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中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建設企業在引進吸收的基礎上,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體系及較為完整的技術標準,成為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重要力量。
2006年7月1日,以中國中鐵為骨干的鐵路建設者,成功攻克了高原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里程最長的高原天路----青藏鐵路格拉段,并培育出“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志更強,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鐵路建設精神。
2008年8月1日,中國中鐵參建的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建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推動了中國鐵路交通進入高速鐵路的新時代。
中國中鐵,縱橫馳騁筑豐碑!
國家基建主力軍
中國中鐵旗下擁有從中鐵一局到十局等綜合型建筑企業集團,先后修建了占全國鐵路總里程2/3以上的鐵路、占全國電氣化鐵路90%以上的電氣化鐵路、占全國總里程1/10以上的高速公路、占全國3/5的城市軌道工程,以及總長達5 675公里的9 000多座大橋和總長4 707公里的長大隧道。特別是近年來,中國中鐵先后建成了青藏鐵路、京津城際、武廣客專、鄭西客專、武漢長江隧道、杭州灣跨海大橋、武漢天興洲大橋、南京大勝關大橋、北京南站等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重點工程,為國家基本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中鐵自承建舉世聞名的坦贊鐵路以來,還先后為非洲、亞洲、中東、歐洲、北美、南美等地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高水平的鐵路、公路、機場、市政等建筑服務和高質量的工業產品,完成了阿聯酋棕櫚島、新加坡輕軌、馬里議會大廈、阿爾及利亞機場等4 000多項國際工程。在建的委內瑞拉北部平原鐵路,全長470多公里,總金額75億美元,開創了國際建筑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的新紀錄。
高鐵建設領軍者
以中國中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建設企業在引進吸收的基礎上,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體系及較為完整的技術標準,成為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中鐵通過所承擔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三級科技創新體系,加大高速鐵路建設技術的科研攻關,成功攻克和系統掌握了高速鐵路路基設計和施工技術、無砟軌道設計制造和施工技術、大跨度特長隧道和特大橋梁設計施工技術、高速鐵路接觸網懸掛技術、大型鐵路客站建造技術、高速道岔自主研發和制造技術,以及牽引供電技術、環境保護和節能技術等高速鐵路建設的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制造了900噸運梁車、900噸架橋機、500米長軌條鋪軌機組、軌道幾何狀態檢測設備等大型高速鐵路建造設備,為中國高速鐵路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9年8月16日至2003年10月12日,中國中鐵以總承包方式承擔了我國第一條客運專線——秦沈客運專線全線65%以上的工程量。秦沈客運專線設計時速200公里,運營時速160公里,比當時中國傳統新線60公里至80公里的開通時速有大幅提高,在技術、設備和人才等方面為后來的高速鐵路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8年8月1日,中國中鐵參建的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建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城際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實現了北京、天津兩大國際都市的“同城化”,推動了中國鐵路交通正式進入高速鐵路新時代。
2009年12月,中國中鐵參建的武廣客運專線,全長1 06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試車最高時速394公里、總投資1 166億元,其開通運營成為世界高速鐵路新的里程碑。
目前,中國中鐵參建的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雙線全長1 318公里,是世界上在建線路最長、標準最高、投資最大的高速鐵路,將在今年建成通車。
綠色發展踐行者
中國中鐵將“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低碳經濟”作為企業的核心發展理念,積極轉變企業發展方式,堅持走低碳發展之路,推行綠色發展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中國中鐵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了24.4%,提前一年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下達的“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建設綠色工程。中國中鐵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轉變生產方式的重要手段,全面建設綠色精品工程,先后制定了《節能減排標準化工地建設實施意見》和《節能減排標準化工地評選辦法》,指導所屬單位積極推行以“節材、節能、節水、節地和環保”為主要內容的節能減排標準化工地建設。公司各項目部堅持“建優質工程,創文明生態”原則,努力實現優質工程與優美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青藏鐵路、京津城際、武廣客專等一大批舉世矚目的綠色精品工程受到全球環境保護專家的高度肯定。
創新綠色科技。公司把節能減排納入公司科技開發指南,設立節能減排專項,列為十大開發技術之一,勇于擔當綠色科技的創新者和實踐者。2009年,全公司節能減排科研立項100余項,經費投入21 691萬元,用于對重點項目、重點工序和關鍵設備的節能減排技術攻關,不但實現了節能減排,而且還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工效。
打造綠色品牌。中國中鐵承擔國家科技部“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在河南建立的盾構制造產業基地,已經成功自主研發生產出我國首臺混合型泥水盾構機,其能效高、排放低的特點,獲得業界高度認可,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中國中鐵自主研發的900噸架橋機環境保護各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既解決了高速鐵路32米箱梁的架設難題,也創造了高速鐵路建設環保領域的綠色品牌。
與此同時,中國中鐵還積極參與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大氣治理工程、防風固沙工程、水土保護工程、河海治理工程等,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領域的主力軍。
和諧建設推動者
中國中鐵公司高度重視員工權益維護,通過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科學的薪酬管理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通過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通過廣泛開展“三工”建設,認真落實“三不讓承諾”,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民工用工企業之一,中國中鐵每年為超過180萬的農民工提供著就業崗位。自2005年開始,中國中鐵探索推行“農民工與職工同學習、同勞動、同管理、同生活、同報酬”的“五同管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2009年,中國中鐵將農民工管理工作明確寫入《集體合同》,要求所屬單位進一步抓好“五同管理”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五同管理”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肯定,先后被多家媒體深入報道,被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辦公室作為先進典型進行宣傳。
中國中鐵還充分履行社會責任,在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災害、西南旱災、玉樹地震等多次搶險救災中貢獻突出;公司積極開展定點扶貧和社會公益活動,僅2009年公司及廣大員工投入社會公益資金、物資、勞務價值就超過2億元。中國中鐵被國務院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優秀社會責任實踐”榮譽稱號。
多年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100余次到中國中鐵所屬工地視察工作,給廣大員工以極大鼓舞。中國中鐵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最佳誠信企業、全國學習型組織標兵單位、全國創新型企業、全國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和中央企業業績考核優秀企業等殊榮;先后涌現出以竇鐵成、巨曉林等為代表的一批全國先進典型,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建筑市場、資本市場和廣大公眾中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責任編輯: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