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贊美西湖,曾寫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在他看來,西湖美就美在既有大紅大綠的柳浪聞鶯,又有古樸質(zhì)素的斷橋殘雪;既有風(fēng)情萬種的三潭印月,又有情趣盎然的雷峰塔夕照。這與女性化妝是一個道理,黑以描眉,紅以點唇,白以敷面,有濃有淡,有密有疏,效果方佳。
人生也是如此,濃淡有之,濃淡相宜,才是一個健康、充實、豐富多彩的人生。
人的一生,總要從少年走向青年、壯年直至老年。如果說青壯年是“濃”的年華,老年則是“淡”的歲月。那么該濃時,就濃得個轟轟烈烈,全身心地投入,干事業(yè),闖天下;該淡時,就淡得個心如止水,沉穩(wěn)恬靜。
一個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有建樹,都獲成功,也須有濃有淡,有取有舍。仕途得意時,發(fā)財之心必須淡一淡;紅得發(fā)紫時,做官之心必須冷一冷。要想學(xué)問有成,就應(yīng)遠(yuǎn)離聲色犬馬;要想官聲清廉,就應(yīng)該警惕“燈紅酒綠”。
為什么有人總覺得“活得累”?累就累在心理包袱太重,事事都爭,處處不讓;該濃的濃,不該濃的也濃;“腰纏十萬貫”,還想“騎鶴上揚州”。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想要所有好處都得到,那只能是空想。所以,人生應(yīng)有濃有淡。該濃的是事業(yè)心、責(zé)任感和做人的道德、義務(wù);該淡的是名利心、虛榮心和世俗的種種身外之物。
世間許多事,本無什么一定的濃淡之分。你看它濃,它就濃如膠漆;你看它淡,它就淡如白水。俗話說: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人做事,是應(yīng)該有這么一點胸襟。如此,方能得意時淡然,失意時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