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的月亮圓了又缺,枝頭的樹葉綠了又黃。時光荏苒,歲月在不經意間溜走,時光在呼吸間飛逝……轉眼間,我心愛的《求學》已經十歲了,她已經由蹣跚學步的孩童成長為一個羽翼豐滿的少年;轉眼間,我已經上大三了,已經習慣叫別人哥姐的我成為新生的學長。掰著手指一算,我離開《求學》已經有三年。時光帶走光陰的故事,卻無法中斷我與《求學》的情緣。每當我在報刊亭前駐足,還是禁不住翻開最新一期的《求學》雜志,那些過去的日子如在眼前……
我與《求學》的緣分開始于高一時的那一次邂逅。
那天,我在食堂排隊打飯,一位很有氣質的女生站在我前面。她的一頭烏黑的長發垂下來,煞是美麗。我的眼睛從她的秀發上移開,發現她手中拿著一本書,十分精美的封面,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看到左上角的“求學”二字。
打完飯后,女生便沒了蹤影。但是,她手中的那本叫做《求學》的雜志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匆匆吃完飯,趕緊跑到學校的報刊亭,去找那本刊物,卻被告知已經銷售一空。懷著期待,我開始了等待《求學》的那段日子。初識《求學》,我便被雜志中獨家的觀點、專業的信息、齊全的介紹、精準的輔導所吸引,二話不說買下了它,于是迫不及待地看完、期待新一期出版的無限循環,《求學》就這樣伴隨我度過了我懵懂的高一、墮落的高二、拼命的高三,還有救贖的高四。我的高中生活因為這樣一本雜志,變得豐富多彩;我的求學生涯因為這樣一本雜志,顯得曲徑通幽。
一本雜志再好,也不能代替一個人的主觀努力。由于我所在學校的學習氛圍不好,老師水平有限,加之個人努力不夠,我的高中前兩年變得有些墮落缺乏斗志,基礎沒打好,以至于到高三極力補救也無濟于事。我的第一次高考名落孫山,只能夠上一個本科三批的學校。痛哭過,絕望過,但《求學》里的勵志故事已教會了我不甘命運,于是毅然回到縣城的家鄉高中復讀,去救贖我青春的夢。
復讀的日子是艱難的,但那段日子回憶起來卻是美好的、充實的。來到縣城的高中,我還擔心無法買到曾經日夜陪伴我的《求學》,還好,我在學校的書店里找到了《求學》的身影,似乎心靈找到了歸宿。只是,學校書店里的雜志更新得很慢,于是,《求學》便成了我焦急的等待。每次買到新書,我都會先看一下夾頁中下一期的出版時間,之后便一邊享受這一期的充實,一邊期待下一期未知的精彩。可是,有時過了出版上市的日期,書店里新的《求學》總是遲遲不來,我于是每天吃完飯后,總會順路去一趟書店,去看看渴望已久的新一期《求學》是否到來。等到終于拿到姍姍來遲的新一期雜志,焦急的期待才變成得到的欣喜。
在那段救贖夢想的高四的日子,我的心情異常波動,面對一次次月考成績的不盡如人意,面對一大堆要做的習題,面對許多不會做的難題,我的心情有時幾近崩潰的邊緣。還好,有《求學》在默默地為我打氣,給我增添了信心和勇氣。我把《求學》上有名校風光照片的彩頁撕下,貼在教室的門前,貼在課桌上,每當我懈怠時,那些校園里的湖光山色會提醒我再接再厲;每當我迷茫時,那圖片旁優美的文字會使我心馳神往……我的救贖之路上因為有《求學》而充盈多彩!
轉眼間,如今的我已經上大三了,離開《求學》也有三年時間了,在這期間,我還是經常翻看報亭的雜志,還是經常登錄《求學》官方的網站和微博,默默關注著《求學》每一步的成長,也默默希望《求學》能夠激勵著一批又一批求學奮斗的人。
在《求學》創刊十周年之際,在《求學》“尋找金牌讀者”之時,我不禁寫下這些文字,紀念我與《求學》相處的時光,回味那些日子里的心情。也祝愿《求學》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