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沒有完全相同的領導者和領導模式,有多少個領導者就有多少種領導模式。作為領導特質(zhì)的一部分,領導藝術是領導者個人素質(zhì)的綜合反映,是因人而異的。但作為一門科學,領導藝術確實有規(guī)律可循,是可以學習借鑒的。為幫助廣大讀者學習了解領導藝術,應本刊邀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司長級)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吳德貴研究員,將自己近20年來對領導問題的研究探尋,并結合自己在司處兩級崗位上20多年的感受和體驗,整理成系列文稿。從本期起,本刊將陸續(xù)刊登,以饗讀者。
領導分為三種類型或三個層次,一是經(jīng)驗型,二是科學型,三是藝術型。領導藝術,是對領導經(jīng)驗的升華,是對領導科學的發(fā)展,是領導干部自我修煉的最高追求。領導藝術可具體描述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駕馭全局協(xié)調(diào)八方、激勵部屬催人奮進、率領隊伍走向成功”的高超本領。好人不等于是好干部;好干部不等于是好領導。能不能當領導取決于素質(zhì),會不會當領導取決于藝術。每一個領導干部都渴望能有高超的領導藝術,但是高超的領導藝術不是垂手可得的。提高領導藝術,需要知識鋪墊,需要實踐歷練,需要經(jīng)驗累積,還需要靈感和頓悟。筆者擬將近20年來對領導問題的研究探尋,并結合自己在司處兩級崗位上20多年的感受和體驗,整理成系列文稿,與親愛的讀者們分享,并真誠期望能得到大家的指點和賜教。第一篇為綜述篇,從第二篇開始擬分別對九大藝術進行分述,重點探討方法和技術層面的問題。
領導藝術是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在多年研究和實踐中,筆者體會到,領導藝術具有多方面的內(nèi)涵,領導藝術是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這個框架體系至少應包括九項內(nèi)容,故也稱九大藝術。一是決策藝術,二是用人藝術,三是溝通藝術,四是協(xié)調(diào)藝術,五是開會藝術,六是講話藝術,七是激勵藝術,八是授權藝術,九是自我形象設計藝術。以上九大藝術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核心藝術,包括決策和用人兩項藝術。這兩項藝術同等重要、并列第一,每一個領導干部都必須高度關注,并下大力破解,切不可掉以輕心。毛澤東同志1938年10月曾經(jīng)講過:“領導干部的主要責任歸結起來就是兩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決策,用干部就是用人。第二個層次叫基本藝術,包括溝通、協(xié)調(diào)、開會、講話、激勵、授權六項藝術。為什么說這六項是領導干部的基本藝術呢?因為這幾項藝術是我們當領導抓管理經(jīng)常要用的,使用的頻率非常高,幾乎每天都在用,有時候還要交替使用。領導干部不是在溝通就是在協(xié)調(diào),領導干部不是在激勵就是在授權,領導干部有時既要開會又要講話。第三個層次叫自我包裝藝術,僅指第九項——自我形象設計藝術。本文擬對九項藝術作如下簡要概述:
第一項,領導決策藝術。決策,就是決定問題。科學決策,就是把問題決定正確。決策,是領導干部最基本、最頻繁、最重要的活動。決策,是產(chǎn)生影響最重大、最深刻、最長遠的活動。俗話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講的就是決策問題的重要性。領導干部最重要的事情、第一位的工作,是把問題決定正確。領導干部的首要任務是告訴下屬做該做的事。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只要決策正確,沒有大的失誤,所做的事情都是應該做的,其建設與發(fā)展就不會出現(xiàn)大的偏差。決策藝術是九大藝術之首,每一個領導干部對此都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第二項,領導用人藝術。用人藝術和決策藝術同等重要。領導藝術重在用人。無數(shù)歷史經(jīng)驗反復證明:用庸人必然排斥能人,用奴才肯定氣跑了人才,只有重用德才兼?zhèn)涞娜耍拍芰糇〔湃A出眾的人。世界管理學泰斗彼得·德魯克先生生前曾經(jīng)說過:“管理,就是讓別人去做你想做而不愿意親自去做的事情。”沒有分工就沒有管理,不會用人就不會領導。領導用人的基本要求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做合適的事,做到人事相宜、能崗匹配、知人善任、舉賢任能。
第三項,領導溝通藝術。溝通是指領導者基于一定的需求,通過語言、文字、圖象、行為等方式進行思想、觀點、情感、信息的交流,以期達成共識、形成一致的活動。溝通的目的在于:傳遞信息、交流情感、影響態(tài)度、改變行為。溝通是管理的本質(zhì)。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溝通就沒有管理。有一項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昭示人們,領導者要強化三個50%:一是管理中50%的問題是因為溝通不夠造成的;二是50%的管理問題是需要通過溝通去解決的;三是管理者50%的時間應該用于溝通。
第四項,領導協(xié)調(diào)藝術。協(xié)調(diào)是指領導者為了協(xié)調(diào)不同地區(qū)、不同部門、不同利益群體或個體之間的關系所進行的一系列促進活動,其目的在于,促進組織成員的思想統(tǒng)一、步調(diào)一致、關系和諧。協(xié)調(diào),是領導者的重要職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東方國家的領導者更要重視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問題。協(xié)調(diào)包括上行協(xié)調(diào)、下行協(xié)調(diào)和平行協(xié)調(diào)。
第五項,領導開會藝術。開會,是領導干部的一項經(jīng)常性工作。領導干部開會大體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到上級機關去開會,第二類是給下面的單位開會,第三類是研究如何開會的會。現(xiàn)如今,舉國上下都在反對文山會海,但是有些會還是必須召開不能減少的,比如動員性會議、協(xié)調(diào)性會議、總結性會議等。什么樣的會應該開?開多長時間合適?怎樣才能開成高效率的會議?其中有方法有規(guī)律有藝術可尋。
第六項,領導講話藝術。話不是花,但說得好比鮮花還要美;話不是劍,但說不好比利劍還要利;話不是蜜,但說得好比蜂蜜還要甜;話不是藥,但說不好比毒藥還要毒。關于說話的重要性中國有很多民間諺語,如“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一句話能把人說跳”、“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認為,領導者開會就是上班,講話就是工作。領導者光說不干不行,光干不說更不行。好口才,任何人都需要。好口才,領導者更需要。
第七項,領導激勵藝術。領導藝術重在用人,用人藝術重在激勵。重獎之下必有勇夫。中國幾千年來的人事管理可以概括成四句話:人事兩柄,一獎一懲,以獎為主,以懲為輔。這就是領導藝術。過度的壓力能使天才變成白癡,適度的激勵能使白癡變成天才。好孩子是家長夸獎出來的,好學生是老師表揚出來的,好員工是領導激勵出來的,好領導是下屬吹捧出來的。香港3M公司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余俊雄認為,要領導不要管理。管理對事,領導對人。告訴下屬該怎么做要怎么做很容易,難的是激發(fā)下屬的激情和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自己去做事。
第八項,領導授權藝術。中國30年的改革大體上可概括為三句話,即“權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調(diào)整,資源的再組合。”中國的社會正在從集權走向分權。各級政府不斷地簡政放權,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給地方給企業(yè)給基層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讓他們在人權、事權、財權上有更大的自主性。這就給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正確地用權授權。授權要授之有度,授權要授之有方,領導干部要加強對授權藝術的研究,要努力攻克“一統(tǒng)就死、一放就亂”的歷史頑癥。
第九項,領導者自我形象設計藝術。領導者不僅要有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還有要美好的形象。領導者不拘小節(jié)不行,不修邊幅也不行。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設計,要努力給公眾一個美好、和藹、可親、可敬的達觀形象,要努力做到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的高度統(tǒng)一。領導干部的形象設計包括人格設計、心理設計、儀表設計、言行舉止設計等。這里需要一提的是,要注意研究微笑管理問題。
領導藝術修煉需要循序漸進。領導藝術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分批分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因為,領導干部公務繁忙、日理萬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都是褲子一套忙到睡覺,兩眼一睜干到熄燈。沒有大塊的時間讀書思考,只能選擇循序漸進的方法。在一段時間里,把精力相對集中在一二項藝術上,聚焦思維,各個擊破,滴水穿石,積少成多。
作者簡介
吳德貴現(xiàn)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司長級),研究員,博士后導師,長期從事人事人才管理實務和理論研究工作。
主要社會兼職: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人力資源管理全國理事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吉林大學、西南財經(jīng)大學、四川省委黨校、日本高千穗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特約報告人,北京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促進會專家委員,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學術成就:先后主持完成了30多項較大型科研課題(包括世界銀行項目、國家級項目和部級項目等),其中有10項分獲全國人事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參與了《鄧小平人才人事理論學習綱要》編纂工作,為主要撰稿人之一。著有《創(chuàng)新與人事人才》、《人才資源開發(fā)知識讀本》、《我國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大學生成功就業(yè)十要》等學術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百篇,多次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并發(fā)表演講,應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望周刊》、《經(jīng)濟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后采訪數(shù)十次。應全國各地邀請先后作學術報告數(shù)千場。2005年曾被亞太地區(qū)人力資源協(xié)會授予“推動中國人力資源進程杰出人物獎”。2009年被中國人才研究會授予“30年人才學研究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