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在那,技術也在那,但大部分的營銷人卻不在。
試想以下場景:
清晨,你的手機鈴聲響起,接收到一條視頻,打開,畫面上一位性感美女用甜美的聲音對你說:“親愛的,起床了。多么美好的一天,別忘了噴上你那誘人的香水哦。”
對大部分年輕男性來說,這個視頻擁有一切吸引人的因素:美女、甜美的聲音、貼心的提示。如此展開一天,何不美哉?!更美的是,它在適當時候提醒你了相關產品信息——香水。
這是聯合利華旗下的男士日用洗護品牌AXE在日本推出的“Morning Cal l(叫早)”營銷活動。消費者登陸活動網站,選擇自己喜歡的女生,設定喚醒你起床的時間,接下來,你就會收到開始的那段視頻了。活動啟動兩周內,超過20000人注冊叫早服務,網站獲得100萬次訪問。它的成功源于幾個重要因素:吸引眼球、信息相關、個性化體驗。
內容“成本”更高
AXE產品涉及沐浴液、體香噴霧、須后水等,產品最大特點是香氛中含女性特別喜歡的味道,誘發不可抗拒的男性魅力。其宣傳一貫大膽狂熱,例如在歐洲,它的定位是:“噴AXE,搞上床。”這樣的訴求的確吸引不少年輕人,它在美國的同類產品銷售量也節節攀升。
如此個性品牌,在媒介選擇上也大膽而激進,把手機和社交作為AXE營銷媒介組合的核心,而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說,這兩塊可能只是其數字媒體營銷的一部分,而數字占企業整體營銷預算更是少之又少。
作為聯合利華在亞太區的媒介掌門人,Rahul Welde不斷地在尋找并嘗試新的載體和技術,根據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補充完善旗下各個品牌的媒介組合。對于移動這個讓很多營銷人因陌生而懼怕的媒介,聯合利華從10年前就已經開始投入,并持續增加著。
什么是移動平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Rahul Welde向《成功營銷》記者總結說:“簡單、定制化”。殊不知,要真正做到這兩點,一點都不簡單。
同在亞太地區,各個國家的手機環境發展階段不同。以AXE在日本的“叫早”營銷活動為例,同樣的創意若要在印度市場落地,就不得不換一種露出形式。在印度,智能手機普及率很低,4.7億手機用戶中,只有不足2000萬是智能手機用戶。因此,聯合利華團隊變通地選擇了IVRS(Integrated Voice Recording System,語音互動系統)。在活動預熱的電視廣告中,美女挑逗AXE香水男,并留下電話號碼——09987333333。消費者撥通此電話號碼,電話那頭傳來AXE天使Tanya的聲音,她會溫柔地詢問你一些問題,判斷你是否有“AXE反應(AXE Effect)”,同時你可以設定未來五天的叫早時間,讓Tanya打電話叫你起床。
以上兩個案例的花費并不高。從制作成本角度來說,包括移動在內的數字媒體要比傳統媒體成本低,但這并不意味著“更便宜”。因為這是一個互動的媒體,“可能制作和執行成本低,但內容‘成本’絕對不低,反而要花更多的心思做內容。”靈智整合行銷集團亞太區首席數字官Andrew Knott評價說。
天生一對
對Rahul Welde這樣的營銷人來說,手機和社交是天生一對,兩者相結合能夠凸顯并強化雙方的優勢,達到1+1>2的效果。“移動終端極大地驅動了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鑒于這一平臺可以時刻開機、時刻登陸的屬性,手機成為消費者與其在線社群保持聯系的最佳媒介。手機和社交相結合,促使人們在媒體上的時間更長。”他向記者解釋說。
根據移動營銷協會(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移動終端一個重要的使用是社交。移動營銷協會北美執行總裁Michael Becker介紹說:“很多人開始通過手機去接觸社交媒體,這一比例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提升,未來人們差不多有一半時間會通過手機去接觸社交媒體。”以Facebook為例,其在英國的用戶中有50%的人是通過移動終端登錄。
手機對社交的促進,從eBu d d y的發展即可略窺一斑。2 0 1 0年十大移動終端應用之一——即時通訊應用eBu d d y,整合了Fa cebook、AOL、雅虎、MSN、MySpace、Gtalk和ICQ,每月的獨立用戶超過3000萬。據eBuddy首席商務官Rogier van den Heuvel介紹,49%的人主要用手機進行社交,eBuddy每月處理的聊天信息高達170億條。而且,用戶群越來越年輕,以eBuddy目前的用戶為例,13~24歲的用戶占70%。
“為了進一步利用并開發社交媒體的潛力,必須將移動平臺納入營銷人的媒介組合。‘意見領袖’已經在這個平臺上,這是營銷人最重要的目標群體之一。一旦將他們變成你的品牌大使,其他的消費者自然會跟隨。”Rogier van den Heuvel向《成功營銷》記者表示。
擺正自己的位置
現在的移動平臺上,消費者在那,技術也在那,但大部分的營銷人卻不在。移動被視為數字媒體的一個分支,在亞太區,除去年幼和年老的群體,互聯網在主流群體中的滲透率幾乎達100%,但在數字領域的投入只占營銷預算的3.5%~4%。在中國,即使每年互聯網使用率快速發展,“我們發現數字營銷占比仍是個位數,就更不用提移動平臺了。只有投入一定的資金、創造消費者體驗,否則是做不成任何事的。”多年從事數字營銷的Andrew Knott對此有自己的觀察。
即使愿意嘗試,卻少有人清楚應該怎么做,未能擺正自己的位置。“雖然技術可以革新營銷人使用移動這個平臺的方式,但現實是,成功移動營銷與技術無關,而關乎為什么互動以及互動的思維。”Andrew Knott總結說。這就像品牌在SNS上的做法,營銷人把品牌信息放在類似Facebook品牌主頁,希望用戶會喜歡并傳播,但現實是,除非內容精彩并能互動,否則人們往往會忽略它。因為手機是極其私人的工具,品牌在這個平臺上給消費者傳遞的信息必須是相關的。“引人注目、與用戶休戚相關、互動,這些原則在移動平臺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移動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加便宜的媒介,但它不是一個廣泛接觸的媒介。假設企業獲得100萬個電話號碼,但營銷人不能像傳統電視廣告的操作方式,把信息一次性的統一送達。有多少品牌真正意識到手機是一個非常私人的工具?有多少企業還把SMS當作自己的信息發布平臺任意給消費者推送無關信息?當問及在移動平臺上成功的秘訣時,Andrew Knot t強調說:“營銷人不能把移動媒體當作傳統媒介、統一發送信息,必須要了解你的消費者,知道他們的需求,才能創造出相關的傳播信息,從而有效利用這個‘極度私人’的平臺。”
就像諾基亞的一句著名廣告語“Connecting People”,本意是聯系大眾,歸根結底,移動終端的本質就在于連結所有人,不論是傳統的打電話,還是現在新興的手機登錄社交網站關注朋友、更新狀態、簽到、織圍脖等,都是在滿足人們的溝通需求。營銷人需認識到,自己涉足的是一個非常私人的媒介,要與消費者對話,“這就像在天平的兩邊,而不是單向傳輸信息,這是很不一樣的。”Rahul Welde說道。
Say-他們說
聯合利華亞太區媒介副總裁Rahul Welde
簡單、定制化。簡單意味著我們必須保證消費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互動。定制化表現為體驗要目標定向,對消費者個人來說是有趣的。手機是私人的工具,因此,我們創造的體驗越是個人,越容易成功。關鍵是娛樂和互動。
移動營銷協會北美執行總裁Michael Becker
●與消費者的交流應該是透明的。
●消費者應該有控制權,例如互動前要征得消費者同意,他們有選擇說不的權利。
靈智整合行銷集團亞太區首席數字官Andrew Knott
●創造與消費者個人相關的信息,建立經營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建立回復機制。營銷者要意識到,無論是移動還是SNS,消費者是在與品牌對話,營銷人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傾聽他們的需求和抱怨。
●如果你做得不好,消費者可能會馬上知道并有所反應,營銷人必須積極應對,而不是選擇回避。
eBuddy首席商務官Rogier van den Heuvel
互動的原則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我們看到的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由社交帶來的:消費者希望參與產品開發和完善工作。消費者會成為你的品牌大使,與他們展開對話,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