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品嘗】
……褚紅柳笑道:“小妞倒也恩怨分明。好吧,大伙兒搬吧。箱上寫著字,可別弄錯了。”群盜正要動手去搬鐵箱,袁承志忽道:“各位剛才是練武功嗎?倒也熱鬧好看,勝過了江湖上賣藝的。現下又要干甚么了?”阿九噗(pū)哧(cī)一笑,道:“你不知道么?我們要搬箱子。”袁承志道:“這個可不敢當,我已雇了大車。各位如此客氣,萍水相逢,怎好勞駕?”阿九笑道:“我們不是代你搬,是自己搬啊。”袁承志道:“咦,這倒奇了,這些箱子好像是我的啊。難道各位認錯了箱子?”山東盜幫中一人罵道:“這種公子哥兒就會吃飯拉屎,跟他多說干么?這次留下了他的小命,算他祖上積德。”俯身就去抬箱。袁承志叫道:“啊喲,動不得的。”爬到箱上,一抬腿間,那大漢直跌了出去。袁承志爬在箱上,手足亂舞,連叫:“啊喲,救人哪!”阿九還道他真的摔跌(diē),縱上去拉住他手臂提了起來,半嗔半笑,罵道:“你這人真是的!”群盜見他如此狼狽,以為他這一腳不過踢得湊巧,又要去搬箱子。
袁承志雙手連搖,叫道:“慢來,慢來,各位要把我箱子搬到哪里去?”阿九道:“咱們各回各的家呀。”袁承志道:“那么我呢?”阿九笑道:“你這人呆頭呆腦的,還是乖乖的也趕快回家吧,別把小性命也在道上送了。”袁承志點頭道:“姑娘此言有理,我這就帶了箱子回家。”
剛才被踢了一跤的那大漢心下惱怒,伸手向他肩頭猛力推去,喝道:“滾你媽的!”一聲未畢,后心已被袁承志抓住,一揚手處,那大漢當真是高飛遠走,在空中劃了個弧形,落在七八丈外一株大樹頂上,拚(pīn)死命抱住樹干,大叫大嚷。一群烏鴉從樹上驚飛起來,聒噪不已,在他頭頂亂兜(dōu)圈子。這一來,群盜方知眼前這少年身懷絕藝,這一副公子哥兒般的酸相,全是裝出來開玩笑的,然而自恃人多勢眾,也沒將他放在心上。……
【精彩菜單】
《碧血劍》著于1956年,是金庸的第二部武俠小說,經過了3次修訂。這部小說是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從摸索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作者吸收新文藝手法,第一次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起伏曲折的武俠故事,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半正半邪的藝術典型。小說最突出的特征是武俠小說和歷史敘事相結合,構造了歷史文化和江湖傳奇的雙重主題。“碧血劍”蘊涵了作品主人公袁崇煥、袁承志憂國憂民、碧血丹心,蘊涵了金蛇郎君、袁承志至情真愛、舍生忘死的精神。
【名廚畫板】
“大廚”金庸,是最杰出的武俠小說作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閱歷豐富,博學多才。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繁(fǎn)復多變、內涵豐富的新派武俠小說。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14部作品名稱字首,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yuān)”,外加一部《越女劍》。金庸一生獲榮銜甚多,被國內外幾十所著名大學授予榮譽院士、名譽博士、名譽教授等稱號,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2000年獲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2009年特聘為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
【營養配方】
金庸小說博大精深、雅俗共賞,吸引著億萬讀者。“文似看山不喜平。”他的小說,首先以跌宕起伏、波瀾(lǎn)曲折的故事情節,激起讀者的興趣。因此,這次大餐的主要營養成分是:巧設波瀾,引人入勝。
所謂波瀾,也就是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無處無時不有。我們只有平時留心觀察、體驗、感悟,才能養成敏銳的洞察力和感受力。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寫進文章,需要巧妙構思,精心編寫,讓人物置身于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人物形象才能栩(xǔ)栩如生。
且看金大俠是如何寫的——
袁承志和青青護送十箱金銀財寶往李闖王軍中趕去,途中被山東盜賊盯上。山東群盜內部紛爭剛解決,路上又殺出直隸(lì)青竹幫,想獨吞財物,波瀾又起。最后,獨腳大盜褚(zhě)紅柳出現,居中調停,矛盾暫時緩解。在比武奪寶中,矛盾再起,袁承志裝瘋賣傻暗中救了阿九姑娘,山東盜首和青竹幫幫主均受重傷。在短短的過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矛盾沖突接二連三。
接下來,群盜正要分贓,袁承志藏巧若拙(zhuō),與阿九等人巧妙周旋,他的一言一行令人捧腹。袁承志的藏拙,既體現了他藝高人膽大的心態,又表現了他機智的一面,期盼盜賊窩里斗個兩敗俱傷,以減輕他的壓力。袁承志的言談,頗似戲曲表演中的插科打諢,使文章詼諧幽默,生動有趣。最后,情節急轉,袁承志大顯神功,揚手甩盜、單人疊箱、徒手搏擊等一系列動作,征服群豪,不料官兵又至,情節再生波瀾……
那么,如何巧設波瀾,使故事生動有趣呢?金大俠在小說中,常采用如下手法:一是巧設懸念。懸念有時在開頭,如《雪山飛狐》、《笑傲江湖》等開頭部分;有時在文中,如《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等;有時在結尾,如《俠客行》、《雪山飛狐》等結尾處。二是情節突轉。如《天龍八部》,情節一波三折,層層突轉,跌宕起伏,常給人一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既出乎意料,又似在情理中。三是運用多種語言形式,增強情節的趣味性。如詩詞韻語、插科打諢、幽默對話等形式,像《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南海鱷(è)神,《射雕英雄傳》中的老頑童等,通過他們有趣的言行,來增強故事的趣味。
總之,寫記事為主的文章,應該反復提煉,巧設情節,運用幽默的語言,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同學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