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為人民甘灑熱血,戰火魔不懼艱險。十五個不朽的英名鐫刻青山,十五個蓬勃的青春擁抱草原,十五個年輕的生命奏響出軍民魚水交融的‘康定情歌’,永不褪色的軍旗上增添了一抹血染的鮮紅……”
這段含淚的致辭,是千千萬萬網友共同的心聲。
1月13日,在新華社發起的“中國網事·感動2010”網絡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在撲火中英勇犧牲的四川省軍區甘孜軍分區某獨立營15名官兵被授予“評委會特別獎”。
2010年12月5日,在撲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發生的山地灌叢草原火災中,獨立營15名官兵為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壯烈犧牲,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61562;火情就是命令
12月5日13時30分許,濃濃的黑煙,突然漂浮在道孚城北不遠的空中。
“有山火,部隊緊急集合,準備撲火。”獨立營教導員李列、副教導員澤旺不約而同地發現了異常。
不到10分鐘,全營官兵背著水囊、拿著打火棒集結完畢。在康巴高原,冬季草木干枯,易發山火,部隊每年都有相應的應急預案。
62名官兵迅速分乘一輛越野車、兩輛運輸車趕往火災現場。
火災發生在城北約6公里處鮮水鎮子龍村外的子龍山上。由于山高坡陡,卡車無法上山。李列當即決定,由他和澤旺乘坐越野車上山查看火情,其余部隊徒步跟進。
在子龍山上與道孚縣人武部部長王世偉會合后,李列和澤旺迅速組織已經到達現場的20多名人武部干部、當地群眾投入撲火,并命令駕駛員何德雄迅速返回接應其他官兵。
14時20分左右,越野車分兩次運來二連指導員焦祖波等16名官兵,其余官兵也隨后陸續抵達火場其他位置。經過1個多小時的戰斗,子龍山上的明火大部分被撲滅,火情得到基本控制。
“這個火可千萬不能燃到對面的山上去,山背后就是樹林和老百姓的房子啊!”就在大家清理余火時,突然傳來一名群眾焦慮的聲音。
子龍山對面是呷烏山,兩山中間夾著一條深溝叫呷烏溝,溝底灌木叢生,兩側坡陡如梯,足有七八十度,當地群眾形容為“連兔子都站不穩的地方”。
“我立刻帶人到對面山上去看一下,你留下來收攏部隊繼續撲滅余火。”李列對澤旺說完,帶領17名官兵奔向呷烏山。
兩個共事多年的老戰友,就此分手。
踏著山火肆虐后的灰燼,澤旺向子龍山下走了才10多分鐘,突然發現,一股新的濃煙從呷烏山下接近溝底的部分升上天空,越來越大。
“嗚嗚”的風聲在山坡上響起,剛燒過的黑色的草灰被突如其來的大風卷入空中。
呷烏山著火了!
“教導員!教導員!”立刻意識到危險的澤旺一邊大聲喊著,一邊沿著山坡向呷烏溝橫向里猛沖過去。
#61562;在烈火中永生
“副教導員,副教導員……”
向呷烏溝沖了沒多遠,澤旺就看見二連副連長魏強無力地倒在地上。
澤旺背起戰友就往回跑,將受傷的魏強轉移到安全地帶。
澤旺轉身繼續往下跑,邊跑邊看見呷烏山上的火越來越大,而在新燃起的一條火龍前方不遠處,有幾個群眾正在慌忙地奔跑,風中隱約傳來了包括婦女在內有人大聲哭喊的聲音。
而呷烏山稍高些的地方,十幾個身著迷彩服的身影,正迅速穿越黑煙,從山坡上向群眾奔跑的方向沖去!
“當時,大火離教導員他們還有一段距離,無論他們是往山上跑,還是沿著原路返回,兩個方向都有機會生還!但是,看到群眾在下面,官兵們沒有一個猶豫,全都面對火海沖下去了!”一提起當時的場景,淚水總是抑制不住地從澤旺的眼中流出。
這時,呼救聲再度傳來,受傷戰士呂援雄也很快被澤旺救出。
澤旺第三次沖向呷烏溝底,熱浪已迎面撲來,再往對面山上看去,呷烏山上的火借風勢,猛地躥上了六七米高,赤焰正快速席卷整個山坡。
“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火,就好像澆了汽油一樣,整座山一下就沒了!”澤旺說。
澤旺下意識地摘下軍帽、捂著臉,趴在地上,一股灼人的熱浪從身上滾過。等他從地上再爬起來,前方的呷烏溝已燒得一片漆黑。
沖進溝底,眼前的一幕讓澤旺驚呆了,20多個人面目全非,倒在地上。
其余官兵陸續趕到,附近群眾也趕來了,呷烏溝里響起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清理現場時,官兵們發現了燒變形的軍用水壺、燒殘的軍用腰帶鐵扣、殘存的防毒面具……犧牲官兵距離遇難群眾僅有短短的幾米。
現場有4名戰士的身體相互疊在一起,當二連士官肖平發現他們的時候,身子被壓在最下面的戰士還有生命體征!
沒有人知道,在烈火襲來的那一刻,年輕的戰士們是怎樣用身體來彼此保護自己的戰友!
從最上面的一具遺體殘存的軍靴上,肖平辨認出了三連班長云龍。但肖平無法說出口,因為云龍的親舅舅——澤旺,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正含淚督促大家搜尋可能幸存的戰友。
軍醫王超也被戰士們找到了,他身旁只燒了一半的藥箱里,棉簽還在散發著縷縷青煙。
一個個官兵被陸續辨認出來。可是,“教導員不見了!”何德雄哭著找到澤旺。
安慰的話還來不及說出口,一陣熟悉的手機鈴聲突然在火場中響起。
在一具遺體身下,澤旺翻出了一個還沒有被火魔破壞的手機,手機屏幕上正顯示著李列妻子的來電,心亂如麻的澤旺最終沒能鼓起勇氣接通這個電話。
官兵們注意到,李列的手緊緊地和一名戰士的手抓在一起,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勉強分開。而在他們前面不到2米的地方,從殘存的衣著判斷,還躺著一名遇難的地方群眾。
當晚7時許,遇難人員遺體剛剛轉移完畢,夜幕已降臨在子龍山上。
有戰士將一根已經燒得漆黑的不銹鋼旗桿交給澤旺,中午出發時,部隊就是用它高舉著紅旗沖入火場。
幾度徘徊,澤旺重重地將旗桿插在過火后黑色的子龍山上。
事后,地方有關部門認定,當天過火面積超過3000畝。
經過反復清理和辨認,在撲滅“12·5”草原火災的戰斗中,甘孜軍分區某獨立營15名官兵壯烈犧牲,他們是:教導員李列、二連指導員焦祖波、軍醫王超,戰士張運福、鐘桂龍、肖東平、李雙林、馬景寶、王遠鵬、胡文龍、陳濤、云龍、陳程、王耀武、李長銀。3名官兵英勇負傷:二連副連長魏強,戰士呂援雄、郜振鵬。
#61562;永遠的達瑪梅朵
66歲的藏族老人張桂枝,坐在道孚縣塔子壩經堂里,一遍又一遍地搖著經筒,念誦著佛家“六字真言”。
15名官兵犧牲后,張桂枝等16位藏族老阿媽一起,為烈士們連續誦經7天,希望佛祖保佑他們升入天堂。
“他們做的好事就像達瑪梅朵一樣,數都數不清。”張桂枝老人流著淚說。
初春里,康巴高原上開得最紅最艷的就是達瑪梅朵。
多年來,獨立營的官兵們,就像這吐露著芬芳的高原杜鵑一樣,為駐地群眾帶來溫暖和希望。
始終牢記人民的人,必將為人民所牢記!
就在烈士遺體運回營區的當晚,當地群眾絡繹不絕趕到部隊,送花圈、燒紙錢、磕頭、上香、誦經,藏族群眾用送別自己親人的最高禮節向子弟兵告別。
6日下午,烈士靈柩從道孚運往康定。縣城的街道兩旁,站滿了送行的各族群眾,隊伍延綿幾公里。
15位烈士的壯舉很快傳遍大江南北。在騰訊網四川道孚火災專題頁面上,悼念的網友短短幾天內就超過了13萬。
“英雄戰斗過的土地不會死寂,因為一顆感動的種子已悄然播下……”
“15名烈火舞動的軍魂,用赤誠的熱血和青春的美麗,讓我們深深銘記……”
網友們在微博上吐露著對烈士的敬仰之情。
12月10日,是烈士骨灰返回家鄉的日子。在四川綿陽市安縣、阿壩州金川縣、閬中市、重慶市、山東臨沂市郯城縣、河北山海關、河北晉州市、廣東東莞市,犧牲烈士家鄉的黨政軍領導和數萬群眾走上街頭,迎接烈士回家。(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