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納斯達克每年大約有8%的公司退市,而英國AIM的退市率更是高12%,退市率明顯高于主板市場
創業板開通以來一年多的時間,為近170家創新性成長企業提供了超12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服務。但同時,我們卻看到創業板市場一些極不和諧的亂相:上市公司屢現遠高于主板及中小板的發行價格,平均高達60多倍的超高市盈率(是成熟主板市場的3倍),及遠超過擬定募集計劃的資金超募等所謂“三高”現象。
這些亂象是當初創業板的設計者沒有想到的,超高價及高市盈率推高了上市公司資產價值,加劇了市場巨大的潛在風險;巨額的超募資金可能侵蝕創業者們的創業理想,為創業企業粗放經營、盲目擴張提供了空間。可以說,整個創業板市場彌漫著濃厚的投機氛圍,如不盡早完善相關措施,將嚴重制約創業板的市場效率,損害創業板的功能。為此,必須重典出擊,盡快出臺比主板退市制度更嚴厲更迅速的退市制度,降低投機沖動,培養理性投資。
維持高退市率
創業板是為成長中的創新性企業提供融資的市場,高風險及高退市率是該市場的基本特征之一。有效的退市制度一直是創業板市場發展持久活力的保障,也是任何成熟證券市場的有效制度。據了解,美國納斯達克每年大約有8%的公司退市,而英國AIM的退市率更是高達12%,退市率明顯高于主板市場。
由于國內滬深主板與中小板退市機制不暢通,沒有出臺高退市率的制度,導致上市公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包括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重大事項隱瞞不報或遲報、信息泄漏、利益輸送、內幕交易、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等,幾乎每年都在市場中重復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退市機制不暢通,管理層兼顧各方利益,上市公司很難真正退市。因此,創業板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維持高退市率,對相關違規行為的上市公司立即采取退市機制,震懾違法行為,增加違法成本,力爭防微杜漸,杜絕投機操作。
嚴格退市標準
建議設立比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更為嚴格的退市標準,主要包括:一是嚴格業績考核指標,規定只要創業板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虧損,就應該讓其直接退市;二是主營業務收入標準,以反映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規定主營業務收入達不到約定要求的實施直接退市,讓不做主業、失去持續經營能力的公司退出市場;三是凈資產指標,凈資產為負并且未能在規定時間內予以消除的;四是交易量指標,即上市公司股票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于100萬股,限期內不能改善,都將啟動退市程序;五是規范運作指標,包括公司治理水平、規范運作、信披合規等指標。規定比主板退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