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生態功能。相比濕地中各種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而言,濕地的生態功能更為突出。
#61562;如何界定“濕地”
濕地是指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的潮濕地域,主要包括沼澤地、濕原、泥炭地以及湖泊等生態功能明顯的水域。濕地資源是指濕地及依附濕地棲息、繁衍、生存的野生生物資源。
四川濕地類型豐富,包括沼澤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及人工濕地等,其中川西地區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面積居全國第一,是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向東南方向發展的天然屏障,對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具有重要意義;河流濕地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九寨溝、海子山、黃龍等高山湖泊獨具特色。據統計,四川濕地面積421萬公頃,占全省幅員面積的8.7%,是全省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
最著名的要數若爾蓋濕地。只要你在百度上檢索“中國最美的濕地”,查到的就是這里——川西北若爾蓋。若爾蓋濕地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沼澤、濕地”。
若爾蓋草原沼澤泥炭地是中國特有的殘存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型濕地,能夠有效地固定二氧化碳,對緩和全球氣候變暖趨勢起到積極作用。若爾蓋濕地是長江、黃河上游源頭地區最重要的水源供給區,從若爾蓋高原濕地注入黃河的水量,在枯水期占黃河上游水量的45%、豐水期占29%,是黃河重要的“蓄、供水庫”。若爾蓋濕地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僅生活在這里的野生黑頸鶴就占全世界的1/10,被評為中國黑頸鶴之鄉。
若爾蓋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自然遺產。若爾蓋濕地在調節水資源的平衡、穩定流域內的生態平衡和大西北的內陸氣候有著重要作用,對保護長江、黃河中下游生態安全以及西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61562;四川濕地保護面臨的形勢
四川省目前在濕地保護方面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一是現存自然或半自然濕地僅占省土面積的8.7%,且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內陸濕地的大量喪失直接導致淡水存蓄量減少,許多自然濕地作為“天然水庫”的功能已經消失;三是濕地保護的六大主要威脅因素——開墾與改造、污染、資金投入不足、濕地生物資源過度利用、泥沙淤積和水資源不合理利用仍然嚴重;四是濕地資源監測體系雖然初步建立,但其對濕地的保護管理能力還很不健全;五是濕地保護財政投入短缺,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2010年10月1日,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并公布的《四川省濕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建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濕地保護法律體系,在通過濕地立法對濕地整體保護的實現路徑方面有著鮮明的特色,對預防和治理濕地環境破壞、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法律保障。
#61562;怎樣對濕地進行保護
《條例》出臺前,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沒有將濕地作為一個獨立的生態整體來加以考慮,在立法體系上體現為各自然資源單行立法,而在管理上則體現為濕地管理的多重行政管理體制。如林業部門主管濕地中的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環保部門主管濕地中的水污染防治,農業部門主管濕地中的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國土資源部門主管濕地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條例》在現行行政管理體制框架內,通過對濕地行政管理職權的重新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濕地資源的綜合管理。
創設濕地保護統一監督管理部門。根據《條例》第5條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管理部門及其所屬的濕地管理機構是具體負責濕地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的機構,林業部門及濕地管理機構可以依據《森林法》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行使相應的行政管理職權,保護濕地中的森林及陸生野生動物資源。
創新性地通過運用行政委托機制,使有關濕地保護管理的行政處罰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一體化和綜合化,即依法享有濕地保護管理職權的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將行政處罰權委托給濕地管理機構行使。這樣,濕地管理機構可以統一運用分屬于各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權,對污染和破壞濕地資源的各種行為依法實施嚴格的監督管理。
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條例》第16條明確規定,“實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從事濕地保護、利用和管理致使濕地資源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并對其生產、生活做出妥善安排?!边@些規定有效平衡了社會公益和相關權益人的私益,從立法上填補了我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法律制度的空白。
總的來看,《條例》明確把“濕地”作為一個獨立的資源類型加以保護,明確規定了“保護優先”的原則,并獨具匠心地創設了許多濕地保護制度,必將對四川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近年來,美麗的若爾蓋濕地沙化嚴重,雖然四川省成功建立了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與保護綜合技術體系,但總體而言,濕地保護仍然任重道遠。
鏈 接
鳥的天堂
樂安濕地,是四川省境內少有的成片濕地之一。鳥飛遮云日,鳥落蓋水草。
當地流傳著一個黑鸛的傳說。黑鸛彝族名字叫做“日則累畢”,是一種可以帶來不祥征兆的鳥。以前有一個放牧的人,打死了一只黑鸛。不久,幾百只黑鸛黑壓壓地徘徊在牧人所在村子上空,遲遲不肯落下來。樂安上空開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接著便下了幾天幾夜的大雨。
樂安村民普遍受災,牧人也突然暴病而亡。一位姓麻查的老人夢見一只美麗的大鳥,它說這是因為黑鸛被打死的緣故,只有用兩只公雞請李子家族的畢摩在黑鸛被打死的地方做法事,才能保村民平安。果然,畢摩做了法事后,天氣變好了,村民們也平安無事。從此,這種鳥便成為可以帶來吉兇禍福的 \"神鳥\"。黑鸛死的地方變成圣地,彝語稱為“補你火提”,意為神秘莫測。只要有人侵犯這塊禁地,周邊的村民都要自發地準備兩只雞請李子家的畢摩念經,這已成為村民們代代相傳的規矩,從此樂安濕地就成了鳥的天堂。
濕地使者
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主題是“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來自中國15個省份的濕地使者們制作了濕地“綠地圖”,這是濕地使者行動十年歷史中的第一次。和一般地圖不同的是,綠地圖重在展現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生態文化景點。
來自四川農業大學濕地使者聯盟的13名隊員,利用暑期完成了對雅安市望魚海子山及高跌洞瀑布地區的濕地體驗與動植物、微生物方面的考察,繪制出雅安首張濕地綠地圖。
他們所做的動植物調查結果,還被當地林業部門采用為申報自然保護區的補充材料。濕地使者們深入上百個濕地周邊的村莊和城市,在經歷自身意識轉變的同時,也向公眾宣傳濕地保護的理念。
活水公園
成都活水公園日處理污水300噸,造福著生活在成都的人們。黃時達,是活水公園人工濕地凈水工藝的設計者與施工負責人,雖然已經70高齡,他仍然堅持在各個地方造人工濕地,建活水公園,把清水活魚送還自然。
黃時達他們將九寨溝的五彩池和峨眉山的植物復制到活水公園,通過魚鱗般的植物床過濾處理污水,經過處理的水再流入養魚池或嬉水池,完成凈水循環。自1998年建成以來,活水公園運行穩定,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護為主題的城市生態公園,曾榮獲國際優秀水岸獎最高獎、國際環境設計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