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
中國擬對省委書記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6月10日,審計署公布《“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十二五”期間,中國擬在對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記進行審計試點基礎上,探索開展省(自治區、直轄市)委書記的經濟責任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在促使中國領導干部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推動從機制上、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研究制定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審計整改以及責任追究等結果運用制度,探索和推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逐步建立起經濟責任審計規范化體系。
事件
宏觀數據泄密利益鏈曝光
每個月,中國的券商、研究機構都在熱鬧地進行宏觀經濟數據的競猜,奇怪的是時時有機構能精準猜中。提前獲得宏觀經濟數據究竟如何從中漁利?
在前期數據獲取方面,是數據制作的官員“監守自盜”,還是負責傳遞數據的官員“無心一瞥”?后期數據泄露時,是通過直接的權錢交易,還是通過掮客間接獲得;是通過酒桌飯局“無意說出”,還是通過官員參與論壇等活動“獨家披露”?這些隱秘情況都需要等待相關部門在此次查出后進一步牽出數據泄密的細節。
模式
基層財政專項支出預算公開有新規
近日,福建省財政廳出臺推進基層財政專項支出預算公開的意見。明確基層財政專項支出預算公開的重點范圍是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農”等方面的財政專項支出。
公開的具體內容包括財政專項支出的資金管理辦法、資金來源、發放標準和形式、分配結果等;同時,制定了《省級財政補助下級財政專項資金公開目錄》,明確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經費、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等51項專項資金納入公開范圍。
聲音
“各國為應對滯脹可能進入加息通道”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近日表示,目前量化寬松政策在國際上的負溢出效應十分明顯。如果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繼續加大,為應對滯脹局面,全球各國可能被迫進入加息通道。
“個稅免征額提高到3000元足矣”
——個稅法修正案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引起了廣泛關注。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近日指出,大多意見集中在3000元的工資薪金減除費用標準是否合理上,對稅率結構調整的關注則相對較少。
賈康認為,在免征額的確定上,每月免征額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已經足夠覆蓋近兩年來因物價上漲導致的基本生活費用的上漲。
數字
“中國近七成保障房未開工”
——按照計劃,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必須在10月底前全部開工,但截止目前,一些城市開工率不到三成。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總量超10萬億”
——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報告中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情況的披露讓人們擔心:截至2010年,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總量超過10萬億,去年增速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