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2011年5月12日公布《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社會保障領域專家指出,《社會保險法》的法條是原則性的規定,但草案則具有可操作性、解釋性、權威性等亮點,然部分條款仍有值得商榷之處,因此大陸人保部提請社會各界提供意見和建議,截止日期是5月20日。有人提出意見,但修改之處應該不多,因為草案已經顯示了具體落實操作之處。
綜觀《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一共31條,2011年7月1日與《社會保險法》一起實施,亦即原則性的主法與可操作性的實施辦法一起實施,企業可以更清楚的掌握法律的規范要義,而融入各自的人力資源作業當中。
按照人保部的解釋,為了進一步維護參保人員權益,對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相關情形作了進一步細化規定,茲舉較為重要的規定細節,以供臺商參閱。
一、有關個人帳戶不得提前支領和個人帳戶余額繼承辦法
草案第1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帳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如果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帳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
草案這一條規定,再次規范了《社會保險法》第14條有關「個人帳戶不得提前支取」的原則性法條性質,必須考慮到實際問題的復雜性。
二、有關基本養老保險員工待遇,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作如下的處理
(一)草案第3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二)草案第4條規定,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三)草案第5條規定,對於不愿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愿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上述草案的規定,是對《社會保險法》第16條的補充與細化,也照顧了實際的情況。這也考慮到實際問題的復雜性。
許多臺商的人資人員必須應付員工相關的質問,實施細節或辦法的公布,對處理員工權益事項,人資部門的處理作業比較能夠有效的應付。
三、有關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實施作業可按照國辦發〔2009〕66號)執行
草案第8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可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執行。
由於《社會保險法》的實施,必須依賴相當多的政策支撐,形成所謂「法律政策化」,有些勞動政策尚未完善,人資部門需要隨時注意其公布時間。
四、確定了六種屬於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具體情形
草案第16條規定了六種屬於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具體情形是對《社會保險法》第45條有關「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是失業人員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之一。如下說明: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1、4、5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二)被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40條、第41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單位辭退、除名、開除的;
(五)勞動者本人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的補充細節解決了何謂「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定義,對員工的權益擴大了解雇的條件。然而第4項的「除名、開除」等情形,由於《企業職工獎懲管理規定》已於2008年失效,是否適用,需要商榷。
五、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依各地現有規定執行,考慮到各地的法規之差異性與現實性
由於許多地區對於退休人員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最低繳費年限作了相關的規定。因此,草案第9條規定,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的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考慮到各地的法規之差異性與現實性。
六、對有關醉酒的工傷認定提出了明確的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37條第2項中的醉酒標準,草案第13條規定醉酒的認定,
按照《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國家標準(GB19522~2004)執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醫療機構等有關單位出具的檢測結論、診斷證明等材料,可以作為認定醉酒的依據。
對於《社會保險法》第37條規定職工因「醉酒」情形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顯然可操作性多了,使企業有了科學的依據。
結論
以上為大陸公布《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草案》對臺商在處理相關人資作業時,必須認知的新法律法規,目前是草案,也提請社會大眾提供意見,正式的《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會於7月1日連同《社會保險法》一起實施,由於《社會保險法》的強制性,也標志著大陸勞動法律的規范與成熟,值得臺商事先熟悉後預防對策,人資部門更應該將這些法律法規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情況,提出研究方案以及解決的因應對策。
蕭新永
作者為遠通國際經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臺商》月刊企管顧問團首席顧問
海基會臺商財經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