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是任弼時同志在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上的演講內容??梢哉f,那時是中國共產黨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但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財的智慧仍值得我們深刻回味。
是以紀念建黨90周年。
我們要正確地掌握經濟建設中的各種政策,就必須了解邊區經濟發展現階段中,存在一些什么特點,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與國民黨統治區域經濟對比的形勢和相互斗爭的關系。
下面我準備講講這個問題。
1第一個特點是,邊區在經濟上逐漸脫離對外的依賴性而過渡到完全的自力更生。
從歷史發展過程看,邊區經濟可分為三個時期:
內戰時期(一九三一年~一九三六年)。這時期的特征是以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摧毀舊的封建性質的經濟關系。因為戰爭頻繁,一方面是敵人破壞,一方面是戰爭的需要,人力物力不得不有很大的消耗,時間與環境不可能容許我們進行普遍的、計劃性的經濟建設。那時的供給是依靠于打土豪沒收反動階級資財解決的。
休息民力時期(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這時期內的政策是恢復民力。當時國內已取得和平,對日戰爭只限于黃河邊沿區域,我黨在國內外影響大增,因此也獲得巨大的外援力量。這種環境容許我們休養民力,也必須使民力休養。人民對政府負擔輕微(一九三七年繳公糧僅一萬石,一九三八年一萬石,一九三九年也僅五萬石),因此民力經這三年的培植也逐漸恢復起來。此時政府的財政開支主要依靠外面的捐助籌集,直到一九三九年還有百分之八十七點五是靠外款。
邊區經濟發展時期(一九四○年~一九四四年)。這一時期的方針是發展公私經濟(工農商業),爭取自力更生。從一九三九年底起,國共之間發生軍事磨擦,國民黨采取經濟封鎖和停發八路軍經費的辦法,來斷絕我們一切外援,企圖藉此削弱打擊我們。我們在極端困難之下決心自己動手,從發展農工商業中求得由半自給到全自給。工業在一九三八年已開始創辦,但帶倡導性;一九四一年有大發展,到一九四二年底止,我們已有公營的紡織、被服、造紙、印刷、化學、工具和石炭等企業六十二個,資金五千九百六十七萬零九百六十二元,職工九百九十一人。農業方面,從一九三九年起,耕地面積逐漸擴大,植棉畝數逐年增加,牲畜也是逐年發展的。四年內開荒二百三十五萬三千二百六十三畝,植棉由三千多畝增到九萬四千多畝。
總之,幾年來特別是高干會以來,由于黨的領導,政府和軍民的努力,使邊區在經濟上有了巨大的發展?,F在基本生活的必需資料如糧食、棉布、皮毛、鐵、紙、食鹽、煤油、燃料、火柴和肥皂等,或則已經自給有余,或則今年即可自給,或則經過一時期的努力也能完全自給。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邊區在經濟上正逐漸脫離對外的依賴而過渡到完全的自力更生。我們的貿易、金融、財政政策都必須從這一特點出發,才不致犯錯誤或犯很大的錯誤。
2第二個特點是,邊區的國民經濟在私有制基礎之上,逐漸由分散的個體經濟組織起來,走上合作化的道路,成為一種比較有計劃有組織的經濟。
農業勞動的合作化。變工、扎工等大大提高了勞動的效能,從以下幾個事實中,就可以看出集體勞動的效果。
表一:延安念莊變工隊的統計。以不變工為一百,則變工種地為百分之一百五十四;變工打糧為百分之一百六十二,較原來增加一半多。
表二:關中新正三區二鄉別嶺村的統計。變工較不變工可節省六個半工,省工一半以上。
由此可見,變工與不變工的效率是三比二,即二人勞動的成效等于三人。
在發展生產與把分散的個體經濟組織起來走向合作化運動中,我們用表揚勞動英雄和模范生產工作者的方法(去年產生了大批勞動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用提倡革命競賽的方法,用實行按戶計劃的方法,使廣大農民群眾從合作互助運動中體驗到組織起來的好處。這種合作經濟并不消滅私有,只是限制剝削,獎勵勞動;勞動增產的成果,仍歸個人所有,使私人經濟更合理地發展。這是新的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并非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那種在私有基礎之上的高度集體化的某些辦法,目前也不宜采取。
至于農村經濟以外的部隊、學校、機關和政府舉辦的公營企業(農工商業),原是建筑在集體勞動所得完全歸公(為該集體的全體人員所享受)的基礎之上,現在也充實以公私合作、公私兩利的新因素,個人能夠分得一部分生產成果,而各人所得多少又是按其出力多少為比例,并要求各人都要有適合于公私利益的個人生產計劃,這就能夠刺激和鞏固部隊、政府、學校、機關的公營經濟更加合理地向前發展。比如楊家嶺的運輸隊,自去年實行公私合作的二八分紅制以后,一般運輸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增強了,運輸力提高了,過去大車載重不過九百斤,馱騾載重不過一百五六十斤,現在大車載重提高到一千三百斤至一千五百斤,馱騾載重則提高到二百斤至二百二十斤。去年全年,中央直屬的運輸隊在同樣的牲口車輛情形之下,比前年多運一千五百萬斤,并替公家節省了運輸開支,折合一千余石小米。今年一月起,該隊又改為“交任務”制,給該合作社以更大的經營自由,分紅也改為等級分紅制,以刺激工作積極性,在制度上也有些新的規定,使今年第一季度工作更加改進。這是一個很大的創造。
由此我們得到結論:邊區雖然是一個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社會,由于黨的領導和組織,現在已經走上在私有基礎上的合作化的道路。這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就更加保障邊區經濟在堅實的基礎之上迅速向前發展。
由于我們在經濟建設事業發展中,還存在著生產與消費(分配)之間未能協調配合的矛盾,必須有很大的組織工作來加以調節,這就需要我們今后在經濟建設事業中具有更多的計劃性和組織性。為此目的,必須有一些基本方針的規定。
第一個基本方針是發展生產,增加財富,達到完全自給。
去年下半年的物價猛漲,金融發生強烈波動,引起社會生活不安,成為我們去年工作中的極大缺點。如果這樣設問:為什么去年下半年發生金融波動、物價高漲?可以答復:除因財政開支增加引起的銀行發行政策的錯誤之外,基本原因是由于入超(還有一些次要原因,此地不去列舉)。為什么會產生入超呢?更基本的原因就是由于有一部分生活必需的資料,我們還不能夠自給;而已經可以自給的生產品,還沒有能夠使它的產量增加得更多,以至于我們能夠把它輸出邊區以外,來抵消必須由外面輸入貨物的價值;加上貿易政策上有很多錯誤,因此就產生物價高漲、金融波動的結果。
明了了這種情況以后,就在全黨的面前清楚地提出了當前最中心的緊迫任務,就是更進一步地努力生產。
如果生產的任務都能實現,那么我們便可以完全保障出入口平衡,并且可以達到出超。機關部隊,除開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糧食自給外,其他的生活必需物資,也可以做到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自給。這樣稅收也能夠增加,財政就有了鞏固的基礎(去年邊區黨政軍民全年開支的總額為六十萬萬元,其中有三十八萬萬元是由各部門生產自給解決的,幾乎占全部開支的百分之六十四,今年更要增加)。
第二個基本方針是公私兼顧,互助合作,一致對外。
這個基本方針的主要目的在于:對內求得互助合作,發展經濟;對外求得統一步驟,集中力量。
從公私兼顧、互助合作的觀點來檢查過去的情形,就可以發現這方面我們還存在著許多嚴重的缺點。
比如物資局,過去對小公家和群眾的利益是照顧不夠的,有時甚至是損害他們利益的,以致造成了同他們對立的形勢。在某些物資的代銷上,曾經使物資的所有者蒙受很大的損失。在鹽的統銷上,賣出和購進的鹽價相差太大,使廣大運鹽腳戶和合作社的運鹽隊不能夠獲得利益,甚至于虧貼很大。這是一種沒有群眾觀點、損人利己的國民黨式的剝削思想。
有些小公家和個人,站在本位主義和私人利益上而不照顧到整個邊區利益的現象,也必須糾正。比如財政廳,從財政本位出發,不顧情況地發行邊幣,雖然在財政方面解決了去年和今年很大的問題,但因而成為影響金融大波動的重大原因之一。又如食鹽的走私,破壞了統銷和等價交換的政策(如公家規定一斤鹽換一斤四兩鐵,走私的結果,變成一斤半鹽交換一斤鐵,使公家受到極大的損失,自己也吃了虧)。或者是任意對統銷物資加價,小公家雖暫時獲利,但因此使大公家積壓了大批的貨物不能夠銷售而蒙受了很大的損失。
公營商店過去雖起過積極的作用,但有一些公營商店的情形也是嚴重的。他們不是以執行政策法令、穩定金融、平抑物價、與投機商賈作斗爭作為自己經常的任務,相反的,有些時候是依靠破壞法令政策(如囤積居奇、買賣黑市等)去獲利,反而助長了金融的波動和物價高漲。某些個人在圖營私利的目的上不惜破壞政策法令的事情也還很多。
因此,要團結內部就必須克服這類損人利己、為私忘公的局部觀念和本位主義,要與這些傾向作堅決的長期的斗爭。
要使我們取得對外經濟斗爭的勝利,必須團結內部的力量,也必須實行公私兼顧,互助合作,團結內部,一致對外的方針。
西北局現在把物資局改為貿易公司,來統一管理全邊區的對外貿易,并責成它要由局部的管理,逐漸做到全面的管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貿易公司的任務,應該明確地規定,它是對一百四十萬人民群眾及十萬大小公家人員的生產與消費(主要是在對外關系上,其次也在對內關系上)起集中的組織作用與調節作用的機關。在這里,并不廢止私人的對外與對內的一般商業,貿易公司起的是集中的組織作用與調節作用。它不是從中奪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機關,它是與國民黨金融買辦、大資產階級及邊區內部的投機商人作斗爭的機關。它是保護一百五十萬軍民的經濟利益的機關,它是一個大合作社。只有這樣,它才能完成西北局所給的任務。另一方面,要使我們的對外經濟斗爭能獲得勝利,不僅貿易公司要努力負責,所有合作社、公營商店和企業也要自覺地負責地協助貿易公司去進行這個斗爭。我們的一切黨政軍民機關,也要領導群眾自覺地去協助貿易公司進行對外經濟斗爭。比如我們要號召大家自覺地完全服用土貨,不用外貨,自覺地忍受一時的不便,甚至暫時犧牲小己的利益去顧全全面的利益。當著某些口岸被國民黨特別嚴緊封鎖,或在某處大量運進貨物(如去年三邊運進大批布匹)企圖搗亂我們金融,或當貿易公司為著對付國民黨的封鎖和破壞而主動地決定某種東西暫停輸出或貼價輸出,或暫停購進,或為鞏固邊幣而打擊法幣時,各方面都要協同一致地去做,不能因為與局部利益沖突,便任意破壞政策,錯亂步調。當著貿易公司及銀行在對外經濟斗爭中發生困難時,各方面都要自覺地給以支持。如前年十二月及去年三月緊急動員各機關交出法幣以克服邊區金融波動那樣。
第三個基本方針是厲行節約,建立家務,備戰備荒。
我們之所以要提倡節約,因為去年我們的確還存在有很大的損失和浪費現象。這種浪費情形,有些是由于政策上的錯誤而產生的。比如,貿易局在對外貿易上允許奢侈品的入口;銀行固定二元一角的牌價,使我們不得不貼本兌出外匯。在供給上,有些機關部隊和個人借口豐衣足食,無限制地提高了供給標準,部分的甚至發生浪費奢侈現象。比如在日用品上,不去努力提倡使用土貨或代用品,而去購買外來品。某些機關、部隊甚至取消了預決算的制度,形成隨便開支,造成很大的浪費。這些都是來自沒有長期打算、不去認真建立家務的觀點。群眾當中也有因為財富的增加開始產生某些浪費的現象。
表三:三五九旅戰士開支比較(單位:元)。
從三五九旅今年計劃的每一戰士在糧食與被服的開支上和往年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節約的數字如何的龐大!
今年楊家嶺機關發展個人生產和公共生產的結果,與去年政府所發經費比較,完全要政府開支的減少了八項,計津貼費、保健費、衛生費、夜餐費、雜支費、馬雜支費、鞋子毛巾肥皂費、伙食費;減少政府一半開支的有辦公費及單衣費。另外,今年還決定至少節省糧食五十石。以上總共減少政府開支五千二百四十九萬元。
以上計算還沒有包括馬草、路費兩項,如將此兩項計算在內,每人平均節省開支要超過三石,更沒有包括中央與西北局所節省的特費開支。
根據上述機關、部隊節約的標準來估計,邊區全部脫離生產人員的節約,今年至少可以達到二十萬萬元以上,這就大大地減少了政府的財政開支。若以這二十萬萬元投入其他生產事業中,則今年還可以生產數十萬萬元的財富。
由此可見,節約對于發展邊區經濟,調整生產與消費,節省政府財政開支,保障出入口貿易平衡,穩定金融物價,建立家務,積蓄力量等方面,是有何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根據延安各部隊、機關節約運動的經驗,一般節約方法是從三方面著手的:一是從發展生產中提高自給能力來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二是極力減少各大小單位不需要的開支,極力提倡用自制品,減少購買的支出,極力研究改進供給制度,展開節約運動。三是貫徹公私兼顧的原則,以一定比例的節約部分劃為私人所有,以刺激個人和機關的節約運動。
由發展生產而替公家減少財政開支的事實,去年已經做到,除糧食被服外,平均達到自給百分之六十四。今年生產運動更加展開,可以平均達到自給百分之八十。有的部隊如三五九旅已可完全自給,有的在今年秋收后也能完全自給;西北局與楊家嶺機關除糧食及部分被服外,已自給百分之九十。機關、部隊、學校的生產,如果繼續認真地發展,政府多注意扶持,一兩年之內,只要無突然變動,部隊是可以向三五九旅看齊,做到完全自給,機關及部分學校是可以同西北局、楊家嶺并進的。
貫徹公私兼顧的原則是促進生產節約運動的好辦法。去年延安許多機關、學校運輸隊的改造,運輸力的提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實行了二八分紅制。中直各機關能節省糧食一千一百石,也是由于實行了公家與炊事員的二八分紅制。今年中直各機關訂出了三種辦法:一是節約完全歸公的辦法,如節省政府所發單衣百分之五十,并決定機關、學校每人節省五升米交公家。二是節約按比例分交大公家、小公家及私人的辦法,如楊家嶺各小單位節省的印刷紙張、辦公費等,規定以百分之四十歸財政廳,百分之二十歸楊家嶺,百分之四十歸私人分配。三是節約完全歸私的辦法,凡是個人生產任務中規定由公家發給他個人所用的東西,而他能節約者,其所值完全歸己。因此楊家嶺工作人員今年在生產與節約中,除交公家任務外,個人所得平均可到一石二斗至一石五斗糧食。
在人民群眾的節約方面今年要特別提倡使用邊區產品的運動,宣傳教育老百姓穿土布,用土貨。這不僅是一個大的節約運動,而且是一個大的保護邊區經濟發展的運動。希望各地黨政軍民根據當地發展自給經濟的實際情況配合進行。
全面認識經濟建設的重要性
我們要告訴黨員特別是干部,使他們懂得:革命的目的就是為著建設。
為什么要破壞舊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經濟關系呢,而且是用戰爭,不惜巨大的犧牲和流血,如像過去的內戰和現在的抗日戰爭一樣,去破壞舊的和帝國主義的統治呢?其原因就是因為舊制度和帝國主義的統治,是妨礙生產力,也就是妨礙人民經濟的發展。
比如在舊的農村社會中,占人口少數的地主階級,掌握了政權,壟斷了生產資料(土地、農具、牲畜、肥料、種子)和社會財富,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反而沒有、或只有少量的土地和生產工具,用高度的租額向地主租佃土地來耕種。地主對農民除開地租的剝削以外,還有勞役和其他的剝削。地主階級依靠這些用無止境的剝削來增加自己的財富,而不愿意拿出本錢從改良農作法、水利、工具、種子、肥料等方面去增加土地的產量和社會的財富。廣大貧苦的農民因為自己沒有或者缺少土地,而租種的土地又沒有佃權的保障,也就無力或者不愿意去改良土地的耕種。這樣的經濟關系和政治制度,自然就要嚴重妨礙農業經濟的生產力繼續向前發展,使廣大的農民群眾呻吟于地主階級統治之下,過著非人的生活。
人民在這種政治制度和經濟關系的下面,自然產生了革命的要求,一到這種要求達到覺悟高度的時候,就會不惜任何犧牲和代價,用暴力和戰爭去達到推翻這種統治和制度的目的。這在過去就叫做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制度,實現各種革命的政策;在今天就叫做驅逐日寇,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制度,成立“三三制”的民主政權,用減租減息的方法逐漸改變舊社會存留的封建剝削關系。
但我們用革命的手段,把帝國主義勢力趕走,把舊的制度和統治推翻以后,哪怕只在部分地區取得勝利,例如內戰時期的革命根據地,目前的抗日根據地,在我們面前就提出了建設新的社會制度的任務。新社會制度的建立,就是為著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是為著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使新的社會制度獲得鞏固的基礎。并且還因為中國革命的長期性,一方面為著革命與戰爭事業的物質供給的需要,另一方面為著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都必須從事經濟建設的工作。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等候把全部敵人打平后,才去進行建設工作。加以中國地方的廣大,要使全國人民都信服我們所指出的道路的正確而擁護我們,參加革命奮斗,也需要我們拿出建設的榜樣給他們看,才能做得到。
毛主席指示我們說:要破壞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軍隊、舊政府,例如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與漢奸,這些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軍事政治力量不取消,生產力就不能解放,經濟就不能發展。因此第一個任務就是打倒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軍事政治力量,這就是為著解放生產力。學過社會科學的同志懂得這一條,最根本的是生產力向上發展的問題。我們搞了多少年就是為了這件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主要的就是講的這件事,就是講生產力在歷史上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毛主席的指示也就是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即革命是為著建設,而建設的根本就是發展經濟。
一切只能夠破壞而不善于建設的政黨,都是不能夠獲得最后成功而必然是要失敗的。我們共產黨人如果只曉得用戰爭和暴力來推翻舊的制度和統治,而不善于建設新的豐衣足食的幸??鞓返纳鐣俏覀円彩遣粫倮?,而且也一定要失敗的。毛主席曾經說過:“我們不但應該會辦政治,會辦軍事,會辦黨務,會辦文化,我們也應該會辦經濟。如果我們樣樣能干,唯獨對于經濟無能,那我們就是一批無用之人,就要被敵人打倒,就要陷于滅亡。”毛主席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本文是任弼時在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上的演講,曾作為黨內高級干部讀物印發,原題為《去年邊區財經工作的估計與今年邊區金融貿易財政政策的基本方針》。摘編自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的《任弼時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