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去年八月初的一天,報社的領導告訴我,下午市婦聯要在五四廣場舉辦一場資助貧困生的現場募捐歌詠會,讓我到那里去采寫一篇報道。
我下午到了那里,見臨時搭建的舞臺下面站滿了人。演出開始前,主持人說這次歌詠會是為本市十二名考上全國名牌大學的貧困生籌集學費,這十二個學生的家里都極其貧困,若得不到資助,他們就無法走進大學的校門。
演出開始后,不時有人走到擺放在舞臺下面的幾個捐款箱前,捐出一些錢。臨近結束時,我看到一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站在我面前的捐款箱前猶豫了一陣子,從衣兜里摸出一張面額一元的紙幣,投進了捐款箱。
我隨口問他:“你是哪里人?”
他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說:“我是河南商丘的,前天才從老家來到這兒。”
我又問道:“找到活兒了嗎?”
他說:“一個老鄉給我找了一個活,在建筑工地當小工,叫我明天去上班。”
“那你身上可能也沒有多少錢,”我說,“為啥捐出一元錢呢?”
他撓了撓頭,囁嚅著說:“遇到有困難的,應該幫一幫,我只有一塊五毛錢,想多捐也拿不出來。”
我愣了一下,又說:“那這一塊錢對你可挺重要的,你現在身上只剩下五毛錢,晚上吃飯也不夠啊。”
他輕輕松松地說:“晚上用那五毛錢買個饅頭,也能湊合一頓,明天上工地干活,就不用自己買飯了,那兒管飯。”
當下我便拉著他去找主持人,主持人聽了我的介紹后,不由分說,把他給拽到了臺上,向廣場上的觀眾說了他的事。
那小伙子從臺上下來后,一些觀眾一下圍了上來,一個中年男子認真地對他說:“我是一個電器維修部的老板,你要愿干電器維修這一行,就到我那去,我免費教你電器維修技術,平時你再幫著干點零雜活兒,吃住都不收你的錢。”中年男子說完后,又有幾個人表示愿意招用他。小伙子一臉驚喜,顯得很是激動。我上前仔細詢問了想招用他的那幾個人的情況后,建議他到中年男子那里去學門技術,他考慮了一下,也同意了。
那中年男子當下就叫小伙子跟他走。小伙子臨走時,不少人上前與他握手,說些祝福的話。那一刻,他的眼睛濕潤了。
原來,愛,也是可以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