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 制
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顯然,粥每天都不夠分。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后大家又組成了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再拿最后剩下的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個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認了。從此以后,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管理的真諦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建立一個像“輪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樣合理的游戲規則,讓每個員工按照游戲規則自我管理。游戲規則要兼顧組織利益和個人利益,并且要讓個人利益與組織整體利益統一起來。責任、權力和利益是管理平臺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責任,公司就會產生腐敗,進而衰退;缺乏權力,管理者的執行就變成廢紙;缺乏利益,員工就會積極性下降,消極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責、權、利”的平臺搭建好,員工才能“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發揮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作報告。當聽眾詢問他最成功的做法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并沒有畫圓滿,留下了一個缺口。 他反問道:“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業”、“成功”,臺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么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事必躬親,是對員工智慧的扼殺,往往事與愿違。長此以往,員工容易形成惰性,責任心大大降低,把責任全推給管理者。情況嚴重者,會導致員工產生膩煩心理,即便工作出現錯誤也不愿向管理者提出。何況人無完人,個人的智慧畢竟是有限的。為員工畫好藍圖,給員工留下空間,發揮他們的智慧,他們會畫得更好。多讓員工參與公司的決策事務,是對他們的肯定,也是滿足員工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需要。賦予員工更多的責任和權利,他們會取得讓你意想不到的成績。
(來源:中國電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