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在廣州舉辦的世界腦力錦標賽,一個還在上大三的中國小伙拿到了總冠軍,他創造了最新的世界記憶力紀錄:1小時內記憶2280個數字,5分鐘內記憶480個數字,24.22秒內記住一副被洗亂了的撲克牌。有人會羨慕了:真棒的年輕人啊,可惜我天生記憶力就不好!難道記憶力真的是天生的嗎?
建立記憶的信心
有許多人認為:“就如同人一生下來,頭腦有好有壞一般,記憶力的好壞也是天生的!”但是,我敢斷言:記憶力的好壞絕對不是天生的。
我們常聽人說:“我的記性真差”、“我對數字真是無可奈何,朋友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等。可是,對于數字的記憶力不好,并不就表示記憶力真的不好;無法記住朋友的名字,也未見得是記憶力低弱的象征。人一生下來,對于數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去記憶的東西,在能力上就有著不同的差異。對于其中的一項特別強,并不就表示所有的項目都很強。相反地,對于其中的一項特別弱,也并不表示所有的項目都很弱。
這種差異可以靠訓練來改善。記憶時最重要的,就是抱著能夠記憶的自信與決心。若是沒有這種自信,腦細胞的活動將會受到抑制,腦細胞的活動一旦受到抑制,記憶力便會遲鈍。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表明:無論誰都可以增強自己的記憶力。其實,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沒有記憶力的,如果不信,請試試回答下面的問題:
寫下從孩提時代到現在你所記得的10個人的名字(你的家庭成員除外);
試唱(或背)一首孩提時代的兒歌或童謠;
請盡可能把最初所學的英語(或其他外語)單詞回想出來;
試寫出一至兩個小學時代的老師或校長的姓,當然最好寫出姓名:
試把過去游覽過的地點及有關事情敘述出來;
試把兩年讀過的某本書的書名及作者姓名寫出來;
寫出3個5年以來未見過面的校友或朋友的姓名,看看能回想出多少個兩年來未用過的電話號碼或地址:
試復述一年之前所聽過的笑話;
試說出5個現在朋友的姓名,回想起你與他們見面的時間、地點及會面情況。
怎么樣?當你將上述問題回答過之后,你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比你原來所料想的好得多。那么反過來想想,為什么這些事記得這么牢固,而另外一些事卻忘掉了呢?
好記憶的基礎
對數字感到厭煩的人,如果喜歡打橋牌,可能很快地學會算番。對人名沒有任何概念的人,卻往往能對明星的名字瑯瑯上口。而有許多學生討厭記法文單詞,但是他們卻能夠很流利地唱出法國流行歌曲。
我們對于自己所關心的事物。往往能毫無困難地記住。因此,小學生能夠將上學途中所見到的玩具店名記得一清二楚,除了因為兒童的腦部活動比較活躍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記憶的先決條件就在于引起興趣。
我們對于看過的電影,常常會忘掉它的故事情節,但是,劇中某一幕的印象,卻往往記憶在腦海深處。例如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十誡”,其中摩西揚手把海水分開成為一條狹道,然后率領子民渡過的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雖然全劇的情節已記不清了,然而,這個畫面卻可能一直清晰地烙印在腦海里。把你所要記憶的事物,造成一種能對自己產生震撼的效果,便是一種基本的記憶法。
德國大音樂家門德爾松,在他十七歲那年,曾經去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首次公演。等音樂會結束,回到家里以后,他立刻寫出了全曲的樂譜。這件事震驚了當時的音樂界。
在門德爾松的腦海里,必定有個排列整齊的資料柜,并且將一個一個的音符,嚴密地分別放入抽屜里。
記憶力好的人,他的資料柜一定排列得井然有序。記憶力不好的人。則往往不加分類地把事物亂堆。
學會遺忘
你也許常常抱怨自己忘得多,不過這其實不一定是什么壞事。真正的“過目成誦”者是甚少的。有些人學習法文,將一本法文詞典,從A起順著一頁一頁地默記下去;有的人為了鍛煉記憶力,竟然逐頁背誦電話號碼簿。這都是很愚蠢的辦法。這不但加重了大腦的負擔,時間長了還會變得神經衰弱。你一定要記住如下的秘訣:沒必要記住的東西就徹底地忘掉好了。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就是這樣。作者說他“知識貧乏的一面,正如他的知識豐富的一面同樣地驚人”。對此,福爾摩斯反而感到是理所當然,他說:“我認為人的腦子本來像一間空空的小閣樓,應該有選擇地把一些有用的家具裝進去。只有傻瓜才會把他碰到的各種各樣的破爛雜碎一古腦兒地裝進去。這樣一來,那些對他有用的知識反而被擠了出來;或者,最多不過是和許多其他的東西摻雜在一起?!?/p>
福爾摩斯這些話雖然有失偏頗(例如他不應把各科的知識完全割裂開來等),但他認為“應當記憶有用的知識”這種觀點卻是正確的。
(選自《7倍速學習法》中國民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