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著涼了,試著多喝幾杯熱水,躲進溫暖的被窩里狠狠睡上幾覺,感冒就會漸漸痊愈:手指不小心劃傷了,找不著創(chuàng)可貼也沒關系,清水沖沖,幾天以后,傷口一樣會完全愈合。依靠我們內(nèi)在的生命力,擺脫小疾病和亞健康狀態(tài),沒問題。
身體如此,心靈亦然!
沮喪失落的時候,痛哭流涕的時候,一蹶不振的時候,別忘了,除了那些環(huán)繞在身邊的安慰、鼓勵和擁抱,你還擁有一顆自我之心,這就是你最珍貴的——自愈力。
Part 1
直面不夠勇敢的自己
心理學家卡倫·霍爾奈認為:人生而具有自我實現(xiàn)的傾向。如果移除了障礙,人自然地會發(fā)展成為成熟的、充分實現(xiàn)自我的個體,就像一顆橡樹籽成長為一株橡樹。那些障礙是什么?那些阻力來自哪里?答案是,不夠勇敢的自己。
止愛之殤,分離是人生的底色
癥狀掃描:相愛四年的男友劈腿之后,欣欣先是苦苦挽留無果,然后出于尊嚴,她痛下決心,決絕地了斷了跟男友的一切聯(lián)系。在朋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嚴密監(jiān)護下,欣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擦干了眼淚,走出了一個人的房間。可是,走出來的她,不再是過去那個愛笑的“氧氣美女”,她學會了化濃妝,學會了喝烈酒,學會了跟一個又一個的男孩趕場似的約會。她,真的恢復了嗎?其實,欣欣需要恢復的,并不是看似平靜的外表,而是愛的能力。
“轉移式”正向自愈療法:
[獨醒]婉謝親朋刻意的陪伴,獨處,直到能不掉一滴眼淚地承認分離的結果,再敞開大門,走向一個沒有“他”的新世界。
[自慎]拒絕感情替身。以一段新戀情來忘卻刻骨銘心的舊戀情,是最愚蠢的飲鴆止渴。先放開膽子想象一下。如果這次又被劈腿,我還有什么可失去?
[移情]聽說過“移情效應”嗎?做新發(fā)型,吃甜點,聽音樂。閱讀,健身,旅行,甚或養(yǎng)貓養(yǎng)狗養(yǎng)植物……用任何能夠轉移回憶的方式。去轉移你剛被“刑滿釋放”的感情。
癥狀掃描:讀書時,徹夜復習總是拿不到最好的成績;找工作時,投了無數(shù)份簡歷,卻比別人都晚接到第一個面試通知;工作整整一年,計劃方案從未得到過領導的表揚……程奧決定放手一搏——跳槽,寧做一個小私企的雞頭,也不做大國企的鳳尾!程奧太想告別那種碌碌無為的挫敗感了,他以為,跳槽后的“被重視”,會幫他抹去曾經(jīng)履歷上的黯淡。然而,事業(yè)上的春天并沒有如期來臨,工作四個月后,這個原本處于上升期的涉外私企,意外倒在了融資危機里,所有的員工被集體遣散。關在屋里,借酒澆愁,程奧這一次才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挫敗。
[自懈]自覺屏蔽“成績”、“成功”、“成就”等應激性詞匯。
[自清]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自愈的能力。由于之前累積的心理小創(chuàng)傷沒有解決干凈,導致后來對自我認知上的全盤否定,這跟身體上“小病成災”是一個道理。
[自知]給自己做“自敗認知”(self-defealtng cognitions)的解剖手術。你失敗嗎?理智一點,其實只是失去了一份工作。健康心理學認為:失敗和失望,有時是偽裝下的幸福。它的意義在于提醒你,之前的目標并不適合你,或者救你于未來更大的失敗之前。
Part 2 今天就做自愈系
自愈力這位“隨身醫(yī)生”,其實自生命降生時,就在我們的身體里安家落戶了。它是人體內(nèi)存在的與生俱來的自發(fā)作用的自愈系統(tǒng),它使我們的身體得以維持健康狀態(tài),免于在來自外界的侵害中喪失生命力。
STEP1 找準你的心靈傷口
他人的力量,始終無法代替我們成長。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龍認為:困擾我們的最深結構中,有四種重要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cerns),包括孤獨、生命的意義、自由和死亡,其中前三種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借助心理上的自愈力來調(diào)節(jié)。
孤獨
●無法走出失戀的陰影,忘不掉那個早已離你而去的人。
●無法融入你所在的環(huán)境,認為自己“異于常人”。
●因誤會、距離等多種原因,導致親情、友情的疏離。
生命的意義
●學業(yè)上的努力沒有得到預期的進步。
●工作過程不順利,得不到預期的肯定。
●事業(yè)方向不清晰,前景不夠明朗。自由
●無法下定決心結束一段感覺被捆綁的感情。
●想要逃離現(xiàn)有的生活狀態(tài),開啟另一種全然新鮮的生活。
●有工作焦慮癥的傾向。
STEP2喚醒自愈力的有效清單
針對三種最重要的終極關懷。我們總結出了一份小小的自愈清單。心理學上著名的皮革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告訴我們:滿懷期望的激勵,正是夢想成真的基石。面對心靈的傷痕,行動起來,今天就做自愈系!
●告別孤獨的自愈清單
1 培養(yǎng)自己對他人生活或事件的興趣;
2 打破自我封閉,
參加集體活動,
“忘我”地與人交往:
3 學習挽回,學會與喪失握手言和。
●重獲自由的自愈清單
1 聚餐,約會,在每一次結束面前,
學著先說再見;
2 傾聽從沒聽過的音樂,
觀看不熟悉的畫展,
接受全然陌生的新鮮事物;
3 種養(yǎng)植物,
用畫面或文字記錄它成長的歷程。
Part 3 自愈力是需要被喚醒的潛質
如果我們的愛車被刮擦受損,我們把它停放在車庫不去修補,它的破損處只會更差不會更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小心蹭破了皮膚出了血,過一會兒血就會自然止住,再過些時間,皮膚就會恢復原來的樣子。通俗地說,這就是生命體自愈力的一種表現(xiàn)。關于自愈力,《傷寒論》、《黃帝內(nèi)經(jīng)》等著作中都早有記載:現(xiàn)代醫(y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則進一步證實:自愈不僅是一種肌體維持健康的能力,也是人的一種心理資本,一種能夠從逆境、不確定、失敗以及某些無法抗拒的災難中自救、恢復甚至提升自身的能力。
心理傷口的痊愈主要包括兩個因素:內(nèi)在保護因子和外在保護因子。內(nèi)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自身所具備的某些特質,能調(diào)節(jié)或緩和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比如積極樂觀、耐挫力、自信、信任等。外在保護因子是指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具有能夠促進個體成功調(diào)適,并改善危機所帶來的影響的因子,比如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支持等。自愈不等于治愈、痊愈,治愈是自愈和他愈的和諧統(tǒng)一。
在這個高壓力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有關照自我身心健康的智慧。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用特有的語言提醒我們休息,提醒我們照顧好自己。當你覺得壓力難以承受的時候,最好一邊積極自愈,一邊借助他愈的力量,例如親友支持、專業(yè)治療等,來完成這個從難以接受,到可以承受,再到坦然面對的自愈過程。
自愈力就跟人的某些潛質一樣,需要被喚醒。我們控制不了生存的外部環(huán)境,卻可以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內(nèi)部環(huán)境,認識、激發(fā)、利用自愈力。自愈力的生成,取決于平時怎樣看待并應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幸。想要擁有最好的自愈方法,需要修煉三項能力:一是接受并戰(zhàn)勝現(xiàn)實的能力,二是在危難時刻尋找生活真諦的能力,三是隨機應變想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選自《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