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學(xué)家曾給才華出眾的弟子們上了最后一課: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讓靈魂沒有紛擾,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jù)它。
這讓我們想起有大美而不言的周恩來。
在北京會見過周總理后,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哈馬舍爾德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
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在《領(lǐng)袖們》一書中曾感慨:“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之火可能不會燃燒起來;如果沒有周恩來,中國的革命可能被燒毀,只剩下一堆灰燼。”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同志制定了10條家規(guī):晚輩不準(zhǔn)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來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無工作者總理付伙食費;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準(zhǔn)用招待券;不允許請客送禮;不允許動用公家汽車;凡個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別人來辦;艱苦樸素;不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1962年夏,到遼寧省視察工作的周恩來剛一住下,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zé)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nèi)。他覺得,作為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國家困難時期應(yīng)該帶頭艱苦奮斗,和全國人民一起戰(zhàn)勝困難。
有時,他會和鄧穎超一起去看演出,為了避免驚動觀眾,他們經(jīng)常在演出半小時后悄然入場,坐在觀眾中,沒看完前再悄然離去,門票也必然要自己掏錢來買。
也許,這些全是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折射著美德的光輝。大哲人培根說:“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yán)肅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肅然起敬。”
美德,無言卻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