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正流行
2009年底,微博服務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由于微博極大地滿足了中國互聯網用戶的需求,其用戶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增長是以社交網站用戶的流失為代價的。
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研究顯示,2011年微博活躍用戶數量將達到1.5億,中金公司預計新浪的活躍用戶數量已經超過8000萬。相信微博將成為具有媒體和社區特征的擴展性平臺。雖然市場更為關注微博的名人效應,但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即使對于新浪而言名人賬戶占注冊用戶的比例也不到千分之一。
重在長期競爭力
微博是一種同時具有媒體和社區要素的服務平臺。借助眾多名人用戶帶來的名人效應以及新浪作為領先門戶網站所積累的媒體優勢,市場開始認同新浪微博的影響力。無論是獨立第三方還是中金公司的研究都顯示,新浪在微博的社區性質方面也是市場領先者。

評估一個微博平臺的競爭力至少要看四個要素:注冊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用戶活躍程度以及用戶瀏覽時間。
新浪微博在活躍用戶數和用戶瀏覽時間方面遠遠領先。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0年新浪在活躍用戶數方面占有56.5%的市場份額,在瀏覽時間方面擁有86.6%的市場份額。
由此可見,一方面,對擁有多個微博賬戶的名人來說,新浪微博是他們的主平臺;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微博粉絲是草根用戶,新浪微博用戶較高的轉發和評論率預示著新浪微博很有機會成為一個具有更多社區功能的互動平臺,這對維持新浪微博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
盈利模式持續創新
新浪微博目前出現了六大盈利模式,分別是:
一、關聯廣告;
二、實時搜索盈利模式;
三、捆綁銷售盈利模式;
四、與新浪其他業務結合,進行交叉銷售盈利模式;
五、同第三方網站分享流量,尤其是在線電子商務和在線視頻盈利模式;
六、同應用程序開發商和內容提供商收入分成。
隨著平臺的規模不斷擴大,盈利模式將有持續的創新和變化。對于以用戶為主的平臺而言,隨著平臺規模不斷擴大和用戶粘性不斷提高,可以對接各種新興業務和盈利模式。盡管運營時間不長,但新浪微博平臺已經在整合團購、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等新興服務上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
現在僅僅是開始
微博的發展不僅可以持續,還會繼續升溫。在可預見的未來,微博將會更加流行,功能會更加強大。使用頻率更高、互動性更強使微博更有機會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媒體平臺。
在推出微博業務之前,新浪面臨著其他資金雄厚的競爭門戶的挑戰,也面臨著新興互聯網業務的持續威脅。微博并不是一款單一的產品,在新浪從內容驅動型公司轉變為中國極具競爭力的互聯平臺的過程中,微博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出微博平臺,極大地改變了新浪在中國互聯網領域的競爭地位。
對于新浪來講,微博戰略將是新發展階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