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國企應該借鑒美國搞股權激勵。另外,現在美國的優勢產業,大飛機、互聯網能源頭都是國防部出的錢,這是最市場化的美國,中國怎么可以不這么做?國家應該加大投入?!?br/>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左大培
“簡單就一些好的企業而言,15%比例是非常大的。另外,技術成果需要平臺達成,某些人太強調個人,忽略平臺,不太合適。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種寬松、感恩的心態。特別是借助國有平臺,好些國有平臺的無形資產都沒跟你算上,比如國家公信力。”
——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部部長王志鋼
“效果不大。關鍵是董事會自身不到位,選聘經理人、決定經理人薪酬的權利不到位?!?br/> ——北京求是聯合管理咨詢公司總裁安林
“第一,實施家族式管理,缺乏輔助決策體系監督。第二,核心創業人員持股比例過低,風險較大。第三,激勵與約束不匹配,無法凝聚團隊,不能人盡其才。第四,創業團隊智力結構過于單一,風格過于重合,難有大作為。第五,實際控制人的精力過于分散?!?br/>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靳海濤2010年12月1日如此總結創業失敗方面的公司治理因素。
“目前電子商務企業做物流、物流企業做電子商務,這比較混亂,而突破點在物流企業一旦物流企業在服務標準、成本控制方面都做到位,混亂也就解決了,沒有任何道理我們電子商務企業再去做配送?!?br/> ——易迅網CEO卜廣齊2010年12月8日對本刊表示,希望物流企業能夠靜心思考幫電子商務企業把物流做得更好
“一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更重要的是什么?我認為是懂事,是專業。不專業、不懂事的獨立董事無法做好獨立董事。這是我當了10年獨立董事最切身的一個感受。”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獨立董事李若山日前稱很多獨立董事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每次開董事會兩眼茫然地看著董事長,要么全盤同意,要么全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