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新員工入職管理是增進新員工對用人單位的了解,提高新員工滿意度,減少新員工流失率的關鍵環節。校園招聘新員工入職管理共有法律風險防范和入職流程兩個環節。
一、充分理解法律規定,依法建立勞動關系
三方就業協議是高校為保護在校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利益而設計的。但三方就業協議僅約定了就業時間和就業意向,對一些意外情況無明確的規定。高校畢業生臨時毀約行為會對用人單位造成較大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用人單位有必要起草就業補充協議。
用人單位起草就業補充協議必須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首先要向高校畢業生表明用人單位不能違背就業補充協議的具體細則,然后才是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不得違背就業補充協議的規定。就業補充協議作為高校三方就業協議的補充,提高了就業的達成率。
用人單位在與高校畢業生簽定勞動合同之前,必須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對高校畢業生入職材料的甄別和審核。高校畢業生在報到時需向用人單位提供本人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以及必要的個人信息,高校畢業生應保證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并承擔提供虛假材料必須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二是做好入職體檢。安排新入職人員進行體檢,可以了解其在該時點的身體狀況,使用人單位能將崗位需求和新入職人員的身體狀況結合起來安排新入職人員工作崗位,避免工作安排不當給勞動者造成職業傷害而引起勞動爭議。三是掌握試用期相關法律條例。試用期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為相互了解、選擇而約定的考察期。對用人單位而言,需要掌握的法律重點是:如果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必須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必須是勞動合同期限的一部分,試用期不能與勞動合同期限相分離。
高校畢業生到用人單位正式報到之日起,用人單位應該依法與之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就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等必備條款進行約定,同時對試用期、福利待遇、補充保險等其他事項進行約定。
二、建立有效的入職流程
建立有效的入職流程有助于提高高校畢業生的保留率、士氣和工作效率。有效的入職流程包括以下內容:
(一)營造歡迎的氛圍。通過用人單位網站公告、郵件、電話等形式,告知高校畢業生報到時間、交通票據保留報帳、接車時間和地點等信息,讓高校畢業生感受到用人單位的體貼入微;在車站、住宿區域、入職培訓區域布置歡迎橫幅,歡迎的氛圍要隆重而熱烈。
(二)激發新員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企業發展史、企業品牌、企業的社會美譽度等,能夠使高校畢業生產生加盟企業的榮譽感;企業使命、企業愿景等企業文化內涵,可以激發高校畢業生與企業共發展的歸屬感;企業組織機構、企業經營方式和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各產品生產部門的分工協作,能讓高校畢業生看到企業的全局和企業微觀層面的工作職能,幫助新員工樹立全局觀,使他們能夠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理解企業制度、政策的內涵,提高執行力。
(三)展示員工貢獻對企業的重要性。向新員工展示企業優秀員工對企業的貢獻,不僅顯示了企業對員工貢獻度的識別能力,而且彰顯企業的價值觀;告訴新員工優秀員工做出貢獻的方法,以及企業對員工提出的合理可行的工作創新的重視,讓新員工找到用武之地。
(四)提供職業生涯咨詢。讓新員工了解企業職業發展通道,提供職業生涯咨詢,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樹立個人品牌,打造個人差異性競爭力,引導他們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結合起來,使個人成長路線與企業發展相吻合,從而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
(五)給新員工提問的機會。在新員工入職2周內,面對面的溝通可以讓他們了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新員工未來生活和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難的解決辦法等;新員工入職3-6個月,組織新員工進行入職座談,了解他們在崗位實習的過程中與企業融合的情況,遇到了哪些實際困難等;在試用期滿前,人力資源部必須組織用人單位對新員工進行試用期考核評價,對符合用人單位錄用條件的新員工進行入職面談,對不符合用人單位錄用條件的新員工說明理由,然后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六)提供有效的入職培訓。有效的入職培訓可以幫助新員工獲得工作能力:企業管理制度、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與安全環保體系可以幫助新員工獲得企業工作語言,使他們能夠盡快地與企業老員工溝通;產品知識、加工工藝、設備加工能力等知識和技能,可以幫助新員工獲得崗位技能;拓展訓練能夠幫助新員工學會溝通技巧和換位思考,激發新員工的團隊精神;軍訓可以鍛煉新員工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執行力。
(作者單位: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