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啟蒙如何起死回生

2011-01-01 00:00:00許紀霖
民主與科學 2011年2期


  晚清以來,中國知識分子最重要的夢想,乃是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這個強國夢,經過一個半世紀幾代中國人的卓絕奮斗,幾經波折,在今天似乎已經實現了。中國的崛起,不再是一個愿望,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沒有人可以否認的事實。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國慶60周年大閱兵、2010年上海世博會,好戲不斷,真是一派盛世景象。
  2008年的金融危機,西方世界開始衰退,中國繼續高速發展,一下子讓全世界聚焦中國。中國成為與美國同樣重要的世界大國。中國前駐法國大使吳建民說,中國現在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心,全世界都缺乏準備,我們自己更缺乏準備。這是一種什么意義上的崛起,它從哪里來,又會走向何方?這些問題,讓全世界都非常迷惑不解。
  要了解中國往哪里去,首先要知道中國從哪里來。綿延了一個半世紀的強國夢之中,實際包含著兩個夢想,一個是富強,另一個是文明。在現代中國大部分歲月,一直是一個夢遮蔽了另一個夢:富強壓倒了文明。而在富強夢的背后,有一整套從上到下都信奉的意識形態,這就是19世紀末傳入中國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它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社會、中國人的精神狀態,也造就了中國的現實。中國崛起之后,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從富強走向文明,如何實現一種既不脫離世界的主流價值、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道路。
  富強是一種追求,這追求背后要有精神動力,就是一種強烈的致富欲望,通過競爭和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滿足永無止境的內心欲望。這是歌德所描繪的近代人所特有的浮士德精神。這種致富的欲望和永不滿足的精神最早出現在西歐,但到了這個世紀之交,竟然在中國社會表現得最為強烈。過去的中國人作為孔子的后代,作為重義輕利的儒教徒,雖然不看輕物質和民生,但并不認為富裕有什么內在的價值,富裕只是實現大同理想的工具。個人生活的小康,有恒產者只是為了有恒心,成就個人的德性。金錢是重要的,但有比錢更重要的人生價值。究竟是什么時候,中國人開始脫胎換骨,不再講和諧,而是講競爭,相信法家的那套富國強兵的理論,信奉永不滿足的欲望追求的?
  這個變化,是從晚清開始的。甲午戰爭輸給日本,中國的士大夫開始覺悟,發現原來的學生日本之所以可以打敗老師大清帝國,原因是他們早一步脫亞入歐,不再講和諧,轉為講競爭,講優勝劣敗。于是到19世紀末進化論由嚴復引進了中國,不到數年,風靡神州,成為中國人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達爾文的進化論研究的是自然界的進化,他有很多信徒,像赫胥黎就認為人類的進化與自然界的進化不同,有人類社會獨特的倫理規則,但另外一位信徒斯賓塞,卻發展出了一套“社會達爾文主義”,鼓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規律,不僅適用于自然界,而且人類社會也是這么進化的。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是赫胥黎的書,介紹的卻是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思想。進化論進入中國以后,整個中國上上下下為之沸騰,大家都信奉競爭是世界的公理。只有通過競爭,民族才能復興,個人才能進步。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一套新的宇宙觀,它與過去儒家所講的宇宙觀有什么區別呢?儒家的宇宙觀主要核心是倫理道德,天是有德性的,所以人類社會也應該遵循和諧的倫理德性。但進化論不一樣,它的基礎是牛頓的機械宇宙論,世界的核心不再是德,而是力,不再是和諧,而是競爭。看誰有力量、有物質實力,有超越他人的生存能力。只要擁有了這些力,就會成為競爭的優勝者。晚清的著名士大夫楊度,鼓吹“金鐵主義”,金就是黃金,經濟富民,發展工商業,鐵代表的是軍事,走富國強兵的道路。他學的是當時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從晚清經過中華民國一直到今天,雖然歷次朝代文明的目標有變,但對富強的追求一以貫之,從來沒有中斷過,即使在毛澤東的革命時代,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強國,也是毛澤東發動“大躍進”、“文革”的重要動因。
  富強夢的后面有一個動力,這就是競爭。在這個強權的世界里,我們想要能夠有一席之地,就要有實力、就要有競爭。晚清的梁啟超寫過一篇文章《論強權》,他說世界只有強權別無他力,強者壓制弱者,這是世界之公理也,世界只認強者不認弱者。這套觀念從晚清到今天,還在繼續彌漫。中國人一直將兩個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權力和權利。權利是平等的,權力是不平等的。但中國在歷史上缺乏權利的傳統,誰的地位越高,誰的權力就越大,擁有的特權(特殊的權利)就越多。晚清以后的競爭,便成為爭奪特權和強權的競爭,人人不是追求平等的權利,而是想獲得高人一等的強權。所以在中國,開車的不會讓走路的,因為開車階級自認為比行人高人一等,擁有特權,豈有上等人為下等人讓路之理!在今天這樣一個只認強權的叢林世界里面,富強似乎是強力競爭的結果,國家越是富強,人民越是富裕,社會卻越不平等,距離平等的人權也就越遠,強權的邏輯反而顯得越加霸道。
  在洋務運動時期,重心還是物質救國,船堅炮利,看重的是物。到了康有為、梁啟超搞維新運動,重點便轉向了人。梁啟超、嚴復他們發現,西方之所以強大,除了有無與倫比的物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民有能力,有競爭力。過去的儒家傳統重視的是人的德性,現在轉為強調人的能力,所謂的競爭力。競爭力有三種:德力、智力和體力。體力還可以理解,連德性和知識都成為了競爭力!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最后都歸結為最有競爭能力的人。所以今天中國的大學不再像古典的大學與書院那樣著重培養自由的人格和博雅的知識,而蛻變為一個實用的、功利的目的:讓學生擁有更多在社會上競爭的能力。
  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千言萬語,如同一位歐洲思想史家所概括的,可以歸結為八個字:“趕快干活,否則完蛋!” 無論是上一個世紀之交,還是這個世紀之交,中國社會所彌漫的,就是這樣一種空前絕后的競爭氛圍,它整個改變了中國人,支撐起強大的精神動力,這個競爭動力的背后,就是對落后的恐懼,對被淘汰的恐懼。進而要富強,改變個人的命運,成為能力超群之人,同時改變國家的落后挨打局面,在世界上擁有生存和競爭能力。
  中國的強國夢,除了富強,另外一個就是文明。晚清之后嚴復、梁啟超這些啟蒙先知也發現西方強盛的秘密,除了富強之外,另外一個就是文明。西方有比傳統的中華文明更高的現代文明,文明也因此成為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然而為什么最后的結局會是富強壓倒了文明呢?我們先來看這二者的不同。富強包含著三個內容,第一個層次是洋務運動追求的物質競爭力,第二個層次是維新運動追求的國民競爭力。富強還有第三種含義,這就是制度的合理化或理性化。制度的改革到底屬于富強還是文明呢?這要看改革深入到什么層次。假如改革不動制度背后的核心價值,不改變制度的基本結構,而僅僅使之更完善,更有效,運轉更良好,提高管理的行政能力,那么這種改革就與文明無涉,只是富強的一部分。用馬克斯·韋伯的分析,這就叫制度的合理化或理性化。制度的合理化,是現代社會的核心內涵,具有兩個特征,一是計算投入產出比的成本核算的會計制度,二是中性化的、非人格化的科層官僚管理制度,前者是會計學,后者是管理學,它們都是現代社會之所以有效率、擁有強大競爭力的工具秘訣。這種講究效率與理性的制度合理化,可以與各種意識形態或者政治體制相結合,既可以服務于資本主義,也可以屬于社會主義。不管你姓資還是姓社,只要追求富強,都要往這個制度的合理化方向去改革。制度合理化,實際是將整個國家的各種單位,從行政機構、司法系統和軍隊,乃至工廠、商社、學校、社團,都按照公司化的制度來重新配置和組織。兩個世紀之交的制度改革,絕大部分都不涉及文明或價值問題,改革只為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只為實現富強夢,這是一種非政治化、去價值化的制度改革。
  
  與富強相比較,文明指的是一套價值觀。現代文明的秘密,嚴復在19世紀末就看得一清二楚,這就是“自由為體,民主為用”。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是一種文明,是一套現代的價值觀。之所以說它們是一套價值觀,意思是自由與民主是人類生活最值得追求的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內在價值,唯有生活在自由和民主的社會,人才有可能活得比較有尊嚴,過比較符合人性的生活。這就是文明的生活。
  富強當然也是一種可欲的價值,但富強與文明這兩種價值,何種更有價值?在晚清,嚴復、梁啟超知道,西方之所以能夠打敗中國,乃是它們既富強,又有文明。文明雖然很重要,但中國的亡國危機太急迫了,國家太衰落了,文明可以治本,但救不了急;富強只能治標,卻可以挽救國運。兩相權衡,還是富強更重要。中國最急迫的問題是改變落后挨打的局面,迅速富國強兵,提高國民的競爭力,而文明的目標可以緩行一步。對中國影響很大的日本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過,文明雖然是終極目標,但在現階段,只是實現國家獨立和富強的一種手段,只具有工具性的價值。
  富強之所以會壓倒文明,當時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西方的兩張面孔問題。戊戌維新之后,中國拜西方為師。但這個老師老是欺負學生,第二次鴉片戰爭一把大火燒了圓明園,西方文明所到之處,到處伴隨著血與火。這使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心非常困惑。楊度是晚清頭腦最深刻的士大夫之一,他發現,今天這個世界有文明的國家而沒有文明的世界,世界各國對內都講文明,對外都行野蠻。楊度的觀察是準確的,在西方政治學里面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對內是洛克主義,講自由平等,對外是霍布斯主義,生存至上,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西方世界向東方擴張,其背后有一套文明的理由。我擁有比你更高級的文明,是文明人對野蠻人的征服。西方的文明是通過野蠻的擴張得以實現的。所以近代西方有兩張復雜的、交雜在一起的面孔。自由主義者比較強調西方自由文明的這一面,而新左派更多批評西方野蠻擴張侵略的另一面。文明與野蠻這兩面性在西方內部也不斷沖突,具有緊張性。歷史發展到今天,自由民主的文明一面在強化,殖民主義的野蠻一面逐漸不具有正當性,只能以隱蔽的方式存在。但是在19世紀的時候,西方人是赤裸裸的,用強權的方式推廣文明。
  面對西方的兩面,楊度認為既然西方有兩手,我們也要有兩手來對付它們,我們今天遇到的國為文明國,則不文明不足以立國,今天所處的世界是野蠻世界,則不野蠻不足以圖生存。也就是說,中國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文明對抗文明,以野蠻對付野蠻。對內講文明、對外講野蠻,這套邏輯發展到極致,便是外交決定內政,當務所急是亡國滅種,因此富強比文明更為緊迫。
  最近出版的暢銷書《中國不高興》也是這套邏輯。他們將美國看做是最主要的外敵,中國現在就不要講韜光養晦了,該做的做、該說的說。甚至說為了獲得必要的外部壓力,喚醒民族的覺悟,中國需要再打一次敗仗!《中國不高興》看起來是反抗西方的先鋒,事實上他們是西方人的優等生,他們拋棄的是近代西方中的文明,學到的卻是最糟糕的野蠻那部分。在近代西方,野蠻性還有文明的價值制約,不得不有所忌憚。而《中國不高興》模仿的是西方的強權邏輯,鼓吹“持劍經商”。假如真有一天,中國壓倒了西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勝利呢?是中國文明的勝利,還是西方精神的勝利?或許,到時候西方人會哈哈大笑:你在實力上征服了我們,但你卻被我們的文化所征服,而且是被已經過時的、最糟糕的19世紀精神征服!假如一定要說是中國文明勝利的話,這個中國文明恐怕不是文質彬彬的儒家,而是迷戀富國強兵的法家,但我們不要忘記了,焚書坑儒、法家治國的秦朝可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二世而亡啊!
  中外歷史都提醒我們,缺乏文明的富強是一種可怕的富強,短命的富強,是外強中干、沒有靈魂的蠻力。2011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華民國也是一個短命的朝代。為什么短命?因為從民國誕生的一開始,這個國家就文明解體,只認強權。魯迅先生當年有一句話講得很尖刻,大意說原來被奴隸主統治也就罷了,現在被奴隸統治了,那就更糟了。民國初年的中國,是一片亂象,是一個叢林世界,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誰的兵多、槍多、錢多,就是誰的天下。近代中國有一個文化怪杰辜鴻銘,他在晚清的時候就注意到中國文明走的是下坡路。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鼻祖,他還是修身與經世并重。曾國藩用人,不僅看能力還要看德性。到了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便德不濟才,在道德上頗多劣評。而到第三代袁世凱更加不行了,只問目的,不擇手段,一切以權勢為中心。當時辜鴻銘為張之洞做幕僚,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辜鴻銘對此頗不以為然,說這是耶穌主義與馬基雅維利主義雜交的怪物,最后重權勢的馬基雅維利一定會壓倒重道德的耶穌。張之洞還有德性,維持中體西用,等到袁世凱這代卑鄙之徒掌權,對中國的危害要超過李鴻章的庸俗。這些話還是大清王朝存在的時候講的。果然被他不幸而言中。年輕的中華民國被袁世凱玩弄于股掌之間,武夫當國、勢力當道,從一開始就形成了民國壞的政治傳統。孫中山搞二次革命,到處與地方軍閥聯絡,再同日本談判,希望借助內外軍閥的勢力重整革命。不管是革命者還是獨裁者,崇拜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力。孫中山一直到五四運動勝利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不靠武力,憑借現代的文明觀念,依靠知識分子的動員能力,也可以征服天下。
  整個民初社會,上上下下所崇拜的都是力,崇拜社會達爾文主義所崇拜的實力,傳統文明所偏重的倫理道德卻無人問津。當時對這種“力的政治”觀察最敏銳、批判最深刻的,當屬《東方》雜志的主編杜亞泉先生,這位文化保守主義者在1910年代,在《東方》雜志上寫了十幾篇文章,集中批評民國以來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叢林世界,像動物一樣,不講精神、不講文明,只講競爭,弱肉強食。杜亞泉先生還進一步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歷史原因,乃是19世紀末以來,從歐美流傳到中國的唯物論,只講物質,物質至上,最先表現為洋務運動中的富強論,進而是天演論,即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自從物質主義深入人心以來,宇宙無天神、人間無靈魂,一切唯物質為萬能,再加上殘酷無情的競爭淘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宇宙美不美,都沒有人關心,所有人關心的唯一問題就是如何自我保存、怎樣免于被淘汰。這樣的世界只講優劣,不問善惡,教育是競爭的練習場,激烈競爭的結果最后都成為殺人主義。
  將近一百年之后,當我們重讀他的話,依然觸目驚心!杜亞泉先生本來已經被歷史湮沒,在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反思陳獨秀所代表的五四激進主義,被王元化先生重新發掘出來。但限于當初的時代氛圍,包括王元化先生在內的中國知識分子并沒有注意到杜亞泉對富強論的尖銳批評。在市場經濟剛剛興起之時,大家對市場經濟充滿烏托邦的想象,以為市場經濟會給人帶來自由,帶來現代的民主政治。但沒有意識到市場經濟制度不過是一種韋伯式的制度合理化,它可以與各種不同的政治體制結合,因而會有好的市場經濟制度,也會有壞的市場經濟制度。資本主義背后有一種精神,就是永不滿足的浮士德精神。這種精神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相結合,給中國帶來了令人炫目的進步、帶來了日新月異的富強,但歷史進化這個東西,猶如章太炎所說,善在進化,惡也在進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整個社會在富強的同時,也蛻變為一個充滿物欲的社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是相互隔絕、缺乏有機聯系的原子化個人。這些個人每天辛辛苦苦,努力奮斗,為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相互競爭。為了避免出現競爭的無序化,于是便需要一個超越各種利益之上的、具有絕對權威的政府以維持社會秩序。政府的權威之所以得以維持,乃是因其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這個社會基礎便是普遍化的利己主義。絕大部分的國民只有兩種性格,不是楊朱,便是犬儒。楊朱是徹底的利己主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也。另外一批人是犬儒,他們腦子清醒,不滿現實,但有很深的無力感,悲觀地覺得無法改變這個社會,只能潔身自好、獨善其身。
  
  從民國初年開始,由于力的政治的主宰,物質主義大流行,精神的價值、倫理的價值越來越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穿衣、吃飯;食色,性也。國家要強大、人民要富裕,成為了流行至今的主流意識形態,在國家意識形態層面,它表現為GDP為中心的發展主義,而在日常生活層面,則是物欲至上的消費主義。國家與日常生活,具有深刻的共謀關系。消費主義不僅是一種享樂的人生,而且是一種價值觀。人生的意義無非是滿足欲望,成為人上之人。有錢才能過上好日子,才有個人的體面、身份和尊嚴。在這個世俗化時代,什么樣的人才屬于成功人士?不是看你有沒有德性、有沒有知識,是不是精神高尚,而是看你擁有的外在象征:你穿什么品牌的衣服?開不開車、開什么牌子的車?有沒有房、住什么檔次的房?這些都是你在社會上是否被尊重、被看得起的身份象征。你消費得越多,過的生活越是高碳,便越有身份、令人羨慕,活得有尊嚴。整個社會很少有人去思考倫理和精神的位置在哪里,中國需要什么樣的核心價值,富強之后中國將展現什么樣的文明。
  民國初年亂成那樣,當然激發起知識分子的反思。先是杜亞泉,然后是章士釗、陳獨秀、張東蓀等,開始注意到民國之所以共和失敗,問題不在政治,而是政治背后的文化。他們意識到光追求富強不行,還要重建文明。于是,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知識分子爭論的核心與清末民初相比就改變了,從富強轉向了文明。用陳獨秀的話來說,在器物的覺悟、制度的覺悟之后,最后的覺悟應該是倫理的覺悟,解決整個民族的文明大方向。是全盤引進西方文明呢,還是建立將中國與西方調和起來的第三種文明?“五四”時期的東西文明大討論,雖然文化激進主義與文化保守主義的立場不同,但他們的關懷是共通的:文明代替富強,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五四運動不是一場純粹的愛國運動,而是具有世界主義背景的愛國運動,五四愛國青年們爭的不僅是中國的權益,更重要的是天下的公理。巴黎和會之所以不公正,不是因為它侵犯到了中國的國家利益,而是因為它違背了世界公理。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五四運動的學生宣言,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五四愛國運動的精神所在,不在愛國,而是捍衛文明,捍衛全球公認的普適公理。
  差不多一個世紀之前,胡適在美國留學,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拿破侖大帝當初曾經以睡獅比喻中國,睡獅醒了之后世界要為之震驚。胡適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狂熱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將自己的名字都按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改為了胡適之。他到了美國之后,恰巧歐洲打了一次世界大戰,這一仗將胡適打醒了,他發現迷信生存競爭的富強夢最后會給人類帶來毀滅。他在日記里面繼續說,我們今天都引用拿破侖的話,以睡獅來比喻中國,這是不妥當的,中國應該稱為睡美人。中國之強,貢獻給世界的不應是武力,而應該是文物風教,這就是中國的文明。
  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開始崛起,“中國制造”這面旗幟插遍了全世界七大洲,包括南極洲,連企鵝都可以看得到。中國以世界工廠征服了全世界。但是經濟力這個東西真的能夠讓人家心服口服嗎? 20世紀初的時候,德國曾經也想成為世界第一,做過一次強國夢,最后以發動戰爭而自取滅亡。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經濟起飛時,也夢想“日本第一”。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開始長期的經濟衰退,到今天還沒有從陰影里走出來。當年的德國和日本,只有軍事力、經濟力和金融力,但是缺乏普世的文明,缺乏征服人心的文明價值。西方從17世紀開始稱霸全球,最初的葡萄牙、西班牙,徒有海上貿易和霸權的實力,背后沒有文明精神的支撐,最終只能曇花一現。英國和美國之所以能夠在19、20世紀分別稱霸長達一個世紀,除了其軍事和物質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其有現代文明的憑藉。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經驗,在于堅定地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同時探索中國特殊的現代性道路。如何將中國的特殊道路與全人類公認的普適文明相結合,如何在中國的特殊性之中體現出文明的普世性,并且進一步將中國的特殊性提升為符合普遍人性的普世性,這是一個比實現富強更復雜、時間更漫長的文明轉型工程。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由于長期以來過度追求富強,對此還缺乏必要的準備,不僅是實踐的經驗,更重要的還有理論的積累。鄧小平當年提出韜光養晦,不僅考慮到實力的問題,而且還有文明準備的問題,也就是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反思與建設。
  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中國提前“被推上”世界舞臺,文明已經替代富強,成為中國不得不面對的大問題。中國準備好成為文明大國了嗎?我們已經足夠文明了嗎?這不僅關系到中國人的命運,也將決定未來世界的命運。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整整三十年過去了。作為一個思想者,自己對中國知識分子與思想世界的探討,永遠是一種“在路上”的感覺。沒有發現終極性的真理,問題永遠是敞開的,內心也總是糾纏于各種互相沖突的價值合理性之間。然而,縱然有千般困惑,有一些底線總是需要堅守的,這就是反思后的啟蒙價值。這種堅守,心靈上是痛苦的,也伴隨著知性上的愉悅。痛并快樂著,大約便是思想者無可擺脫的宿命罷。五十知天命,在當今這個異常紛繁復雜的世界里面,知其不可而為之,有所為又有所不為,余生的選擇,不過如此。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www.91在线播放|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视频a| 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天堂777|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国产|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日韩久草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毛片|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青青极品在线|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国产第二十一页| 亚洲日本www|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第一页|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91|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亚洲成人精品| 亚洲视频免|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欧美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中文一级毛片|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毛片|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欧美色图第一页|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69av在线|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综合色天天|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9国产在线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在线看AV天堂|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高清色本在线www| 激情综合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