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1月17日召開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視頻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堅持從嚴治黨,不搞不教而誅,而要警鐘長鳴,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提出的明確要求,加強對地方換屆工作的紀律保障。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嚴肅換屆紀律,保證風清氣正。
從今年開始,省、市、縣、鄉四級黨委將自下而上進行新一輪換屆,地方各級人大、政府和政協換屆工作也將陸續展開。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統一干部群眾思想、凝聚科學發展共識,選好領導干部、配好領導班子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以筆者認為,李源潮部長在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召開的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視頻會上強調“不搞不教而誅”,很值得我們認真去品味。
“不教而誅”,是一個成語。成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這個成語出自荀況《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清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就有這樣的例子,大人限他們三個月叫他們戒煙,寬之以期限,動之以厲害,不忍不教而誅。
顯然,李源潮部長在這里強調“不搞不教而誅”,也有“不忍不教而誅”的“惻隱之心”。畢竟黨和國家培養干部也不容易,如果因為一次換屆,就誅罰一大批人,讓一大批干部倒下,這是各級黨組織所不愿看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源潮部長強調“不搞不教而誅”,首先就體現出中央對干部在政治上的真情關懷。正因為這種關懷,所以,李源潮部長在強調“不搞不教而誅”的時候,更是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防患于未然。這“一鳴三先”,可謂用心良苦。對此,廣大黨員干部都應該從中受到啟示,得到警示,受到教育。
需要進一步明確的是,李源潮部長在這里強調“不搞不教而誅”,也不單純是停留在“教”的層面上,因為歷史的經驗表明,盡管我們黨歷來重視對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每到換屆之年,就更強調教育,但卻總是有那么少數干部就是不接受教育,現實生活中發生的那些買官、賣官、跑官、要官、騙官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警示。正所謂“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換屆風氣不好,就會擾亂干部群眾思想,就會偏轉科學發展導向,就會破壞選人用人的公正性,就會使老實人吃虧、投機鉆營者得利。
正因為此,李源潮部長在強調“不搞不教而誅”的同時,還特別強調要嚴厲查處違反換屆紀律行為,做到有案必查、查實必處、失責必究,讓投機鉆營者無機可乘,讓心存僥幸者付出代價,讓觸犯法紀者受到懲處。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對換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組織部門要從自身做起,把嚴肅換屆紀律各項要求和措施教育到人、落實到人,以鐵的紀律把中央保證換屆工作風清氣正的要求落在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