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到北京,以鐵路的距離計算是1162公里,坐普快需要17小時48分,合計1068分鐘,64080秒。這些數字對我來說,就是一段夢想的距離。
從小我就有很強的表現欲,尤其對電視熒屏里的世界情有獨鐘。小時候沒少為偷看電視挨打。上小學時母親帶回一份姐姐當時考大學時的志愿填報指南,我就如獲珍寶地讀了起來。從此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一所大學叫北京廣播學院(現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在校師生依然稱它為廣院),就是教人怎么做電視節目的,我興奮地告訴母親,我以后就要考北京廣播學院。
兒時的戲言很快就被我忘記了,再次想起北京廣播學院已是高三了。當時作為校廣播站站長的我收到一個同學的申請,想到廣播站練習播音,因為他想考廣院的播音系。這不由得觸動了我兒時的夢想,于是開始了一段長達四年的追夢之路。
四年與廣院的四次邂逅
(一)藝考改變人生
夢想的征程就從藝考開始。廣院的很多專業是藝術類專業,需要參加藝術加試,只有藝術加試合格,才能在高考中報考相關專業。回憶起來,藝考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那可真是人山人海,相當壯觀。但神奇的是,一走進廣院,我就有種感覺,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因為這里是傳媒專業的最高學府,所以有全國各地的考生慕名而來。我當時一心想要報考播音主持專業,在高中三年的播音經歷讓我的自信心盲目地膨脹起來,覺得自己非常的優秀。在填報考志愿時,一位老師好心提醒了我,“也報一下編導吧!這個專業也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正是當時這位好心老師的一句話,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后來的事實證明,我的確是太自信了,播音初試后,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復試的榜單上。沮喪的我卻意外在編導的復試榜上找到了我的名字。而編導復試的經歷也讓我一生難忘。復試要進行即興演講,就是給一段素材,準備幾分鐘就要進考場進行演講。我當時抽到的要求是“就某中學實行學生自我管理這件事發表自己的觀點”。我當然是同意了,在演講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贊同這種想法。自認為說的是有理有據、層次分明。我一回答完,老師就問我:“你怎么如此肯定學生的自我管理會成功呢?”“我認為,應該給學生一個機會,哪怕失敗了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這種成長是從書本上學不來的!”沒想到我剛說完,面試老師就接著問我:“你怎么知道選出來的同學適合管理呢?”我真沒想到老師會從這種角度來問我:“同學選出來的,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吧!”老師接著問:“同學們還是中學生,能保證大家的選擇很理性嗎?”老師窮追猛打的提問的確讓我出了一身冷汗,“可縱然是老師的選擇,也難免受個人喜好的影響啊!為什么不能給同學們一個機會,選出自己認為合適的管理者?”老師微微點了點頭,我知道這事有門!
然而當年我仍然和廣院失之交臂了,高考的失利讓我看著夢想的遠離,卻無可奈何。但上帝關上了門,就會給你開啟一扇窗。最后我被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錄取了。南廣學院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二級學院,建在南京。
(二)進京演出
帶著復雜的心情,我踏上了開往南京求學的列車。我是南廣的第三屆學生,所以當時就連校園都還在建設之中,在進入大學的新奇中也就混進了絲絲遺憾。可也正是南廣,為我的夢想再次插上了翅膀。
南廣依托北廣的優秀教育資源,所以學校之間有很多的交流。因為是藝術院校,所以有非常豐富的學生文化活動。我大一時就參o5Tsu8ec8tA0NLVvZqURoA==加了一個廣院教授蔣澤金老師所組建的話劇劇組。經過半年的辛苦排練,大一的暑假我們終于去往北京演出。
在北京演出時,我們就住在廣院里。趁著演出的閑暇,我總是一個人在校園中散步。因為當年藝考我害怕與夢想失之交臂,所以連校園都不曾仔細看過,生怕考不上會留下更多的遺憾。
發生在這期間的一件小事,讓我記憶猶新。一天上午,沒有演出,我就一個人在廣院里拍照,這時走過一位姑娘,攔住我問:“同學,廣告學院怎么走?”我回頭愣愣地看著她,一臉茫然。姑娘眉頭一皺,“你不是這兒的學生啊!”我的心里“咚”的響了一聲。我尷尬地笑了笑,“我不是這兒的學生,你問別人吧!”
這一句話,讓我心里難過了很久。我知道我是多么渴望來到這里,慢慢用雙腳走遍校園,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啊!
(三)影展競技
大學的生活忙碌而充實,夢想也漸漸落滿了時間的灰塵。畢竟還是對傳媒充滿了喜愛,南廣的學習讓我充滿了求知的渴望。大三我也瘋狂地喜歡上了DV創作,一連拍了很多DV短片。在老師的建議下,我投了一個作品參加廣院舉辦的大學生影展。其實也沒當回事,看過了一段時間沒有動靜,也就把這件事拋擲腦后了。突然有一天,接到了輔導員的電話,說我的片子入圍了比賽,學校決定讓我去廣院參加影展。這無疑是一個喜訊!我便再一次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
在比賽頒獎前,有一些相關的活動。如入圍影片放映,師生交流等。這些活動讓我倍感興奮,看到廣院學生的作品,讓我更加期待比賽的結果。頒獎當天,坐在富麗堂皇(我當時真的這么感覺)的千人報告廳,看著五光十色的舞臺,心里充滿了期待。但當天的結果卻讓人失望,我并沒有獲獎。廣院同學的片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這些差距狠狠地打擊了我,也打醒了我。我仍是一個人漫步在這個陌生又熟悉的校園里,走到當年參加藝考的報名處,我忽然想起當年的我是多么渴望這所大學。那時的沖動,那時的遺憾,還有那時的夢想。
(四)再次追夢
從北京回來,考研的想法開始在我心里醞釀。我開始關注相關的考研信息。從大三下學期,我便投入了考研的準備中。上網查資料,問師哥師姐考研經驗,買相關的參考書。在父母的反對聲里,我開始了再一次的追夢之旅。
大四上學期,也就是到了考研的最后關頭。南京的冬天很冷,考研的那個冬天則是我遇到的最冷的一個,因為沒有暖氣,加上氣候潮濕,讓我這個北方人叫苦不迭。每天在自習室里啃書,似乎連吃飯都覺得是浪費時間。還要與寒冷作斗爭,真是無數次想放棄。身邊的同學都開始找工作了,父母也希望我兩手準備。可我心里知道,我還有個夢沒實現呢!頂著工作的誘惑,頂著父母的反對,心中繼續夢想著北京那美麗的校園。
臨近考試時,南京下了一場大雪,氣溫驟降。一天早晨,手機的鬧鐘響了無數次,我卻沒爬起來。真的要用到“爬”這個字,因為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后來同學把我送到了校醫院,才發現自己在發高燒。但當天晚上,我還是去了自習室。趴在自習室的桌子上,翻看著筆記,其實昏昏沉沉的也看不進去,但總覺得多看一眼,就離北京近了一步。
2010年4月,我再一次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也第四次來到了廣院。復試時,我驚喜地發現,復試的教室竟然就是四年前藝考時復試的教室。在面試時,我對老師說,“四年前,我就是在這間教室里藝考復試的,可遺憾的是,我并沒能來到這里。四年后,我再次來到這,也是這間教室,希望這次能夢想成真!”
2010年9月10號,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告別了南京,來到了北京。來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我也終于可以說,我是這里的一員。我要感謝在南廣的日子,讓我再次向夢想沖擊,感謝與廣院的四次邂逅,讓我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這是我與廣院的故事。
從南京,到北京。1162公里,坐車要17小時48分,也就是1068分,640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