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混合動力汽車,百公里耗油花費20多元;一輛純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花費十幾元。4月23日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各個廠商推出的九十多輛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最大的主題。
當然,就目前而言,這些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要昂貴許多,我們寄希望于未來大規模量產后,成本降低帶來的低價格。
還是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已經開始量產,或最接近量產的新能源汽車吧。
聆風|充電10分鐘,可跑50公里
當今,混合動力之所以不完全使用電驅動,是因為電池容量不能單獨支撐汽車長距離的行駛。但不是所有公司都對此抱有疑問,日產就推出了純電動車,還起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聆風(英文名Leaf,意為樹葉)。
聆風采用的是鋰離子電池驅動,采用200V家用交流電源,8小時充電時間;而10分鐘的快充便可提供其行駛50公里的用電量,官方數據表明,在完全充電后,你可以駕駛聆風跑完160公里的里程。
日前,日產聆風在北美接受預定,北美建議零售價:32780美元(約合人民幣22.4萬元)。開始三天,就有6635位消費者預付定金。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并采取國產化。業內人士說,日產試圖跨越式地進入純電動汽車領域,以獲得業內的突破。但效果如何,還需看聆風的市場表現如何。
E-Up!|未來甲殼蟲
喜歡卡哇伊的女孩們注意了,二十一世紀的“甲殼蟲”即將問世了。除了小巧可愛的造型外,它還是一款完全無污染、不耗油且極其安靜的電動小車。
這是大眾試圖在2013年推出的小型電動車,超小的卡通外形,較寬敞的內部空間。你可以在最小的角落進行轉彎、掉頭、停車,到時候,你會不由得發出感嘆,《意大利任務》里駕著寶馬MINI在窮街陋巷奔馳來往的查理茲·塞隆算什么,我能比她做得更好。
但是,最重要的是,E-Up!可以用220V的民用電源充電,5小時內充滿,且連續行駛超過200公里,百公里加速只需11秒,最高時速也達到了135km/h。相信那些需要趕著上班、趕著逛街、趕著去夜店的MM們已經動心了吧?
一直對混合動力技術并不感冒的德國大眾,試圖強力提升傳統汽車的節油、環保性能。2013年,大眾希望伺機一步跳躍到純電動汽車階段。而跳躍所寄托的車型,則是E-Up!。
F3DM|節約電,節約錢
這輛已經上市的雙模動力汽車可以解釋股神巴菲特為何投資比亞迪。
F3DM純電動狀態下百公里耗電僅為16度,如果電費按0.6元一度計算,F3DM行駛100公里花費約9.6元。如果按照一年行駛兩萬公里計算,每升93#汽車價格6.92元,這款電動車一年的燃料花費為1920元,比其原型車比亞迪F3節約費用7768元。
動心了吧,并且,這輛汽車并不像普通汽車那樣每5000公里就要保養一次,作為雙模動力車,F3DM不用頻繁保養,不用換機油、濾清器等部件,如此下來,一年還能節約費用近千元。
奔奔MINI純電動車|國產可愛電動車
終于有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可愛純電動汽車了。這款以奔奔作為原型車的奔奔MINI純電動車,介于上文所述的E-Up!和聆風之間,預計年內可上市。
在純電動驅動系統下,長安奔奔MINI純電動車的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它的電池可以支撐你跑完150公里的路程,而百公里能耗僅為10度電左右,換算一下吧,六塊錢!多劃算的數字。
在外觀上,純電動的奔奔MINI與普通汽油版奔奔MINI相同,僅尾部的“EV”二字表明了它與眾不同的地方,也就是Electric Vehicle——電動汽車。
Smart electric drive|頂級潮車
為什么電動車都這么可愛呢?很遺憾,車企為大家制造了這么幸福的痛苦。
現在,奔馳又將電動技術帶入Smart,很簡單,驅動的汽車重量越小,電動系統的負擔也就越輕,成本也就越低。
在城市里的年輕人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或和男\\女朋友兩個人開車,因此不必要買一輛三廂車,甚至兩廂車。另外,一輛這么時尚而又節油環保的小車,不是可以讓你成為頂級潮人嗎?
這就是奔馳對Smart electric drive的定位。在武漢,Smart出現的地方永遠會是年輕人的潮流聚集地。當你在進入最潮流的專賣店或者酒吧之前,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輛Smart。這樣的時尚影響力,應該讓潮男潮女們動心吧。
董濤說車
“四驅”進化論
上車后找一找,普通擋把旁邊還有一個小擋把,那就是分時四驅的切換柄。有了這個小擋把,基本上可以說這是一款比較專業的越野SUV了。
喜歡SUV的人,大多對四驅有了一定認識。“四驅”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四輪驅動。現在多數車都是前輪驅動,但由于前輪同時還是導向輪,負責改變汽車的行進方向,兩項功能放在一起顯然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于是有些車使用成本更高的后輪驅動。在一般城市公路上行駛,其實前輪驅動和后輪驅動的駕駛感受并不大,但一旦到了濕滑路面和山地路面,無論前輪驅動還是后輪驅動都會暴露各自的缺陷來。這時候,四輪驅動就有了用武之地。
不過,雖然同樣都叫四驅,根據所采用的機械裝置,應該分為兩大類,分時四輪驅動系統和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實際上還有很多種叫法,但都應該是這兩種方式衍生出來的。
分時四輪驅動系統是一種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切換的系統。上車后找一找,普通擋把旁邊還有一個小擋把,那就是分時四驅的切換柄。有了這個小擋把,基本上可以說這是一款比較專業的越野SUV了。
分時四驅的工作原理很簡單,讓汽車有時候處在四驅狀態,有時候處在后驅狀態,這個切換是純機械式的手動切換。在鋪裝良好的直線路面上行駛,四驅狀態不會帶來問題,但當行駛到彎道時,由于前后軸的轉速不同,如果分時驅動的前后軸之間沒有差速器,在高速急轉彎時,前輪轉彎半徑比同側的后輪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輪的轉速要比后輪快,以至四個車輪走的路線完全不一樣,搞不好會在高速下導致車輛失控。
所以機械切換的分時四驅只可以在車輪打滑時才掛上四驅。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鋪裝路面應馬上改回兩驅,不然的話,輪胎、差速器、傳動軸、分動器都會損壞。
比較知名的、裝置了機械式分時驅動的汽車有:吉普牧馬人、切諾基、三菱帕杰羅V32、鈴木吉姆尼等。
為了避免分時系統所產生的彎道制動現象,在前后軸之間裝上差速器,這就成了全時驅動。全時四驅系統內有三個差速器:除了前后軸各有一個差速器外,在前后驅動軸之間還有一個中央差速器。這使全時四驅避免了分時四驅在硬路面不能用的問題。汽車在轉向時,前后輪的轉速差會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時四驅在鋪裝路面、下雨時有更可靠的四輪抓著力,比分時四驅優越。但到了冰雪路面或者沼澤地,聰明的全時驅動就會把中央差速器鎖上,回到不滑的鋪裝路,才會把中央差速器鎖解開。裝置這類純機械式全時系統的分別有:陸地巡洋艦100系列、富士斯巴魯、奔馳G系列、三菱帕杰羅V3000等等。
還有一些四驅車使用看起來像全時四驅的智能四驅系統。這些系統平時是以前驅為主,當前輪打滑時,動力會部分轉移后輪,幫助前輪使汽車行駛(可理解為智能的半時四驅),如本田CRV、豐田RAV4等就是使用這種系統。這種系統只是為在濕滑路面行駛提高些穩定性罷了。要說走山路和沼澤,還是分時四驅更靠得住。■
汽車生活
側掛式收納袋
參考價:26元
經濟型轎車的軸距往往不是太長。如果前排椅背掛個收納袋,后排的人腿都會伸不直。側掛式收納袋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將這種收納袋安裝于汽車前排座椅側面,固定頂端的可調節松緊的撕拉魔術布貼,再將下端的棉繩系在座椅底合適位置,即可穩穩固定在車上。收納袋采用防水面料,網格式設計,既利用空間、防水防曬、又透明可視、便于存取。
汽車年檢標志免貼架
參考價:5元
更換年檢貼時,總是撕不干凈玻璃上的殘留物,既影響美觀,又可能損傷防爆膜。這種利用吸盤吸附在汽車前擋風玻璃的收納架,只需將年檢貼的位置清潔干凈,把年檢貼放入,用吸盤“貼”在前擋風玻璃上,無損愛車的防爆膜,也不會有殘留遺膠,粘附力強。
指南球防滑墊
參考價格:45元
購買網站:趣物網
指南球加防滑墊的組合裝,會是你駕車的絕配。指南針采用全向陀螺設計,有角度顯示,指向準確。防滑墊不是貼得緊緊的那種,不會留下痕跡,也不會受灰塵影響。請大家注意一點,指南球會受車內磁場的影響,比如儀表臺,音響都是有磁場的。請在車內尋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否則會影響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