電影卻走不出劇中人的陰影。他一直在掙扎中求生存,他渴望自己的生活卻被生活所遺棄。賈宏聲,一個曾經的偶像,沉寂許久的他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卻是永別。
因為《昨天》、《蘇州河》等文藝片走紅的演員賈宏聲跳樓身亡,成為這個夏天最令人心寒的娛樂新聞。
他在酷夏告別“昨天”
電影《昨天》講述了一個癮君子的心路歷程:壓抑、憂傷、震撼,最后在父母苦心的愛中完滿回歸。據說,這是片中男主角賈宏聲的自傳式演出,但現實卻不是這樣的,賈宏聲選擇了縱身一躍,逃離這個世界。
不久前,賈宏聲還在豆瓣網上創立“堅持住!”的討論小組,還曾寫下“好好活著”與網友共勉,但他到底還是沒能堅持住。
2010年7月5日,氣溫高達42℃的北京如同一座火爐,朝陽區安苑北里小區和北京城其他地方一樣燥熱,很多老人都在小區樹林下乘涼。傍晚時分,19號樓附近一聲悶響,有人墜樓了!當賈宏聲“飛下來”時,其父賈鳳森就在樓下坐著乘涼,那一瞬間給老人家的震撼太大,讓他幾分鐘都沒緩過勁來。聽到鄰居說可能是自己的兒子,賈鳳森才跑過去站在一旁呆呆地望著兒子,僅在警方詢問時簡短回答兩句,語速十分緩慢。
當賈宏聲的遺體被抬上靈車后,他的父親仍呆立在原地,遠遠地看著地面上殘留的血跡,直到靈車開動,他才回過神,快步;中上去,扒著玻璃向內探望,眼淚悄然滑落。沒有人知道跳樓的那一刻賈宏聲在想些什么。賈鳳森能記得的是,下午3點多賈宏聲還給家里買了一次水果,早上8點他陪賈宏聲散步,兩個月前曾去東北老家待了半個月……
伍宇娟跪求他戒毒
再來看賈宏聲的簡歷,他的籍貫是吉林四平,戲劇世家,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并在那里認識了伍宇娟。
當時的賈宏聲是頗有潛質的影壇英俊小生,伍宇娟是中戲嶄露頭角的“四大名旦”之一,這對影壇金童玉女的熱戀得到了圈內外的祝福。
但沉醉在愛情中的伍宇娟沒有想到的是:癡情相愛的男友賈宏聲染上了毒癮!一夜之間,全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了這一丑聞,伍宇娟的精神幾近崩潰。
原來,那時的賈宏聲瘋狂喜愛上了搖滾樂,視約翰·列儂為精神之父,但同時,他也接觸了并非這些先鋒藝術家精神內核的附屬物——大麻和軟性毒品。
伍宇娟從此開始了用愛情拯救愛人的艱難之旅。她運用藥品治療、精神鼓勵、情感安慰等各種辦法。然而,毒癮對身體和精神的腐蝕力量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賈宏聲變得性格極端、偏執、瘋狂和歇斯底里。伍宇娟盡了最大的努力也無法挽回。她說:“賈宏聲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我真的很喜歡他,為了勸他戒毒,我甚至跪在地上求他,但最終是心有余力不足。”1994年,伍宇娟揮淚斬情絲,離開了賈宏聲。
他提攜周迅上位
結束了與伍宇娟的戀愛后,賈宏聲不再接演電影,性格也變得更怪。在東北老家的父母不甘心兒子這樣沉淪下去,提前退休,把整個家搬到北京來照顧兒子,全力以赴相助展開親情拯救。
賈宏聲再次出現在電影里,是在1998年的電影《蘇州河》里扮演馬達,戲演完之后,賈宏聲和女主角周迅成了一對情侶。賈宏聲在電影中塑造的邊緣人物似乎與他本人的氣質非常吻合。賈宏聲說他拍完戲后就去問周迅:“愿不愿意做我女朋友?”周迅回答得干脆:“好啊!”一段感情就這么簡單開始。
后來,李少紅籌備電視劇《大明宮詞》,賈宏聲的母親給攝制組打了個電話,希望能夠給自己兒子一個演出的機會。李少紅答應了,讓賈宏聲過來試鏡。當天,賈宏聲帶來了女朋友周迅。
那時,剛來北京闖蕩不久的周迅顯得很瘦小。抽煙,還有些口吃。賈宏聲試完鏡后,他提出也想讓周迅試下鏡,出演個宮女什么的,結果一走到鏡頭前。周迅就展露出驚人的面孔和爆發力,那很純凈的眼神,完全變了一個人。
最后,李少紅不僅將最容易出彩的少年太平公主的角色給了周迅,而且還簽了她。隨后,周迅開始迅速躥紅,而她和賈宏聲的感情也因為樸樹的介入而宣告結束。
多年后,有人問過賈宏聲,是否覺得周迅的星途拜自己所賜,賈宏聲淡然地回答說:“那是屬于她的機會。”
他選擇了第三條路
2000年,導演張楊采訪賈宏聲和他父母的真實經歷后,創作了電影《昨天》0在《昨天》之前,張楊曾計劃拍攝文藝片《賈宏聲的三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賈宏聲沿著當時的趨勢,平穩地拍商業片,到今天已經與同班同學鞏俐一樣,成為蜚聲國際的影星,被無數人崇拜:第二種是賈宏聲高中畢業留在四平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第三種便是因為厭惡演戲時的虛偽而放棄了成為大明星的可能。選擇了一種苦修式的生活,對物質需求越來越簡單,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斷地追問。
實際上賈宏聲選擇的就是第三種生活。
在《昨天》之后,賈宏聲幾乎沒有任何作品面世。按照他的話說,“就是呆著,看自己想看的(書、電影),聽自己想聽的(音樂)”。七年后,他才低調接演了話劇《失明的城市》。
如果有人說,《昨天》是他在家人幫助下突破心靈危機走出陰影的見證,但雖然主演了電影,賈宏聲并沒有真正走出毒品的陰影,要不然,也不會“就那么呆著”,而且一呆就是七年。
如果說張楊當時拍的不是《昨天》,而是《賈宏聲的三種可能性》,結局會不同嗎?這樣的假設很無力。賈宏聲少年成名,于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度過了他作為一個演員的黃金期,也是曾經的青春偶像。如果沒有毒品,偶像不會轟然倒塌。他也不會滿足于在北京城里“就那么呆著”的生活狀態??梢哉f,毒品毀了賈宏聲的一生。
賈宏聲選擇自殺也糾結著很多人的心。無論悲劇的事實如何。賈宏聲曾是一代人的青春偶像不會變。死去的人成了永遠的昨天?;钪娜诉€是要堅強地活著。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但愿天堂中沒有毒品,賈宏聲。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