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陶瓷原材料的日益緊缺,一些低品質原料也逐漸被陶瓷企業所采用,因此需要生產管理者加強對原料加工的關注和管理。本文針對目前墻地磚企業漿料處理中存在的誤區,對漿料的標準化處理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陶瓷;墻地磚;處理
1 引 言
一直以來,陶瓷墻地磚生產線投資商在企業管理控制中,均將主要資金、技術重點傾斜于窯爐,認為窯爐是墻地磚生產的心臟,只要窯爐穩定了,企業就能賺大錢。近年來,在拋光磚生產領域,由于產品花色品種的研發轉向壓機布料系統,因而全自動液壓壓磚機及其布料系統又成為墻地磚投資商及其生產管理者的追捧對象。
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許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均忽略了原料車間的管理控制和資金、技術的投入。根據筆者個人的生產管理經驗及對產品生產全工藝過程的跟蹤了解,得出一點實踐總結,供同行參考。
2 原料漿料處理誤區
原料是陶瓷生產的基礎,原料穩定是生產穩定的前提,原料車間基礎薄弱、管理不到位易導致生產事故頻繁發生;無論產品配方如何優良,無論燒成技術多么高超,無論壓機布料系統多么超前,但產品生產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生產管理者無所適從。比如壓制過程中半成品的致密度不一致、壓制時產品厚薄不均、燒制后尺碼大小不一;產品燒制過程中的氧化不良、黑心、變形、陰陽色、雜質熔洞等,很多方面均與原料的生產工藝控制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例如,由于原料中的鐵含量多而導致產品顏色發黑;由于原料中的有機物含量過多而出現表面雜質、黑點、熔洞等。
近年來由于原材料品質的逐漸下降,雜質含量增多,生產管理者加強了對原料生產的關注和管理控制。比如恩平市的新錦成陶瓷有限公司,其原料漿料控制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產品優級率穩定在96%以上,其經濟效益在行業中屈指可數。該公司在原料漿料控制中投入的資金、技術、人力、物力以及管理力量均是行業中其他企業所無可比擬的。
但一直以來,有些陶瓷企業的原料車間存在一些管理觀念上的誤區:
(1) 外墻磚、內墻磚、水晶磚、仿古磚,由于表面有釉,對漿料的過篩除鐵工藝要求相應簡單,管理方面沒有進行嚴格要求,原料漿料管理粗糙,結果生產的產品檔次不高,并且經常隱含一些產品缺陷。
(2) 深色微粉磚面料、二次布料產品的底料,由于對磚表面的效果影響不大,很多生產者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過篩和除鐵工藝控制設備相對簡陋。
(3) 滲花磚漿料、微粉磚面料、集晶磚透晶磚面料等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漿料,其過篩除鐵工藝雖然要求相對較高,工藝控制過程也比較嚴格,但設備配置未能符合要求。
筆者認為,按圖1和圖2所示的方式進行漿料處理,可嚴格控制漿料的性能,并為產品的穩定生產提供保證。
3 漿料的處理工藝
純色漿料的處理工藝見圖1;配色漿料的處理工藝見圖2。
4 漿料處理注意事項
(1) 無論何種產品的漿料,都必須進行預先處理,方能保證漿料品質的穩定性,從而為壓機壓制的穩定、布料效果的穩定以及窯爐燒制的穩定起到良好的保證作用。
(2) 配過色的漿料最好不要用除鐵工藝,因有些色料本身含有鐵元素,并且靠該鐵元素來發色,如果去除,反而影響了配色效果。
(3) 由于目前窯爐生產線向長、寬的方向發展,單窯的產量增大很多,漿料處理用的振動篩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間。考慮到操作方便的問題,則其場地的設計就需要較大的空間,這一點往往易為場地規劃者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