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昆蟲記》這本書嗎?它可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這部作品不但展現了他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學才華,還向讀者傳達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生命的無比熱愛。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部昆蟲學巨著的作者——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吧!
1823年12月22日,法布爾出生于法國普羅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戶農家。此后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蟈蟈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1829年,法布爾回到圣雷恩開始上學,但那一段兒時歲月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他的心中。
少年法布爾因家境貧困,只能靠自學謀到初中教員職位,開始了長達20余年的中學教師生涯。一次戶外數學課上,一塊石板上的壘筑蜂和蜂窩,使法布爾立志要做一個為蟲子書寫歷史的人。那一年他不滿19歲。但是,為了維持生存的職業,法布爾仍須為現實問題苦斗。他堅持業余自修,通過各門考試,取得大學資格的物理數學學士學位。隨后,法布爾仍靠自學,又取得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又過一年,31歲的法布爾以兩篇優秀學術論文的實力,一舉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34歲那一年,他發表了關于鞘(shāo)翅目昆蟲變態問題的研究成果,學術質量之精、理論意義之大,令同行刮目相看。法蘭西研究院向他頒發了實驗生理學獎金,肯定他在活態昆蟲上的研究具有不同于昆蟲結構解剖學的價值。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他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
后來,法布爾攜(xié)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并一住就是10余年。在這10余年里,法布爾完成了后來長達10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并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鐘愛的土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
擁有多重身份的法布爾的作品種類繁多。然而,法布爾作品中篇幅最長、地位最重要、最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蟲記》。《昆蟲記》共10卷,每卷由若干章節組成。1878年第一卷發行,此后大約每3年發行一卷。《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
要知道,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10卷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同學們,希望有機會你們可以去讀讀他的這本巨著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