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二五”新征程,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更具活力?
在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聯組討論會上,與會者認為,更具有活力的社會,需要更加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需要更加突出社會協同的社會管理機制,需要每個人共同創造。
事實上,民營企業多年來都在充滿活力地創造財富,在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占據半壁江山。
▍“蛇吞象”不再是傳說
多年以后,當中國的民營企業回想起2009年時,或許依然能感受到一絲不平凡的氣息。“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雙城記》的開頭可以用來形容這不平凡。
如果不是金融危機的沖擊,吉利要與沃爾沃扯上關系或許還要等上十多年。而似乎也就是在一夜之間,過去只能充當“跑龍套”角色的中國民營企業在2009年一下子顯得“牛氣沖天”,在海外并購市場上頻頻上演“蛇吞象”的傳說。
2009年6月3日,一則有關騰中重工將收購世界名車悍馬的消息令人震驚。人們在驚異、不解和懷疑的目光中對該消息表現出了極其濃厚的興趣,報紙、電視、網絡上大篇幅的官方數據和小道消息狂轟濫炸之后,騰中重工,這家神秘的公司,因該起收購行為而在一夜之間聞名于世。
從騰中重工宣布買“馬”的那一刻起,騰中重工位于成都新津華通工業園、略顯神秘的中國頂級機械制造工廠,再也無法阻擋紛涌而至且充滿好奇的探訪者,盡管它的灰黑高墻上布滿了最先進的電子圍欄報警系統、大門口安置著匪夷所思的數控式可升降路障。
一如其廠房灰黑的色調一樣,騰中重工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發布收購信息之后,很多業內人士竟然對這家企業一無所知。
騰中重工擁有40多年生產建筑工程機械的歷史,但乘用車的生產與經營領域一直是它的空白,就如同我們對它的了解一片空白一樣。2010年2月,因騰中重工無法在商定的交易時間里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許可,該樁收購最終告吹。此后騰中重工逐漸淡出了大眾的視線。
經歷了半年多的沉寂,騰中重工再次浮出水面,要圓自己的汽車夢。
對于牽手福田汽車,騰中重工總經理楊毅顯得很低調,只是以其一貫謹慎的態度稱“沒有需要對外公告的內容”。但騰中重工的相關人士則透露:“上次收購悍馬教訓頗深,我們痛定思痛。此次牽手福田是實打實玩真的了!”
“蛇吞象”的底氣來自國內市場與歐美市場的鮮明對比,在這方面汽車行業尤為明顯。與此同時,國內不少民營汽車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嘗試以國際并購來“催化”產品升級和品牌提升。
被看成“高攀豪門女”的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并購故事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許多祝福。吉利擁有海外并購的資本,按照李書福的說法:買沃爾沃不是錢這個層面的問題。
“不差錢”是一回事,而到目前為止,除了聯想收購IBM終嘗甜頭之外,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收購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蛇吞象”的傳說給人沖擊的同時,也考驗著中國民企的“消化能力”。
▍財富前沿的領舞者
1月上旬,一項名為“領舞西部·榜樣中國2010年度傳媒金榜”的活動啟動,由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參與發起。其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被許多市民推薦為領袖人物獎的候選人。
“劉永好是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他是著名企業家,現在我已經快大學畢業了,他依然穩居四川民營企業家前幾位。這樣的常青樹就是領袖人物。”大四學生小徐在微博留言中推薦說。
從30年前的兄弟四人白手起家,辭職養小雞、養鵪鶉的大膽創業青年,到今天家大業大、謹慎行事的中國首富,劉永好歷經了沉浮坎坷,也造就了自己的成功。他創造了一個響當當的民族品牌——新希望集團。
30年來,面對數輪讓無數企業沉浮起落的商業周期,一個又一個“明星”企業交替登場,一個又一個暴利產業冷熱輪回,劉永好成為中國商界少有的屹立不倒的“常青樹”,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劉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團譜寫了最為成功的創業故事。
2006年1月20日晚,CCTV“2006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在北京揭曉,劉永好等10位經濟明星攜手捧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杯。
有趣的是,在CCTV“2006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首次出現了一對兄弟同臺亮相的場面。劉永好的二哥劉永行是CCTV“200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獲獎者,他是為四弟劉永好來頒獎的。一對親兄弟,一南一北,兩家飼料大型企業的掌門人,在相同的領域,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各自盡心盡力打拼著。
劉永好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全過程。他說:“中國改革開放至今也只有31年,這31年對西方來講不算什么,但對中國新一代的企業人來說,就是全過程。這個過程中,有不少企業倒下去了,至今尚存的企業并不多,但長江后浪推前浪,不斷有一些企業又站起來了,他們做得也非常優秀,或許做得更好。我為中國這些新來的、優秀的企業家的成長而叫好?!?/p>
盲目發展,一味求大也許是造成中國民企短命的重要原因。劉永好舉例說:“1995年我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有一位民企老總在發言時說‘我們企業每年的增長速度是10倍,多少年之后我們就可以達到世界500強。’他在上邊講,我在下邊算,不得了,10年之后,這個企業能把地球買下來!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企業不會活多久。果然,3年后這家企業就破產了?!?/p>
包括劉永好在內,但凡生命力強盛的民營企業,縱觀其創業歷程,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后的痛苦,有敢為天下先的萬丈豪情,也有如臨深淵般的小心謹慎。不論怎樣,他們始終保持謙遜姿態、平常心態,保持敏銳的觸覺和向上挺進的欲望,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探尋財富的前沿和邊際。
▍“激活民間投資,讓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民營資本非常充足,我省今年投資1.5萬億,民營資本應是重要渠道,成為‘投資拉動,產業支撐’的更重要力量。”說這話時,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陳次昌信心十足。
信心來自于民間資本強烈的投資熱情。
去年底,我省20余家川內重量級民營企業參與組建西部最大民營投資公司——四川川商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首期注冊資本便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我們現在投資的錢準備好了,就是缺好項目?!币幻麉⑴c其中的人士感嘆。
為此,陳次昌在會上呼吁:省委省政府在重視對外招商的同時,應注重對本地民間資本的激活,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他建議,發改委可把部分重大項目交工商聯牽頭組織由民營企業實施,并支持有條件的工商聯設立非公有制企業服務中心,為會員企業提供信息、法律、融資、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服務,營造非公有制企業“來了就不想走”的良好發展氛圍。
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既要有大企業頂天立地,又要有中小企業鋪天蓋地,但融資難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對此,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孫傳敏提出:“開發民間資金借貸與投資的‘資源’,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全面而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p>
2010年12月30日,省工商聯九屆五次執委會在蓉舉行。會議強調,2011年各級工商聯在服務科學發展上要有新作為,有條件的工商聯可申請設立非公有制企業服務中心,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信息、法律、融資、技術、人才、國際合作等方面服務。
為激活民間資本,解決“融資難、項目難、資源匱乏”等老大難問題,省工商聯大力支持川內知名民營企業家聯合打造戰略航母,組建了“四川川商投資集團”,實現“抱團”發展。預計2010年底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將超過8000億元,占GDP的比重可望超過56%。
孫傳敏希望突破體制性約束,建立民間資金向民間資本轉化的更多有效渠道,比如先期批準成立創業貸款公司,進而逐步轉化為專業的創業銀行,彌補現有商業銀行業務中的空白和盲點;運用金融杠桿,開展風險創業投資與貸款相融合的創新金融服務,充分利用好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的兩種手段,來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發展。(鐘 荷)
鏈 接
2010年四川非公經濟占GDP超56%
2010年底,從第二屆“四川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表彰會上傳出消息,2010年全省非公經濟占GDP比例超過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50%。而到2015年,預計我省GDP將突破3萬億大關,非公有制經濟的增加值可達到1.95萬億元,占GDP比重可達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