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學在西方經濟學的“暮鼓”中敲響“晨鐘”
201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彼得·戴蒙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季斯和美國西北大學的戴爾·莫特森共享。三位學者研究的貧困、失業和養老等問題,正是當下全球性的熱門話題,都是與普通老百姓密切相關的領域。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機動蕩之下,理論的遠水無法解決近渴。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臺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員鄒平座先生就提出,對金融危機要從西方經濟的理論層面進行反思。中國現在的經濟崛起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如果在經濟理論上還是抱著模式不放,就會影響經濟政策的正確性?!扒疤K聯和阿根廷就有這樣的教訓,它們不是被自己的制度打倒,而是被西方的經濟理論打倒,大危機給了我們反思的機會?!苯洕鷮W家李才元先生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西方經濟學發展的象征,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它的倒下。首先,在經濟學工具層面,建立在理論預期和數理模型推導下的主流方法,已經被證明失敗了;其次,戰后西方經濟學的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觀念和學派,也在金融危機中漏洞百出;最關鍵的是,西方經濟學家一直堅持的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發生了質變。西方經濟學的前提和基礎強調“理性人”、“經濟人”,但經濟危機讓人們認識到,經濟生活中如果沒有“道德人”參與,最終結果一定是崩潰。在這方面,中國經濟學家們在理論和務實兩個層面,都應該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有所建樹。“中國經濟保持長期高速增長是一個待解之謎”,中國經濟學家惟有在西方經濟學的“暮鼓”中敲響“晨鐘”,才有可能找出答案。
“車輪上的中國汽車社會”將駛向“三大陷阱”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我國新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接近“美國汽車史上最高水平”!資料顯示,今年9月以來,國內汽車市場銷售增速再度提升,增幅接近40%,將蟬聯全球第一。汽車業界歡欣鼓舞,一些專家還非常樂觀地預言,5年至10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會達到4000萬輛的規模。諾獎得主美聯儲經濟學家愛德華也“敲邊鼓”,預言中國汽車2020年能達到這個目標,并說2030年將達到7500萬量!業界專家還美言道,2009年中國汽車在減稅等刺激政策的拉動下逆勢上揚,對擴大內需做出很大貢獻。果真如此嗎?一些有識之士和國情專家卻認為,鼓吹“車輪上的中國汽車社會”,這種理念本身就帶有很大的片面性,脫離國情,更不符合科學發展觀。國人面對的現實是“能源短缺,土地緊張,環境污染”,如果一廂情愿地不去綜合考慮國情,“車輪上的中國汽車社會”必將駛向“三大陷阱”,漸行漸遠,不能自拔,必將面臨生存危機。一些國情專家指出,“這一預測忽略了三個基本常識:一是我國‘人多地少’,無法容納這么多汽車;二是中國沒有足夠的石油,為這么多的汽車提供燃料;三是城市環境容量十分有限。”今年中秋節國慶前后北京等城市出現嚴重的交通擁堵,“人車路”的矛盾尖銳,令人焦躁不安。環境保護的數據表明,汽車排氣污染已占到45%以上,而且日益嚴重。就產業發展而言,中國汽車產業“小散弱”的局面沒有改觀,核心技術的差距也遠遠落后于人。利令智昏的“行業利益”沖動,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必須緊急踩“剎車”。
張朝陽誓言“再造搜狐”盡顯中關村人的進取精神
中關村沃土孕育的“知識英雄”張朝陽,作為中國互聯網開拓人物,10多年前創建搜狐品牌,并一路拼搏披荊斬棘踏進美國金融市場,帶動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全線飄紅,何等的英雄氣概!毋庸諱言,開局不錯的搜狐,在嗣后的10多年里,雖然經歷并頂住了互聯網寒冬的考驗,但“掌門人”卻呈現疲態,搜狐戰士也多有慵懶之氣,并沒有像人們期許的那樣浩氣長存。鑒于當下搜狐的業績,即整體收入和用戶規模、增長速度和股票市值等硬指標都不盡如人意,這讓“睡醒”過來的張朝陽猛然憬悟。張朝陽認為,“要改變搜狐,必須先改變自己。”這幾年,張朝陽已經在修真養性中調整過來,“經歷了出世、反思、再次入世后,就等待第二次爆發了!”張朝陽深刻感受到了從來未有的危機感:中國互聯網經過群雄混戰的局面后,現在已然形成“七足”鼎立的“戰國局面”,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以及盛大,擺開了一爭雌雄大決戰的態勢。國慶前夕,張朝陽接受媒體采訪時發出英雄再現的誓言:“反思搜狐過去的5年,我希望要做出一個本質的改變,兩年之內要重新發明搜狐,再造新搜狐?!睆埑柕牟季挚筛爬椤八拇髴鹇浴?,即希望搜狐的搜索、視頻、游戲和WEB2.0全面取得成果。張朝陽篤信“森林法則”,殘酷而必然。我們期盼“搜狐人”能在互聯網群雄爭霸的戰場上搏出自己的位置。
“老王賣瓜”:李榮融“央企壟斷有功論”遭質疑
2010年9月15日,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達沃斯論壇上稱,“現階段某些行業出現國企壟斷是正常的”?!坝捎谥袊€處于初級階段,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有利于中國經濟”。“不同社會階段和不同國情,國有企業所扮演的角色、擔當的作用也不一樣,但最終發展目標是確定的,那就是要創造公平競爭的能力”。李榮融的這些“高論”被一些網民譏之為“國企壟斷有功論”。其實,大可不必在意。常言道,“在其位,謀其政”。李榮融身在“朝廷”,為“公”講話,盡管有“出身論”的思維也屬于正常。不過,也要允許坊間的民企人士質疑。《民營經濟內參》上有一段言論,值得一讀:“壟斷本身可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這些企業利用壟斷,一方面賺取高額利潤,享受超好福利,另一方面遇到問題就要國家承擔,最后還要說自己為了國家付出太多,犧牲太多,恐怕就有很大問題。這樣的企業不能說有‘功’,這樣的企業更不能說對中國經濟是一個‘福音’?!睋袣W國際工商學院和WIND發布的報告,2009年A股資料顯示,上市國企的薪資是民營上市公司的近兩倍。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上市國企經營效率卻遠不如民企,其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僅為民企的38%。嗚呼!國企何必舍近求遠爭上世界500強,先在經營效率上追趕上身邊的“民企小老弟”就很可觀了。另據《福布斯》推出的“中國家族企業調查”顯示:中國上市家族企業在過去3年賺錢能力和成長速度遠超過上市國企。再看看諸多民營企業家“裸捐”的壯舉,不正是國企老板的榜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