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族企業:家長遲暮
企業可以存續數百年,而其創始人卻不能。因此,所有家族企業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如何傳承。
如今,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界元老正逐漸老邁。他們曾于戰后一片荒蕪的土地上白手起家,早期都冒著巨大風險,借電影、賭場和制造等成就財富夢想。但到晚年卻常常選擇通過地產及相關業務(碼頭、旅館、零售業)或者政府特許經營權(電、通信、煤氣、賭場許可)獲得租金,積累財富。為了發展壯大,這些企業往往實施嚴格的個人控制,公司內部結構十分錯綜復雜,其中有數十家隨后成為上市公司,但仍然處于家族控制之下。由于一旦繼承家業,就能輕易獲得巨大財富,激烈的家族斗爭不斷上演,企業也身處險境。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年內,這一家家家族企業將逐個易主。香港大學教授Joseph Fan指出,以史為鑒,這一過程必然傷痕累累。他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新加坡的250家由中國家族控制的家族企業進行調研后發現,企業交接班常伴隨著巨大的企業價值損失。
當然也有例外。103歲高齡的媒體大亨邵逸夫的退出就十分平靜。1月26日,他宣布將出售價格超過10億美金的對香港TVB的控股——這是邵逸夫與TVB的最后公共聯系。自100歲生日那天起,邵逸夫就不再主動過問公司管理,而將其全權交給了自己77歲的妻子方逸華。
元老級的企業家為企業增添的價值并不能完全表現在資產負債表上。一方面,他們的名聲能夠保證銀行給予足夠的貸款;另一方面,他們與政府之間維系著有利的良好關系。然而這些優勢很難遺贈給子孫,這就是為何一些亞洲的家族企業為了活得比其創立者長久,必須努力掙扎。
巧設員工福利
除了高額的薪酬、完善的員工發展計劃,富有創意的員工福利也能幫助企業挽留人才,鼓舞員工士氣,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制定員工福利時,以下黃金法則值得參考:
1.與眾不同。在PEER 1網絡公司,每一名員工都能在發薪日的前一天享受免費食物,每周五全天都可以吃到炸面包圈,公司還為他們提供室內高爾夫球場。而在位于倫敦的專業廣告公司St Luke's,每一名新進職員都會得到150英鎊用于給同事們買禮物,這使得新員工們都有機會以更有趣的方式介紹自己并融入團體,每年該公司還會舉行“St Luke's日”活動,教給員工們一些新鮮的東西,諸如烹飪、擊鼓、射擊、訓鷹等等。這些公司一致認為巧妙地設計員工福利能夠幫助公司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2.與企業目標一致。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為了倡導節能,設計了一種與之相應的員工福利:它推出了一款碳信用卡,發給員工們使用。只要員工更綠色地生活,例如搭乘交通工具或者步行上班,視頻會議而非乘飛機等,就能獲得更多積分。對于積分最多的員工,公司會給予獎金。此外,公司還為員工的綠色假期提供折扣,鼓勵到學校教授可持續性的志愿者服務計劃。對員工的這些獎勵無時不刻展示了公司的目標與價值觀。
3.照顧好員工。健康就是生產力。員工健康,病假就少,而且他們也更愿意長時間地努力工作。ThinkMoney就在公司開了健身房,并雇了兩名全職教練,提供個性化的健身課程與營養咨詢,還設有午餐時間健身課,內容從拳擊到瑜伽應有盡有。此外,公司還為員工提供了一套免費門房服務,包含干洗、汽車維修與郵政服務。
4.放權給員工。與其想當然地強加一些福利給員工,不如讓他們自己選擇。主營公共關系的Shine Communications就讓員工以投票方式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