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圖書館館長,作家。興趣是閱讀、旅行,尤其喜歡和更多的人分享閱讀的快樂。
曾出版著作《十五分鐘》。
如果生活的要義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卻旅行,很少有別的行為能呈現這一追求過程中的熱情和矛盾。無論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達出緊張工作和辛苦謀生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意義。盡管如此,但還是很少有人告訴你,除了異地的風光自然景象特別以外,為什么要到達某處的原因和理由。數年前,當我同樣困惑于旅行的期望和旅行的現實關系問題時,阿蘭﹒德波頓《旅行的藝術》一書開始出現在我的旅行生活中,它為我明朗了期望和現實并不沖突的生活局面,以新的視角向我展開了行者在途中隱藏著的內心情結和精神探索。
阿蘭﹒德波頓以飛揚的哲理智慧,充沛的感知,敏銳的藝術眼光,直指旅行的真正意義并非外在的行程,而是行者內在感觀世界。我們從旅行中獲取樂趣更多地取決于旅行時的心境,并非旅行目的地本身。是否帶有足夠的謙卑和感受力接近目的地,或者說敞開心扉,放下原先的成見或想象,進入到你未曾領略到的場景中,可以成為旅行最終能否在行者內心心滿意足畫上句號的評判尺度。
我曾去過臺灣,在幾天的行程中,也日日目睹車窗外道路兩旁并非高大豪華、奢侈氣派的建筑,它看似和眾多大陸游客期盼想象中的發達臺灣、先進臺灣相去甚遠,旅行歸來者多會感嘆不如大陸,看頭不大,失望多多。我卻滿心憧憬,在路邊吃蚵仔煎,去音像店買風潮音樂,深夜留戀誠品書店遲遲歸。還到基隆港口買風鈴,騎著租來的單車走街串巷,直到燈塔盡頭處,聽海浪拍打礁石。也乘著臺北到花蓮的高鐵,一路山,一路海岸線的風光旖旎中心神飛翔。我嘗試了遠離甚至忽略這個城市用建筑和道路構建的外在形式,只深入到它內在的創意,乃至平民化的場景中,由此,才發現了它的真實和神采之處,這些無意撞入也好,尋覓而來的旅途細節信息和所懷有的寬納心境得到契合統一時,旅行的真意浮出水面。這個城市便在自己心中有了某種獨特的書寫方式,它勾陳出了行者心里特有的觀賞線條,并在記憶對曾經的目的地有了長久的飽滿情意。
《旅行的藝術》還提到了公路、加油站,行者旅途中司空見慣的地方。夜幕之下,無人有心停留,行者疲憊的身軀,散離的心情,一個個頻繁到無需提及的鏡頭,我們都曾身處其中,但大多淡然忘記,揮袖拂去。
記得深秋傍晚的東北,乘車趕往旅行目的地——鏡泊湖。來往車影稀疏,車聲沉悶緊促,追著布滿紅霞的天空一路奔跑,云聚云散,變化極快。轉眼,黛青、灰青的夜色覆蓋了天邊。灌木叢開始落下深色的光影,路旁林中的鳥鳴快速從耳旁劃過,清晰,微涼。無邊的沉寂里,視線關注到窗外的自然,以及自己在濃黑夜色憑微弱路燈投射到車窗上的身影輪廓。我被反復晃蕩,沉昏中忘掉了時光和目的地,僅剩的喧囂打發至無聲空氣的無盡處。只懷抱著世界的寂寥和孤獨,在非同尋常的顛簸上沉入到特殊的行程。即使到現在依然不能明確當時所想,但我明白,顛簸上下的那個夜晚,我和濃濃的夜色,看不到頭的公路一言不發依偎一起,透過遙遠的重重白樺林,杳杳張望旅途中遇見的久違的自己,直至緩緩淚下。
這一刻,一直延續到車子在路邊一個簡陋的加油站停下。走下車,沉沉清冷的黑夜里,多年未曾見到的繁盛星空,熱烈而深情地突然落滿肩頭,北斗七星綿延著童年的想象,照亮一路走來的灰暗和寒意。我幾乎不能自己,激動澎湃。所有的寒冷散盡,舟車勞頓的疲乏都在剎那的光亮中迸發了未曾預料到的遼闊詩意。站立自然之中蒼茫的孤寂和失落,都一一抖落,重生氣力和暖意。當時的溫情時刻,直至今天,還不時蕩漾在回想的路途上。
經驗和閱讀在互動中驗證:旅行本身的情形可能非常吊詭,但多在出發時的期待和回返時的結果層面。碎片和真實化的場景,可以組成視線里的有形旅行,但身心俱行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必須是旅者心靈和旅行地之間的共通和默契,需要心領神會。德波頓教會我們傾聽旅行中自己的聲音。“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進中的飛機、輪船和火車上更容易傾聽到內心的聲音。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里可能產生的想法之間幾乎存在著某種奇妙的關聯:宏闊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壯闊的景觀,而新的觀點也產生于陌生的所在。”由此,旅行也是發現自我之旅,把未知的自己放置到非日常的場景中,早已存在的內心需求和渴望,以及理論上的知識經驗將會在旅行的幕布下,一一呈現出來。要知道,我們更多的只是推開現實中的無處可逃,借助旅行本身帶來的抗干擾和專注環境,幫助自己傾聽自我,尋求內心感動的自我,創設一種非平庸和黯淡的氛圍。
千萬不要把《旅行的藝術》當成旅行指南,那樣你會失望。因為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在于設計一個完整的行程,而是在于營造一種哲理和藝術、旅行地之間的感悟情緒,并揚起走向心靈詩意旅行的不同航程。作者對旅行現實中的細節不斷流露出的流動和跳躍的質感言語,也為我們關注起看似乏味單調的旅行必經程序,燃起了感性的積極態度和理想生活之光。
“飛機的起飛為我們的心靈帶來愉悅,因為飛機迅疾的上升是實現人生轉機的極佳象征。它呈現的力量能激勵我們聯想到人生中類似、決定性的轉機;它讓我們想象自己終有一天能奮力攀升,擺脫現實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當我每一次飛向藍天,開始新的旅行,總會想起這句話。它讓我的每一次旅行變得更可期待,更具有活力和生命的象征,能始終懷著熱情的起點精神到達充實和豐足的旅行終點。
進入這本書的本身,就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之旅,它使旅行心態和旅行方式出現富有生機的轉變。我開始體會到:遠方的呼喚不僅只存在于景象的變幻莫測中,陌生領域里的奇思異想,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含蓄或張揚,乃至偏僻和隔絕,都將以實實在在的場景感,擺脫往日守舊機械的呆板時光,提供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詩意情懷。它要讓我們相信,帶上最適宜的心境出發吧!完美的旅程其實生長你充滿情感、智慧、知識和藝術的內心世界里,也唯有持續著生命的熱度,平凡細小的途中光景才展現出常人未見到的另一面美好、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