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范疇中,溫泉是礦泉水的一種,集“熱、礦、水”三位一體。與一般地下水(泉水)不同,溫泉不僅含有某些特殊元素,還含有一些氣體。
溫泉的三大理療作用
1.補充礦物質。溫泉的大部分化學物質都處于離子狀態。所以泡溫泉時,礦物質可透過人體的皮膚進入機體。這是溫泉獨有的作用。
2.加速血液循環。臨床醫學實踐表明,最適宜的溫泉水溫為35~42℃,不僅使人體感覺舒適,也有利于保存水中的有利成分。36℃以上的接近體表溫度的溫泉更適合理療。
3.通過靜壓進行按摩。在溫泉水中含有氣體(比如氧氣),由于地下壓力比較大,氣體無法釋放,一旦到達地表,這些肉眼可能看不到的氧氣就會溢出,沖擊人體的皮膚和血管。
泡溫泉有三忌
一忌過燙和過酸。泡溫泉前應了解溫泉的溫度和酸度,當溫度超過機體的承受能力,或PH值在3以下時,這種溫泉就不能泡。
二忌浸泡時間過長。每次泡溫泉最好不超過20分鐘,一天2~4次即可。
三忌飯前飯后立即浸泡。一般于飯后1小時才宜浸泡。身體不適(如過度疲勞等)或患有某些疾?。ㄈ绲脱獕旱龋r也不宜泡溫泉。
特別提醒
泡溫泉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身心得到全面放松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所以,駕車的人泡溫泉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而泡后馬上按摩就等于血液同時經過兩次加速,加大了心臟的血量攝入,可能出現身體缺血或暫時性的休克。因此,泡溫泉后切不可馬上進行按摩。
(來源:《醫保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