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來說,社會主義的市場更多的是國家調控的作用,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市場經濟應該不是國家調控起主要作用。國家和市場這兩只手究竟怎么樣起作用呢?市場這只手的作用有多大?國家這只手作用有多大,可以說現在是在市場經濟問題上,也是在法制問題上,經濟學界也好,法學界也好,爭論最大的問題。對此,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國家這只手和市場這只手應該有主次之分,至少是在經濟領域里面。我們是要建立市場自治的作用,把過去我們在計劃經濟下面,國家的強制作用,國家的計劃經濟高于一切的作用給予改變。
其次,市場經濟有兩個重要的領域:市場自由、市場秩序。我認為在市場自由的領域里面,國家作用應該更弱化一點;而在市場秩序這個領域里面,國家的作用應該更加強一些。
我們國家的市場秩序在世界上排名是120多位。中國市場的信用誠實程度是比較差的,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對市場秩序采取更多的國家調控。
還有一點,對國家干預的形式應有所規范。在法律上應該說有兩種規范,一是強制性規范,一個叫做任意性規范,這兩種規范應該同時使用,而不能夠只強調強制性規范,這一點也是我們在國家調控經濟方面很大的不足。
在市場領域里面,既有當事人的意志,又有國家的意志。如果當事人的意志高于法律的意志、國家的意志,那就是任意性規范;如果當事人的意志不得改變國家的意志,或者說倒過來國家的意志是高于當事人的意志,那么當事人合同中再做出什么樣的規定也是違法的。大家看到我們過去經濟合同法幾乎都是強制性規范,和法律規定不一樣的就是無效。但是市場經濟適用的合同法,合同法里面相當多的條文變成了任意性規范,當事人可以在合同當中自己規定一些內容,西方國家把它叫做當事人意思自治,合同法里面就應當體現這種意思自治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的法律精神。
(摘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