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化妝品高峰論壇的首個《女性化妝品安全調研報告》顯示,逾八成消費者擔心化妝品的安全性!
■ 2010年,美容圈最津津樂道的話題是國家有關化妝品通用標簽的新規定——標明產品所有成分。
■ 化妝品安全時代已經來臨,還有哪些化妝品安全想了解?讓我們的美容探索家,為你撥開云霧吧!
從外觀說起
國家衛生監管機構對化妝品成分標示的新規定,意味著以后的化妝品標簽上不會再出現保濕因子、植物精華素、天然萃取物等這些含糊不清的名詞,同時在你購買化妝品時,除了考慮品牌、口碑或者聽從閨密和時尚達人的推薦外,也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
最基本的安全屏障你知道嗎?
QS標志已經廣泛地用在食品安全領域了,至于化妝品,你一定沒想到也屬于QS認證的行列吧?其實這項規定已經執行了好幾年,只是大家一般都更關注品牌,而忽略了這個標志。生產許可證號和QS標志是保障化妝品安全和衛生的一道基本屏障!也許你有疑問,該如何判斷QS標志是真還是假呢?這就要看生產許可證號,正確的號碼格式是:XK16-108 ××××。其中,XK表示生產許可證標記,16表示行業編號,108表示化妝品產品編號,××××表示證書編號。要提醒的是,沐浴露和洗手液不需要加貼QS標志,不要以為沒有標志的沐浴露不合格哦。
不要遺漏成分表這樣的小細節
合格的化妝品,應該標注全成分表。不要因為看不懂那些古怪的名詞,就對它們置之不理,這里面可能就藏著你過敏的大秘密!我曾經用過一款閨密大贊的乳液,結果滿臉起了小疙瘩,后來果然在成分表里發現了“罪魁禍首”酒精。所以,千萬不要遺漏任何一個可能造成問題的小細節。
值得信賴的購買渠道
購買渠道要正規,大型商場、超市、專賣店等往往對貨源要求更嚴格,產品品質也能得到一定的保證。其次要看貨品本身是否可靠,一定要選擇那些廠家、廠址、QS、電話等標志完整的產品,并注意查看產品說明書。需要提醒的是,居家使用的洗護產品往往經過家人的篩選,在安全性上會有一定保證。但謹防那些“非自愿”的使用機會,比如在發廊理發、染發、燙發時,店家所選用的洗發水是市場上銷售的品牌產品?還是地下工廠生產的冒牌貨?這些往往都會被消費者忽略,所謂“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先來回顧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看看里面是否也有你的影子:早上先用牙膏刷牙,也許還會用漱口水。之后洗一個清爽的熱水澡來激發一天的活力,這之中就免不了用到洗頭水、護發素。如果你更寶貝你的秀發,發膜產品肯定也是不能省的。之后還會給身體涂抹沐浴露,用洗面奶洗臉,把頭發和身體擦干后,往往還需要再涂抹各種使發絲更順滑、保濕或用于造型的五花八門的美發品。除此之外,身上也要兼顧到纖體與美白,最起碼也得有基礎滋潤的成分。再之后,除護膚外,加上最為繁雜的上妝,香水……等你全身都收拾妥當,心滿意足準備登上高跟鞋出門前,你是否想過,讓你光鮮亮麗的化妝品是不是安全?
從用量說起
滿懷期待地換了一款新的產品,卻很快出現了小紅點、癢癢的,還有脫皮現象。先別急,并不一定是這款產品不適合你,很多情況下,過敏和出疹的現象,跟你的用量是息息相關的。
洗臉
潔面產品,整體而言不宜使用過多。乳霜狀的潔面產品,往往含有皂基,清潔功能比較強,如果用得太多,就會在洗去污垢的同時,也洗去角質間脂質,使皮膚干燥、脆弱,缺乏保水力和防御力。因此,乳霜狀的洗面奶,應先擠少量在手心,打出豐富泡沫后,再洗臉,能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清潔也比較徹底。
化妝水和乳液
這兩項的用量相對來說可以比較充分,在皮膚可以吸收的前提下,多用一點也無妨。要注意的是,有去角質功能或含酒精的化妝水,不能直接拍打在臉上,而應倒在化妝棉上,用化妝棉輕擦,而且一定要避開眼睛周圍。化妝棉建議用3cm×4cm大小的,厚度以2毫米為宜,要充分浸透化妝水,但不要滴落。化妝水可以使皮膚滋潤,維持水油平衡,為下一步乳液的吸收打好基礎。所以,化妝水要用得足,特別是不含酒精的高機能化妝水,可以通過拍打加強吸收。要注意的是,用得足不等于過度使用,太多了,皮膚吸收不了,也是浪費,還會阻塞毛孔,得不償失。
眼霜
眼霜的“上妝”范圍,包括上眼瞼、下眼袋,直到顴骨以上的這一片區域,這里的皮膚比較嬌嫩也比較敏感。眼霜用少了,皮膚會干澀。用多了,又怕有脂肪粒。眼霜的用量可以根據質地和功能來判斷:保濕功能的、比較“清淡”的眼霜可以多用一些,一次一只眼睛大約0.4ml。而質地相對黏稠、厚重的眼霜,控制在0.3ml比較合適。簡單來說,可以以一粒綠豆大小為基礎量,根據自己的眼周范圍大小、眼霜質地來掌握用量,最關鍵的判斷依據是使用后的皮膚狀態,自然、濕潤、有彈性,既沒有干燥的細紋,也沒長脂肪粒,就是適合你的用量了。
防曬隔離
防曬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全方位、全時段防曬很多MM都已經做到了,問題是:每一次你使用的防曬霜或隔離霜夠量嗎?一般能夠涂抹全臉所需的防曬霜量大約為1/3的小指的長度,少于這個量,你的臉上很可能就有“空白地帶”哦!
從包裝材料說起
包裝材料那可是大有說頭的,寫一篇論文都足夠了。當然啦,專業的工作還是留給廠家去做吧,我們只需要懂得最基本的一些鑒別技巧,就足夠甄別優劣、物盡其用啦!
純白色的內襯
化妝品的容器五花八門、花樣翻新,除了美觀以外,它們更重要的一個任務是,保持化妝品的性狀,留住化妝品的功能和價值。基本的一條是,無論外形如何,與化妝品直接接觸的內襯,最好是純白色的。純白色的內襯沒有化學染料,不容易和化妝品發生反應,而很多含有易氧化成分的化妝品(維生素C、綠茶、多酚類等等),會隨著時間增長顏色慢慢加深。白色的內襯,比較利于我們觀察性狀的變化。
避光保存的重要性
幾乎所有的化妝品都會提醒你注意避光保存,可見化妝品的活性能在光線不佳的地方會得到更好的延續。如果你習慣用完后就把化妝品收在鏡柜里或抽屜里,那很好。如果沒有這樣的習慣,那么深色包裝的化妝品,顯然對你來說是個更好的選擇,能更好地防止成分氧化,尤其對于抗氧化、抗衰老、美白這樣的高活性產品來說。
小配件的清潔衛生
最后再來看看細節問題。像旋蓋、內墊片、按壓嘴、唇彩刷都是會跟化妝品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小配件,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們的清潔衛生。面霜類的產品,為了保持化妝品的性狀,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指蘸取,而要使用挖棒,挖棒使用后要擦干凈,放在一邊下次再用。特別是經過電鍍的挖棒,記住千萬不要留在瓶子里和霜體直接接觸,有些化妝品是帶有按壓頭的,記住用完后要把按壓頭擦干凈。否則,殘留在外的化妝品和空氣接觸發生氧化,下次按壓的時候又會和新按出來的干凈化妝品混雜。
如何將傷害降至最低?
盡量花心,以分散風險。根據自身的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洗護產品的使用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而且這樣做的好處是,還可以最大限地分散因“單戀一支花”而可能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除了在單品上“花心”外,還應該在品牌上“花心”。同一品牌的成分來源較統一,且一條生產線可能同時會加工很多產品,一旦出現問題也容易“扎堆兒”。另外,多嘗試不同品牌的明星產品,雖然人氣高不等于安全性高,如果能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較高的安全系數。
盡量減少使用次數。像“染發劑”“燙發劑”這類含有多種化學成分的產品,比較容易因某項數值超標而出問題。另外,這些不安定分子本身對頭發及頭皮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因此如果一定要用,也盡量減少使用次數,例如一年控制在2~3次以內較好。
使用后要清潔干凈。如果是需要水洗的,如洗發水、非免洗護發素、沐浴露等產品,在使用完一定要保證徹底清除干凈,以避免殘留的化學物質,繼續侵蝕頭發和肌膚。
科學使用洗護產品。盡管很多產品我們已經用了好多年,但很多的基本注意事項卻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很多對身體的破壞性原因其實是我們自己一手釀成的。比如很多人習慣將洗發水直接倒在頭皮上,殊不知,這樣會造成局部化學物質濃度過高,損害頭皮,還不易洗凈。還有一些人喜歡使用過熱的水沖洗頭發,熱水不僅會對頭皮造成傷害,更可能會激發一些有害化學物質的活躍程度。如果擔心沖不干凈的話,可以使用溫水反復沖洗。
按分子大小排隊
無論多少化妝品,最基本的一條順序原則是:按分子大小排隊,小分子先用,大分子后用。小分子的成分包括甘油、蜂蜜、化學油脂、維生素、礦物離子、尿囊素、硫辛酸、界面活性劑、防腐劑等等。大分子包括生長因子、蛋白質、玻尿酸、海藻膠以及四個氨基酸以上的勝肽等。有點頭疼?不怕,我們還有另一條簡單易學的原則:水→乳→油。就是先用水質的化妝品,然后是乳霜質地的,油質的化妝品用在最后,這其實還是分子大小的原理。如果先用乳霜質的化妝品,形成了一層大分子膜,分子較小的水狀、精華液等就滲透不進去了。
免洗型面膜
再來看看面膜。使用后需要清洗的面膜,可以在清洗后按照正常護膚流程進行。這里重點要說的是,使用后不需要清洗的面膜,和精華液的道理一樣,在用面膜前,我們要先用爽膚水打底,做好水油平衡,創造一個吸收面膜的良好環境。面膜揭去以后,用紙巾輕輕擦去臉上殘留物,這時候皮膚基本處于“吸飽了”的狀態,油性皮膚的人可以不用再用護膚品,以免加重皮膚負擔。干性皮膚的人則可以再用一層面霜,鎖住水分。
護膚和彩妝的分界線
護膚的步驟也已經做完了,我們該開始上彩妝了吧?先不要著急,在抹上粉底液之前,我們還有一道重要的工作:隔離霜。之所以說它重要,因為隔離霜是護膚和上彩妝的分界線,它就好像一個看不見的面具,保護你的皮膚不受彩妝化妝品的刺激和傷害。即使是素面朝天的MM,也最好使用隔離霜,因為它同樣能為你抵擋粉塵、射線的侵襲。所以說,讓隔離霜成為護膚過程的句點吧。隔離霜有防曬和不防曬兩種,使用防曬隔離霜比較省事,不過也要記住在防護失效時及時修補。如果使用沒有防曬指數的隔離霜,就要在用完隔離霜后再抹上一層防曬霜,才算做完功課。
從使用
順序說起
看到這個標題,有的MM要說了:“化妝品我天天用,順序還不清楚嗎?”且慢,讓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幾條,對比一下自己的使用順序對不對。特別是喜歡多重保養的MM,看仔細了哦。
TIPS
如何挑選寶寶洗護品
記住“寶寶專用”的標簽絕非商家特別的銷售手段或噱頭,寶寶的肌膚跟成年人相比,有很大不同,比如寶寶皮膚更嫩,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變得敏感,因此寶寶用的洗護品和保養品都必須和成年人的相區別開。挑選和使用洗護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不用含堿性、皂質、酒精和刺激性成分的洗護用品清洗寶寶的皮膚,以免對皮膚的酸性保護膜造成損害。
■ 每天給寶寶洗澡時,不過多使用沐浴露和嬰兒香皂,最好隔次或隔天使用沐浴產品。
■ 秋冬季氣候較干燥時,給寶寶選擇和使用有保濕功能的嬰兒潤膚品。
■ 如果寶寶出現了皮膚問題,盡量不用含有激素成分的藥膏或保養品,以免皮膚受損和產生依賴。如果必須要使用,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盡量減少使用次數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