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日本的田中耕一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還是一個無博士學歷、無海外留學經歷、無高級職稱、無SCI論文的企業工程師。這樣一個普通的甚至留過級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卻居然登上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領獎臺,他所在的企業島津制作所功不可沒。
田中耕一在大學學的是電氣工程學,大學期間曾因考試不及格留過級。畢業后他本想去著名的索尼公司,結果面試被拒。然而島津制作所卻錄用了這個一般人看來專業不甚對口,學業不算優秀,曾被其他企業淘汰的應屆本科生。而且一來報到,他就被安排到企業高層寄予厚望的項目組。
島津制作所看好田中的原因是:田中雖然留過級,但那是因為他大學期間獲悉生母早已病故,養父母為供養自己已含辛茹苦十余載的真相之后,決定盡量多打點零工以減輕養父母的壓力。由于在打工方面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學業受到了影響,結果因德語課考試不及格而留級一年。但此后田中大幅增加了在學業上的時間投入,并以全系第三名的優異成績完成了學業。島津制作所把田中留級一事看作是富有責任心的表現,而不是一個不光彩的記錄。
此外,島津制作所也發現,田中超乎尋常地喜歡醫療器械開發這一行。日后的事實也表明,田中的喜好是發自內心的。每日面對枯燥無味的實驗,他也能堅持下來,最終有了驚人的發現并摘得諾貝爾獎。
如果島津制作所在篩選簡歷時,不問青紅皂白地將田中留級一事看作污點而將他排除在外,如果他們過分強調專業對口,忽視員工的興趣愛好、吃苦耐勞精神等因素,那么島津制作所便失去了一個很有潛力的優秀員工,日本也會失去一位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