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把兒子送到澳大利亞去讀書,直到如今,我們夫婦倆一直懸著的心才踏實。
兒子小名毛毛,因生肖屬鼠,就起了這個小名,取“貓貓”諧音,貓鼠相關,這在漢語訓詁學上叫“反訓”。
毛毛是高二讀完去的澳大利亞,他那年17歲,不用雅思成績。他先進語言學校,再讀12年級,之后上了西澳大學。現在他已畢業了,學會計和金融專業,找到了工作,他打算留在那邊不回來了。
毛毛申請去澳大利亞留學,是2002年初,但因我們準備金存期不足6個月,被拒簽一次,所以拖延了半年才啟程。
那幾年,小留學生現象還沒有近幾年這么火爆,很多人對我們的選擇不理解,也不看好,說什么話的都有,我們就感到挺悲壯的,還挺無奈的。單每年要給毛毛20萬元之多,5年下來,就不少于100萬元,這是多大的負擔呀!我們當時積蓄不到30萬元,兩人的年薪合在一起也就20來萬元,不吃不喝一分不用要全給兒子。而且,誰知道這中間會不會節外生枝呢?就算一切順利,畢業后又會怎么樣?再說了,毛毛天性調皮不聽話,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所以,第一次被拒簽后,我們想打退堂鼓。可毛毛哭了,哭得很傷心。原來,他老師在班上早就說了他的事,最后不走了要被人家笑的。我們明白老師為什么食言,允諾不說的還是說了,還不是因為毛毛成績中下等,參加高考要拖人家學校升學率的后腿,老師自有他的想法,巴不得你走呀。
那年頭,報刊上沒少報道小留學生海外學習生活的經歷,絕大多數是負面的,看了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人就把這些報道拿給我們看,生怕我們不知道似的。其實,我們當事人比誰都關心,還拿來看什么看?可人家這樣做,說起來是關心你呀,你能說人家幸災樂禍,不想看你好?你只能說聲謝謝啦。
還有一些頂著教育專家頭銜的人士,也紛紛寫文章,或者上電視談話節目,對小留學生現象發表評論。他們的意見概括起來,不外乎批評我們把還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風險太大,考慮問題不慎重,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他們說話也不留情面,說小留學生中大部分孩子在國內學校表現平平,不少還是問題學生,一到了陌生的國度,新的學習環境,他們身上的缺陷就全暴露了。說到底,他們的觀點就是這些孩子走上了一條多么危險、多么劃不來的路。
我們身邊的同事、熟人,也會在你耳邊說些讓你心里添堵的話,什么我的孩子才不趕這個時髦呢,什么成績不行,到哪讀都不行,國外教育有什么好呀?
我們就是在這樣很郁悶的心情下,送毛毛出國的。
他出國的前一天晚上,我和他做了一次平生最長的談話,也是他平生第一次發現老爸是用男人對男人的方式,和他談心。
我說,讓你小小年紀就去國外完成高中學業,要過語言關,要考大學,孤身一人,可憐巴巴的,老爸覺得挺對不起你。小時候,老爸關心你太少了,常只顧自己去玩兒,希望你諒解。老爸這一輩子沒多大出息,心里挺苦悶的,脾氣也跟著不好,這些你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希望你能把它們忘了。忘不了,還請你往老爸的人生道路、工作境遇上多想想,我們這一代人生活里里外外的缺陷太多了,讓人感到委屈的事太多了,所以我就是現在你看到的人生格局,希望你能同情、理解。
我還說,你從小到大受到的學校教育,遭遇過許多不公平、不公正。因為天性調皮、好動,因為貪玩兒,因為學習沒有讓你產生興趣,你受到老師的責罰,還有體罰,你受到的歧視,包括被老爸打,被老媽罵,很多很多。你的老師,現在能夠讓你感激和懷念的,我知道,很少。這些,肯定在你心里留有陰影,希望你能抹去它們。我們這個社會生活的文明層次不很高,我們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有不如人意的東西應該理解,作為男子漢,對它們應有個寬廣的胸懷。
那一天晚上,我和兒子說了許多,一直說到凌晨3時許。我說,他聽,邊聽邊流淚,我后來也流淚了。真的,作為父親,我有愧;對于他在國內接受的11年教育,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想說,也是有愧的。我總覺得那些對小留學生說這說那種種不是的人士,為什么就不想一想,我們的教育對他們并沒有盡到全部責任和愛心呢?他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究竟應該由誰來負責任?他們離鄉背井,孤懸海外,我們說話是不是要考慮他們的感受?畢竟,他們是我們中國人的孩子,他們還沒長大呀。
毛毛在西澳大學讀書,確實讓我們心煩的事不少,但凡這時候,我們都給予包容,我們想到自己對兒子教育的欠賬,這該我們買單。不過我們挺慶幸的,想到毛毛如果不走留學這條路,他現在可能也是數百萬在找就業機會的大學生中的一員;他可能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中學的同學大學畢業后不是也得去海外讀研,為謀一個就業出路嗎?當年曾說我們送兒子留學不值得、不明智,甚至說我們趕時髦的人,現在孩子上了中學,也在打這個主意了,還問我們兒子的電話,想讓他幫聯系學校。
是呀,我們為兒子留學,花了100多萬元人民幣,可如果拿這筆錢去投資股票,不知縮水多少,如果買輛車代步,生活質量是提高了,可哪能比改變孩子一生命運來得重要和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