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官化、虛化、俗化和物化是為了活著,還多少可以理解。但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官化、虛化、俗化和物化,就離開人的軌跡了。
出國回來后,常感到中國的知識層變了。出國前,中國的知識層充滿了正義感,憂國憂民,奮力拼搏?;貋砗蟾械搅俗兓f不清楚哪變了。
電視劇《手機》中將中國知識層的分化和內(nèi)心做了生動和入木的刻畫。沿著劇中的人物,我們可以看清中國知識層近二十多年的蛻變。
官化:以段大可為代表的官員化的知識層,處處是官腔,時時做不義。他們心中已沒有正義和公正,只有權(quán)謀和利益。他們夜夜度歌舞,天天做報告。他的“蘭花指”活現(xiàn)地說明了他們不僅官化了,而且異化了。在他們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到皇帝的太監(jiān)的影子,封建豪宅的奴才的跪相。無論如何看,也看不到一點知識層的骨氣和人的尊嚴(yán), 看到的是低俗。但他是個詩人,可能還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xué)位。
虛化:以費墨教授為首的虛化的知識層,處處要名利,事事圖利名。他們心中已沒有責(zé)任和義務(wù),無時不在虛化和抬高自己。他們場場悠百家,句句裝大家。他的“講話”說明了他們是靠講話活著的,講言不由衷的話,講虛話,講謊話,順著權(quán)貴講話。在他們的軌跡中,你能看到御用文人身影。無論如何發(fā)掘,也難看到知識層的良心和起碼的人格,看到的是庸俗、世故。但他很火,如同幾個百家講壇的人一樣的火。
物化:以劉丹和伍月為例的物化的知識層,心中無是非,眼中皆物化。他們無時不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他們事事想自我,時時奔成功。他們把法治和社會規(guī)則變?yōu)樽约旱谋Wo(hù)器去行私。他們不是不成熟,是熟得有點爛了。他們認(rèn)為自我是世界,物質(zhì)為一切,其他為無物。
俗化:嚴(yán)守一可能是個典型,想當(dāng)牧羊犬,在羊和狼兩邊討好。他們想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為的是最有效地保護(hù)自己。原則和高尚不是他們喜歡的詞句,受人歡迎是他們的內(nèi)在追求。他們心中有底線,但為了生存和眾意,常常去媚俗了。他們本身并不低俗,也不庸俗,但他們的媚俗,在推動著低俗和庸俗。還好,最后的底線他守住了。
人化:沈雪就是個活例,堅持著原則,堅守著理想,卻面對現(xiàn)實的糾結(jié)。他們向往天空,放飛理想,卻不時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地上,并且地上不清潔。他們無力清掃地上所有的污染,不時感慨個人的無力。她讓嚴(yán)守一世故些,自己仍然不世故。他們要時時面對不順,不可能鳴百家,但可心安無愧。正是這些不低俗,不庸俗,不媚俗的人的存在和堅持,社會才可以一步一步艱難的邁進(jìn)。但她比別人活得不順,活得清貧。
社會在轉(zhuǎn)型中,世界更精彩,舞臺更多元。知識層的變化是自然的,但如此的大規(guī)模官化、虛化、俗化和物化應(yīng)該有知識層本身的原因,同時也有深刻的社會原因。在轉(zhuǎn)型中,社會的主流應(yīng)該是能找到北的,如此多的人找不到北,可能是悲劇,也可能是隱患。有的人官化、虛化、俗化和物化是為了活著,還多少可以理解。但有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官化、虛化、俗化和物化,就離開人的軌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