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2010年10月調查統計,商丘市轄6縣(市)檔案局(館)共有在編檔案人員99人。本文對其所學專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引發了思考認識。
1、檔案局(館)在編人員所學專業情況
從下表可以看出,商丘市六縣(市)共有檔案在編人員99人,六縣(市)在編檔案學專業人員2人,占在編總人數的2.02%;在編相關專業人員9人,占在編總人數的9.09%;在編其他管理類專業人員63人,占在編總人數的63.64%;在編其他專業人員25人,占在編總人數的25.25%。其中,檔案學及相關專業人員占在編總人數比例最高的是夏邑縣檔案局(館),有31.82%;比例最低的睢縣檔案局(館)和寧陵縣檔案局(館),均為0;其他各縣檔案學及相關專業人員占在編總人數比例情況如下:民權縣檔案局(館),為15.38%;永城市檔案局(館),為5%;柘城縣檔案局(館),為4.76%。其中,寧陵縣、永城市、睢縣及柘城縣檔案局(館)均無檔案學專業的在編人員。
2、對調研結果的思考與認識
2.1 檔案局(館)內在編人員所學專業不平衡。如上表所示,商丘市六縣(市)在編人員中,所學專業為檔案學的有2人,平均每個檔案局(館)只有0.33個檔案學專業人才;所學專業為其他管理類專業的有63人,平均每個檔案局(館)有10.5人。由此數據可知,檔案局(館)在編人員所學專業是檔案學的十分少,而所學專業是其他管理類專業的則較多。筆者認為:(1)檔案局(館)需要增加檔案學專業人才。雖然,各個檔案局(館)在編人員不均等,但從檔案局(館)本身的職能特征來看,局(館)需要檔案學專業人才。檔案執法需要熟知《檔案法》及相關法律知識方面的人才,檔案信息化建設則需要計算機方面的人才,所以為滿足本單位工作的實際需求,應適當增加其他專業人才。(2)檔案局(館)內適當減少其他管理類專業人才。檔案學專業本身屬于管理類學科,檔案學人才在高等教育中已學到基本的管理知識,基本能夠滿足工作的需要。所以,適當減少其他管理類專業人員,有助于優化檔案局(館)內部人員所學專業的比例。
2.2 基層檔案局(館)檔案學專業人才匱乏。檔案學專業人才是指具有系統的檔案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從事檔案事業管理、檔案信息開發與利用、文秘、政務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調研結果顯示,檔案局(館)在編檔案學專業人員十分缺乏,六縣(市)檔案學專業人員共有2人,占在編總人數的2.02%。人才匱乏會導致以下結果:
2.2.1 檔案局(館)檔案學專業人才匱乏導致進行檔案學理論、檔案保護知識及檔案現代科學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力度較弱,基層檔案局(館)科研隊伍難以壯大。
2.2.2 檔案局(館)在制定檔案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檔案工作規章制度時,缺乏專業理論知識的指導和支撐。
2.2.3 檔案局(館)在對外檔案工作經驗交流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2.3 思考與認識。改變基層檔案局(館)在編人員所學專業不平衡及檔案人才匱乏的現狀,首先,需要分析造成此種局面的原因。
我國改革開放前,檔案學專業學校基本不招生,基層檔案局(館)缺少科班畢業的工作人員,可以理解。但在今天,每年有大量檔案學專業學生畢業,基層檔案局(館)仍然缺少科班畢業生,是基層檔案局(館)不需要,還是學生們不愿意到基層檔案局(館),或者是學生們進不了基層檔案局(館)?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基層檔案局(館)在提升檔案工作能力及改變工作狀況方面,都迫切需要檔案學科班出身的學生。至于檔案學專業的學生是否愿意及能夠進入基層檔案局(館),據筆者觀察,第一,檔案學畢業生目前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許多同學第一意向都是大型國有企業及事業單位。大型國企和事業單位基本處于大中型發達城市,工資待遇及工作環境較好,錄用程序較簡單,不用經過國家統一招考。第二,基層檔案局(館)目前的編制基本處于滿額狀態,給予青年學生進入的機會很少。基層檔案局(館)是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基礎,只有改變以上現狀,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