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應屆高校畢業生問卷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創業政策調查問卷組成部分之一。調查對象為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2010部分應屆畢業生。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有效樣本212份,其中本科生167份(漢族131份,少數民族36份),??粕?5份(漢族25份,少數民族20份);樣本中男生144人,女生68人。
二、問卷數據與數據分析
(一)關于對創業的理解
1、高校畢業生對創業的認知較為寬泛,把其當作個人發展及自我提升的過程。大部分的學生不再僅僅把創業看作是開辦企業或公司,而是認為創業其實是個人發展及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能夠開創一份事業就是創業。66.47%的本科生和48.89%的??粕J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只有25.75%的本科生和28.89%的??粕J為“開辦一個企業(公司) 才是創業”。此外,2.99%的本科生和13.33%的??粕J為創業是“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4.79%的本科生及8.89%的??粕J為創業是“其他”。
2、高校畢業生多數有創業意向,但對是否實施猶豫不決。調查統計顯示:有過創業意向的本專科高校畢業生均在80%以上(其中“有想過,且計劃實行”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比例為30.54%,??粕谋壤秊?3.33%,56.89%的本科生和68.69%的專科生認為對于創業的打算“有構思過,但是不肯定會實行”),但對是否實施猶豫不決。而選擇“完全沒考慮過”的本科生僅占10.78%,專科生僅占15.56%,這說明,大學生雖然有比較強烈的創業愿望,但真正實施仍然十分謹慎,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態度。在給出的影響畢業生創業意向的各種因素中,畢業生選擇最多的居然是“自己比較想嘗試一下”選項(本科生73.65%、??粕?0.00%)。這說明,新時代的高校畢業生獨立自主意識,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
3、高校畢業生創業的目的更為現實和直接。與創業意向直接相關的指標是創業目的,調查結果占前三位的指標及比例依次為:“賺錢”(本科生為75.45%,專科生為93.33%);“展示自我能力”(本科生為53.29%,專科生為55.56%);“積累經驗”(本科生為46.71%,??粕鸀?2.22%)。而選擇“應對當前找工作壓力”選項比例則不高,其中本科生為20.96%、專科生為20.00%;選擇“其他”的本科生為8.38%,專科生為6.67% ;選擇“一時興起,體驗刺激”的本科生僅為2.99%,??粕鷥H為4.44%。這說明大學生創業不是盲目行為,也不僅是應對當前就業壓力的無奈之舉,而是出于對自己的人生成就有著較高的期望,更渴望成功,展示自己。
(二)關于創業準備
1、大多數高校應屆畢業生意識到創業有風險并渴望創業前去企業實習。調查中,在當問及“在創業之前,您會有哪些準備”時,一半以上的學生首先選擇“到企業實習”,其次選擇“看創業的書籍”;接下來,更多的本科生認為應“參加創業計劃大賽”;選擇“求助創業型企業家”的本??聘咝W生則大體一致。同時,九成以上的大學生回答考慮過創業風險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創業,應屆大學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且非常注重實戰經驗,渴望能到企業參加實習,以獲得相關技能和經驗。
2、高校應屆畢業生認為創業需具備法律、營銷、管理及交際溝通方面的知識并重視從實踐中學習。調查中問及“您認為創業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或能力”時,大學生普遍選擇“法律知識、營銷知識、管理知識、交際溝通能力”,具體比例詳見下圖:

在回答“您認為這些知識或能力是如何獲得的”這一問題時,選擇“進行創業實踐”、“去相關企業實習”、“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四個選項的比例最高,均在七成左右;同時,也有43.11%的本科生和55.56%的專科生認為要“參加培訓”;但僅有36.53%的本科生和44.44%的??粕J為要“在學校培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認為在實踐中學習創業的知識和能力是最有效的,這也是他們渴望去企業實習的原因。只有相對比例不高的學生認為知識和能力是從學校的培訓中獲得,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廣西高校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創業教育方式、方法有待進一步探索。
3、高校畢業生選擇熟悉地點創業并認為“年輕有活力,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勇于拼搏嘗試”是自己最大的優勢。在問及“您希望到哪里進行創業”時,我們發現,以往被學生們視為首選的“珠三角等東部沿海等較發達地區”如今不再受到學生的熱捧,所占比例僅為:本科生22.75%,??粕?0.00%;選擇自己熟悉的“區內大中城市(非家鄉)”較多,其中本科生占49.70%,專科生為55.56%;另有28.14%的本科生和31.11%的??粕x擇“回家鄉”。廣西高校畢業生首選區內城市和家鄉的地點創業,是因為出生、成長的家鄉,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們認為最具安全感、可能利用的各類資源最多最穩固的地方。所以,各地應為大學生回鄉創業出臺更多優惠政策、營造鼓勵創業的良好環境。
在問及“您覺得作為高校畢業生,與一般的創業者相比有何優勢”時,七成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年輕有活力,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勇于拼搏嘗試”;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政策優惠更多”。
4、高校應屆畢業生創業偏向合伙形式并首選資金少、風險低、易進入的領域。在調查中,當問及“如果創業,您會選擇哪種形式”,選擇“合伙創業”的本??粕剂梢陨?,選擇“自主創業”的占三成左右。然而,對于“如果創業,您會選擇哪個領域”這一問題,本??粕倪x擇則不盡一樣。其中,本科生的選擇依次為:“服務業”占52.69%,“其他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低的行業”占29.94%,“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占21.56%,“個體工商戶”占13.17%;而專科生的按比例高低排列為:“其他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低的行業”占35.56%,“個體工商戶”占28.89%,“服務業”占26.67%,“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占20.00%。合伙創業所占比例較高,既說明大學生認為合伙創業可以彼此分擔風險,降低個人對市場不確定因素的恐懼,又說明大學生在合伙創業時,在相互依賴中希望充分利用每位合伙人的優勢和資源。盡管本??粕鷮τ趧摌I首選領域的選擇有所差別,但總的來說還是集中在資金少、風險低、易進入的行業,這也是高校畢業生結合現實,比較理智的選擇。
(三)關于創業困境
1、高校畢業生認為創業的最大障礙和制約創業的因素均是資金、經驗和社會關系。調查問及“您覺得自己作為高校畢業生,在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高校畢業生普遍認為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經驗和社會關系,其中選擇“資金不足”的本科生占47.31% ,專科生占62.22%;選擇“經驗不足,缺乏社會關系”的本科生占59.88%,專科生占66.67%;選擇“沒有好的創業方向”的本科生占38.32%,??粕?6.67%;選擇“要兼顧學習,精力不夠”的本科生占16.77,專科生占15.56%。
在問及“您認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時,資金、經驗及社會關系依然排在前列。調查表明,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是資金困難,缺乏社會關系和經驗不足。這表明高校畢業生以積極心態面對自主創業時也有冷靜的思考,能對創業的自身條件有客觀、中肯的分析。
2、高校畢業生傾向于自力更生處理創業中的困難
在問及“當您在創業過程中發現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您會怎么辦”這樣的融資問題時, 55.69%的本科生和48.89%的專科生選擇“向銀行貸款”,選擇“吸引風險投資”的本科生占28.14%,專科生占20.00%;選擇“向親朋好友借錢”的本科生占24.55%,??粕?1.11%;選擇“自己積累”的本科生占19.76%,專科生占22.22%;選擇“向政府部門申請資金”的本科生占26.95%,專科生占17.78%。同時,在調查中問及“如果您在一次創業中失敗了,您會怎么辦”時,七成以上大學生選擇“等待時機,積累經驗”,近三成的大學生選擇“籌集資金,努力進行二次創業”,僅僅有近一成的學生選擇“放棄”。這一方面表明,高校畢業生對于國家給予的各種創業優惠政策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高校畢業生傾向自力更生處理創業中的困難,有著頑強拼搏、不輕易放棄的精神。
(四)關于創業培訓教育
1、高校畢業生重視創業教育,并認為“到創業成功的創業實地參觀考察”是比較好的教育方法。在調查中,在問及“您認為高校有無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時,七成左右的同學認為有必要,其中本科生占71.86%,??粕?8.89%;認為“沒有必要”的本科生僅為2.4%,??粕?1.11%。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高校的創業教育比較重視并充滿期待。此外,當問及“您認為創業教育比較好的方法是什么”時,超過七成的同學選擇“到創業成功的創業實地參觀考察”,選擇“請成功人士講授經驗”的也占五成以上。
2、五成左右的高校畢業生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但效果不理想。在問及“您是否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時,表示參加過培訓的本科生占55.09%,專科生占42.22%,表示沒有參加過培訓的本科生占42.51%,專科生占57.58%。同時,問到“如果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您參加的目的是什么”時,“了解創業的過程和方法”排在第一位,其中本科占61.68%,??普?2.22%;其次為“明確現在的就業形勢”,本科生為49.70%,??粕鸀?2.22%;選擇“認識一些有經驗的人士”的本科生占44.91%,??粕?7.78%。但是,在問及“您認為這些講座或培訓對大學生創業是否有幫助”時,只有五成左右的同學選擇“有些幫助”,一成左右認為“幫助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盡管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和相關培訓,但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暴露出廣西高校創業教育在宣傳普及、師資選擇、內容設計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之處,仍需進一步改進。
(五)關于創業環境
1、大部分畢業生通過網絡了解國家創業政策,但關注度不高。在調查中,當問及“您有沒有關注過國家鼓勵畢業生創業的新聞和政策”時,只有15.57%的本科生和17.78%的專科生選擇“時刻關注”,76.05%的本科生和75.56%的??粕x擇“偶爾看到”。當問及“您會通過什么途徑關注相關的新聞和政策”時,“互聯網”成為首選,83.23%的本科生和77.78%的專科生選擇了此項,接下來依次為 “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這表明:一方面,網絡是國家宣傳創業政策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在網絡上,創業并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首要關注點,改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創業宣傳仍待加強。此外,當問及“您知道下列創業政策中的哪些”時,“稅收優惠”、“投資獎勵”最為大學生所了解,詳見下圖:

2、高校畢業生認為廣西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服務體系和創業環境仍需改進,希望政府在資金和專業化管理服務方面提供幫助。當問及“您覺得我區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服務體系和創業環境如何”時,只有8.38%的本科生和8.89%的??粕x擇“很好”,50.30%的本科生和28.89%的??粕x擇“一般”,40.72%的本科生和55.56%的專科生選擇“不完善,很差”, 調查顯示,接近一半的學生對我區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服務體系和創業環境并不認可。這說明,相關部門對國家和自治區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宣傳還不夠深入、廣泛或者部分政策在具體執行中的力度還不夠。
在調查中,當問及“您認為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應該作哪些扶持”時,排名前三位的是“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社會化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和“政策支持”。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結果和對部分被調查者的訪談,我們有以下結論及建議:
(一)廣西高校畢業生有創業的意向,但實施比例不高,基本上處于“敢想”而“不敢干”的境地。廣西高校畢業生與同齡大學生一樣有著創業的激情與理想,也有一定的創業技能,但相對國內創業大省,真正創業實踐卻比例極低。這與廣西地處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信息相對閉塞,觀念轉變慢,經濟欠發達有很大關系。經濟不發達,市場提供機會少,創業成功的幾率自然也不大。同時,受傳統觀念影響,廣西學生家長更希望大學生畢業后能找一個相對安穩的工作,有著“自主創業”并不算就業的觀念。應該說,廣西的高校畢業生并沒有處在一個濃厚的創業氛圍內,再加上相對脆弱的風險承受力(指經濟方面),處于“敢想”而“不敢干”的境地也就容易得到理解。因此,要在讓高校畢業生認清嚴峻的就業形勢的前提下,因勢利導,加大創業宣傳力度,改變社會上舊的就業觀念,樹立創業成功典型,營造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氛圍,使那些有志于且敢于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大膽走出第一步。
(二)資金、經驗和社會關系依然是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最大障礙和制約創業的主要因素。實際上,經歷了數十載的寒窗苦讀,花費了家庭大量積蓄的大學生也急于走向社會,學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識換回財富,回報家庭,回報社會,但卻苦于沒有創業所需的社會資源和資金。盡管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大學生創業相應的融資優惠政策,但對比需求來講,仍有巨大的缺口。因此,我們建議:一方面,加大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方面的資金支持力度,有一個合理的資金投入遞增比例;同時,建立完善大學生創業投資評價機制,借鑒風投基金,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進行合理評價,把有限的資源投到綜合效益最高的項目上去。另一方面,鼓勵支持建立多元的大學生創業投融資機制,給予一定優惠政策,調動企業和個人資金設立或聯合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對有發展潛力的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方式、方法仍有待改進。調查顯示,廣西高校畢業生重視創業教育,但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政府在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應擔負起倡導者和推動者的重要角色。高校重在完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盡快開發出一系列實用、適需的創業教育課程。在創業教育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應緊緊圍繞創業過程的具體環節,全面開設面向全校學生必修和選修的創業教育課程,包括創業風險、創業技巧、創業心理、創業理論、創業指導等不同內容,并結合創業教育介紹一些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生產管理知識。此外,高校要充分發揮和挖掘企業家成功創業對在校學生自主創業的影響力,要大力宣傳創業典型,激發在校學生的創業意向和創業熱情。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也是一項教育的系統工程,實施創業教育是社會、政府和高校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也只有實現社會、政府、高校三位一體全方位的聯動,才能真正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目標。
(四)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這里所說的環境包括創業氛圍和政策環境。前已提及,廣西高校畢業生“敢想不敢干”的原因之一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廣西社會創業氛圍不濃。因此,要鼓勵和支持各種合法的創業活動,形成全社會都來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氛圍。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優化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環境,制定支持大學生創業方面的政策、法規并監督落實,繼續完善大學生創業的融資體系,暢通其融資渠道,為大學生創業活動破除障礙,爭取培育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服務與保障體系,免除其后顧之憂。此外,政府部門應增強服務意識,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便,提供高效快捷的優質服務,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一個寬松有利的環境。
(執筆:時宏明、黎廣勝、梁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