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柳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自治區人社廳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直面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就業形勢,以“崗位拓展”、“就業服務與援助”、“創業引領”工作為核心,通過暢通企業吸納渠道、基層就業渠道、就業見習渠道、自主創業渠道、靈活就業渠道、政府公益性崗位渠道等方式,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幾年來,累計回柳州報到的高校畢業生近1.8萬名,實現就業約1.5萬名,年平均就業率達到83%以上。原柳州市人事局、融安縣人勞局、柳北區人勞局分別獲得原自治區人事廳授予的“三支一扶”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5名大學生獲得“三支一扶”先進個人稱號。
一、政策引領,確保畢業生就業工作有制度保障
柳州市除了成立“柳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外,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的系列政策形成 “組合拳”,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
(一)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在每年認真編制好《柳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的前提下,結合柳州市實際,于2009年相繼制定出臺《柳州市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實行崗位補貼實施意見》(柳政發〔2009〕17號)和《柳州市關于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柳創業暫行規定》(柳政發〔2009〕36號)兩個政策性文件。采取政府買單的方式,降低用人成本,鼓勵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
(二)引才引智獎勵政策
根據《柳州市關于營造人才工作良好氛圍的若干規定》(柳發〔2006〕1號)規定,柳州市于2010年開始兌現實施市屬三個貧困縣及市屬中小企業引進優秀人才獎勵辦法。按照規定,三個貧困縣每引進一名本科及碩士畢業生,分別按照6000元及10000元的標準獎勵三縣;市屬中小企業每引進一名本科生或碩士生,分別按1000元及3000元的標準獎勵用人單位。
二、崗位拓展,力保畢業生就業工作有可靠支撐
2008-2010年金融危機時期,柳州市依托企業、鄉鎮(街道)、社區(自然村)等城鄉基層,通過市財政補貼和買單的方式,積極開拓就業崗位,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
(一)企業崗位開發
暢通企業吸引畢業生的渠道,通過補貼方式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和儲備人才。對于吸納柳州籍(含六縣)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企業,符合條件的,市財政分別按每名畢業生5000元、4000元、3000元的標準給予崗位補貼。據統計,三年來,柳州市各類型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政府給予崗位補貼達到1200多萬元。
(二)基層服務崗位開發
為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2009-2010年,由市財政撥出專項資金支持開發“社區協辦員” 和“兩網化協查員”崗位,為高校畢業生開拓就業渠道。按每人每年120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采取市財政和城區財政各負擔50%的經費方式。共招聘425名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從事社區基層組織建設、綜合治理、計生等工作,不僅部分解決了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崗位的“剛性”需求,而且還給基層建設增添了生力軍。
(三)“三支一扶”崗位開發
2008年以來,柳州市積極配合自治區人社廳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91名,自治區及用人單位發給生活補貼將近100萬元。
2009年7月,為應對金融危機開辟就業崗位,柳州市“三支一扶”招錄工作正式啟動。柳州市“三支一扶”大學生除享受市財政給予的700元/月的生活補貼外,還享受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發給的300-500元不等的補貼。截至2010年,全市總計招錄市級“三支一扶”大學生470名,市財政累計撥付生活補貼800多萬元。市級“三支一扶”崗位開發不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柳州市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而且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基層鍛煉機會。
(四)就業見習基地建設
根據人社部《關于印發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09〕39號)精神,為進一步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工作,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柳州市積極開展畢業生見習基地建設,2009-2010年共評選45家企事業單位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進入見習基地見習的畢業生按每人每期(六個月為一期)3800元給予補貼(其中,生活補貼3000元,支付見習基地單位培訓費600元,畢業生每人每期200元住院及意外傷害保險)。
截至2010年底,45個見習基地共計公布見習崗位需求數1000多個,實際接收見習畢業生350多人;累計為見習畢業生發放見習補貼130多萬元。
(五)“村官”選聘
從2008年起,柳州市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負責,開展從高校選聘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計劃用5年時間,按照每年30人的規模,選聘“村官”150名。截至2010年,已經招募了161名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不僅增加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機會,而且還拓寬了農村基層干部的來源渠道,為逐步改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就業服務,助推畢業生就業工作持續發展
以“有形”和“無形”兩個市場為依托,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
(一)組織多元化招聘會,通過有形市場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
1、舉辦春、夏大型人才招聘會。每年春季和夏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為滿足畢業生擇業和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迫切需求,柳州市每年3-4月以及每年7月都會舉辦2-3場綜合類大型人才招聘會。通過兩季人才招聘會,較好地滿足了招聘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3年來,共舉辦春夏大型人才招聘會6場,約有1500多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提供崗位近30000多個,約有10萬多名求職人員進場求職,達成就業意向18000多人(次)。
2、舉辦中小企業專場人才招聘會。為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柳州市每年都舉辦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專場招聘會,為高校畢業生、各類人才與中小企業搭建交流平臺。3年來,累計有200多家中小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崗位4000多個,約有8000多名求職人員進場應聘,達成就業意向約3000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中小企業和求職者的稱贊。
3、組織參加全區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每年組織120多家用人單位到南寧參加由自治區教育廳舉辦的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洽談會。幾年來,柳州市用人單位共提供崗位需求數近5000個,共接待求職畢業生約30000多人,接收簡歷約10000份,每次雙選會都與1000多名畢業生達成就業意向。
4、組織定點定時人才招聘會。依托人力資源市場人才交流中心舉辦人才招聘會。據統計,2008年以來,市人才市場共舉辦了253場各類招聘會,共接待進場招聘單位6845家,提供崗位近90000個,接待求職者12.8萬余人,招聘單位與求職者達成就業意向11萬多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較好地解決了各用人單位對人才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需求。
5、組團赴區外高等院校招聘畢業生。柳州市每年聯合區外重點高校,組織用人單位赴高校召開專場招聘會,現場招聘畢業生到柳州工作。尤其是近年來,每年組織兩次赴外省招聘高校畢業生活動,累計組織300多家用人單位到長沙、武漢、西安、蘭州、成都、重慶等高校相對集中的城市,走入30多所全國重點高校召開柳州市校園專場招聘會,吸引優秀畢業生到柳工作。
6、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專項活動。根據自治區統一部署,柳州市每年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專項活動,三年來,累計舉辦專場招聘會11場,提供職位5632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256個,累計有20000多人(次)進場開展了“雙向選擇”洽談活動。
(二)依托網絡,通過無形市場提供就業服務
柳州市非常重視網絡在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構建完善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平臺,積極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便捷的網絡交流平臺。經過努力,柳州市所屬的柳州畢業生就業網已實現與廣西人才網和市屬各縣人才網的三級聯動,網站的服務功能逐漸完善。據不完全統計,柳州市畢業生就業網自2007年開通以來,累計點擊率達152萬多次,日均點擊率達到1500多次;企業注冊會員達到1000多家,發布職位3700多個,注冊簡歷將近30000份。
(三)建立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管理制度
為使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工作更具針對性,2010年柳州市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進行收集規整,建立了柳州市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管理制度。通過“一對一”跟蹤服務,以及多方組織相關單位、就業見習基地與未就業畢業生見面對接,累計有300多名畢業生實現就業。
四、創業跟進,帶動畢業生就業工作擴面增效
(一)營造創業政策環境
2009年,柳州市出臺了《關于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柳創業暫行規定》(柳政發〔2009〕36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并由財政斥資5000萬元,設立“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作為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專項資金。符合規定要求的大學畢業生,可以申請獲得15萬-30萬元不等的啟動資金。當年,共有7名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業項目批復,獲得相應的資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對于來柳州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每人給予3000元補貼,符合貸款條件的每人提供1萬元至5萬元小額貸款。
為鼓勵大學生創業,柳州市柳東新區制訂了《柳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關于鼓勵大學生科技創業的暫行規定》(柳創字〔2009〕16號),并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金,對選擇入駐基地的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配套獎勵、周轉資金支持、信用擔保、參股投資、場租減免及其他相關服務。
(二)解決創業場地“瓶頸”
為解決高校畢業生創業缺少場地的問題,柳州市在柳東新區、陽和工業新區等園區建設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依托園區資源,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標準廠房,同時提供創業場地租金補貼,并享受各個園區、區域提供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服務。此外,高校畢業生來柳州創業無住房的,可視條件申請柳州市城鎮廉租房或租賃經濟適用房。
(三)實施創業服務指導
1、提供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項目開發、開業指導、政策咨詢、跟蹤輔導等“一條龍”服務,落實創業培訓補貼、免收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行政事業性費用,對符合政策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發放小額擔保貸款。
2、組織培訓。為了更好地幫助高校畢業生創業,柳州市組織開展校園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活動,培養高校畢業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聘請20名優秀的青年企業家組成“柳州青年創業導師團”,走進廣西工學院等7所大中專院校開展“青年創業導師團進校園活動”,向即將畢業走出校門的廣大畢業生演講創業經歷與成功之路。幾年來,共對250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創業培訓講座。
(四)樹立創業典型示范
2009年和2010年,為了鼓勵畢業生大膽創業,柳州市先后兩次開展“創業之星”評選表彰活動,累計評選出各類創業明星125人,其中有20名畢業生入選。先進典型對畢業生創業起到了明顯的示范帶頭作用,使得畢業生創業學有目標、趕有動力。
鏈接:
柳州市創業先進典型
劉崢嶸,2009年停職來到柳州創業,成立柳州市潮林機械有限公司,自主開發R-4型全自動焊接設備。目前自動化機械年產值150萬元,預計2011年下半年全面投入市場,達產后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并可新增5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
朱帥,融安縣人,2009年投資680萬元創立了融安縣萬德七星商砼有限責任公司。到目前為止,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國內一流的生產設備,固定資產1000萬元的企業,安排30余人就業,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
韋良宜,2009年注冊成立“柳州市影響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100多名各行各業專家支持,在職的老師、專家20多名,在職員工22人的企業,業務和培訓服務覆蓋包括政府部門、中小企業在內的500多家客戶,2010年實現銷售額100多萬元。
陳潔,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新安村小卜屯人 ,2008年大學畢業后,從事養豬行業,養豬場占地60畝 ,存欄3500頭 ,能繁母豬400頭 ,聘用人員22 名,年產值500多萬元 ,純利潤達100萬元,每年可向市場提供1萬頭商品豬,被列入柳州市生豬活體儲備庫之一。2010年陳潔被評為柳州市種養“女狀元”、柳州市“科技種養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