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慈善總會和全國團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中華慈善年鑒》已經圓滿完成編纂工作,即將公開出版發行。
《中華慈善年鑒》是由一部中華慈善總會主辦、公開發行的大型資料性工具書。它全面、客觀、翔實地反映了我國慈善會系統每年度慈善事業發展情況,展示了各級慈善組織取得的成績,總結了各地先進的慈善工作經驗,對中外各界人士、各類機構了解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情況,促進中國慈善組織對外交流、擴大知名度,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0年《中華慈善年鑒》在編輯過程中,繼續遵循記載慈善史實、弘揚慈善精神、傳播慈善文化的宗旨,收錄了中華慈善總會與全國團體會員中135個慈善組織的年度資料。其中除臺灣、香港、澳門之外,共計有31家省市自治區慈善組織、14家副省級城市慈善組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慈善總會、52家地市慈善組織和37家縣、縣級市慈善組織。
2010年,是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我國先后遭受了西南五省旱災、青海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和海地地震等自然災害。這一年,中華慈善總會和全國團體會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緊急救災、款物籌募、項目管理、對外交流、新聞宣傳、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促進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據年鑒記載和統計,2010年中華慈善總會與全國團體會員中135個慈善組織,全年共募集慈善款物255.97億元,實施慈善項目1302個,受益困難群眾6035萬人次。上述數據與2009年年鑒的統計數據相比,增長幅度較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2010年中華慈善總會與全國團體會員中135個慈善組織2010年募集慈善款物的數額穩步增長,比2009增加了一倍多。在2010年年鑒中,我們對中華慈善總會與各地慈善組織當年行政管理費支出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們慈善組織的行政開支分三種情況:一是全部由慈善組織自行運作的行政管理費開支;二是一部分是慈善組織自行運作的開支,另有一部分如人員工資、辦公房租金、水電費、電話費等由政府財政補貼。屬于上述兩種情況慈善組織共有115家。三是管理費開支全部由政府財政承擔,此種慈善組織共有20家。2010年資料表明,我國慈善組織行政管理費用支出相對較低。其中,中華慈善總會的行政管理費支出,占總支出的1.07%、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占1.68%、天津市慈善協會占2.53%、陜西省慈善協會占2%、大連市慈善總會占1.24%;26家慈善會行政管理費開支等于或小于1%。而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可見,慈善會系統在此方面是達標的,上述工作成績是值得驕傲的,但是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如何更科學、更合理地分配慈善資源、降低運行成本,促進慈善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仍然需要在將來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探討。
為保證慈善組織工作更加規范、善款使用更加透明,各慈善組織都相繼制定了內部規章。這些規章是我們慈善工作日趨成熟的一個標志,也是我們做好慈善工作的重要保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個慈善組織好的做法,為其他慈善組織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為此,2010年年鑒附錄中刊登了包括中華慈善總會在內的多家慈善組織的內部規章。其中包括《中華慈善總會規章制度匯編》,內容涉及包括籌募、救災、項目管理、財務、外事、檔案管理等方面,總共10項內部規章。除此之外,還刊登了吉林省慈善總會、阜新市慈善總會、哈爾濱慈善總會、山東省慈善總會、濟寧市慈善總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慈善總會2010年制定、出臺的各項規章制度。
從“慈善宣傳與理論研討”這個欄目刊載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各地慈善組織的慈善宣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我們的慈善組織不但有了自己的網站、簡報、刊物等宣傳陣地,而且與全國及地方的主流媒體有了越來越多的合作,讓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些地方的慈善組織還創新宣傳模式,組織了許多獨特的慈善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0年是慈善理論研究工作豐收年,成果喜人。2010年年鑒的“專文專論”欄目中刊載了31篇慈善理論文章和重要講話。這些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國慈善事業理論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為理論工作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資料。
2010年年鑒“年度記事和大事記”資料翔實,共計25萬余字。這部分內容全面、真實地記錄了慈善組織所做的大量工作,勾勒出了慈善組織在2010年工作的基本輪廓,完整地記錄了中國的慈善事業發展的歷程。\"慈善人物\"欄目,刊登了12個慈善組織報送的62個慈善人物的事跡介紹,他們在2010年度為慈善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國自古就有編史修志的傳統,《中華慈善年鑒》是我國慈善事業各方面發展的真實記錄,相信此書能夠為未來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引發更多人的思考,把慈善事業不斷地、更好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