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保持兩岸關系穩定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5月8日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對兩岸關系發出重要訊號,今年是臺灣兩項選舉的關鍵之年,也是兩岸關系承前啟後之年,保持兩岸關系持續穩定發展,是兩岸必須有所體認的重中之重。
賈慶林表示,保持兩岸關系持續穩定發展,關鍵在於鞏固和增強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近三年來,兩岸雙方在此基礎上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堅持這一方向,就會繼續得到兩岸同胞的支持。
王毅:鞏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
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5月8日在出席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時表示,本次論壇最重要的就是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兩岸要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前景,就必須鞏固、維護、發展好兩岸之間業已形成的共同的政治基礎。
王毅說,大陸「十二五」規劃、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臺灣「黃金十年」的相互連接,使大家都認識到,兩岸今後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完全可能的。兩岸實現互利、互惠、雙贏的前景,重要前提就是一定要維護好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好這個政治基礎,我們雙方就可以擱置爭議、建立互信、良性互動,把兩岸關系不斷地推向前進,為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的基層民眾辦更多的實事,做更多的好事。
陳德銘:放寬出口限制 改善投資環境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中美雙方經濟對話的第一輪討論主要涉及兩國的經貿發展問題。他指出,中美貿易的不平衡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結果,而且多年存在,希望美國通過放寬對高技術產品的限制和擴大對中國的出口來求得平衡,而不是限制中國產品對美國的出口。
陳德銘指出,美國限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作法使美國在中國市場失去很多機會,這對美國企業是不公平的。中方認為,美國長期以來對2000多種中國產品實施許可證管理也是不公平的。
張忠謀:看好薄膜太陽能發展
4月24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出席「全球科技高峰論壇」時表示,半導體產業再過6到8年就會到達極限,未來勢必會往新的應用發展,例如低耗電、影像等產品。而未來IC(積體電路)發展空間已不大,但電路板還有微小空間。他看好太陽能和LED未來發展,也有信心未來薄膜太陽能技術能做到和多晶矽一樣好。
張忠謀表示,以往半導體產品多用在PC(個人電腦)產業,隨著技術越來越進步,將原本體積龐大的電晶體等電子元件縮小,廣泛運用在通訊、娛樂等各種領域的電子產品中,現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半導體相關產品。
馬英九:妥善處理兩岸關系是臺灣發展保證
馬英九5月12日在與美國智庫(CSIS)舉行視訊會議期間提到,妥善處理兩岸關系是確保臺灣發展的重要一步。
談及兩岸關系時,馬英九表示,只要在「九二共識」架構下,雙方化解爭議、建立互信,相信經過3年的努力,必定可以展現成就,讓臺灣人民感受到利益。馬英九也特別提到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2005年訪問大陸的「和平之旅」,引用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說中的話語:「兩岸要一起努力,『化刀劍為犁鋤』」。他指這句話適切掌握這個新思維的核心概念,「兩岸之間幾十年來的對抗,也因此出現了改變的機會之窗。」
李克強:防范全球性通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5月12日表示,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持續發展,需要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發展夥伴關系,構建穩健安全的財政金融體系,促進金融和經濟協調發展。
李克強說,促進發展中國家持續較快增長,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空間,為世界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國際社會應當以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看待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與此同時,各國應當繼續攜手合作,深入推進財政金融改革,改善國際貨幣體系,逐步化解財政金融風險。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實施宏觀政策應兼顧對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的影響,減少國際資本大規模無序流動,防范全球性通貨膨脹。
范麗青:多渠道解決臺商訴求問題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范麗青在5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臺商訴求的一些問題表示,其實兩岸之間已經有了許多機制化的管道可以解決,比如原來有一個國共協商的平臺,一直在持續地發揮作用。這次我們國臺辦有關局要會同相關部門與臺灣工總和臺企聯召開會議,進一步對臺商關切的問題進行梳理,來商量解決之策,這是否成為機制化的平臺,以後在會上也會進一步討論。
紀欣:臺灣「黃金十年」離不開兩岸和平發展
5月7日,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出席「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指出,今年,大陸首次將「十二五」與兩岸關系放在一起,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兩岸和平發展基礎的支撐、ECFA簽署帶來的利好以及臺灣從兩岸的各項交流中分享的和平紅利,臺灣的「黃金十年」不可能實現。
「我們支持一切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的活動。」紀欣表示,去年,中國統一聯盟和島內20個民間統派團體共同發起了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積極支持ECFA的簽署。
紀欣表示,兩岸各項投資協議的落實、大陸游客赴臺個人游等各方面合作的成型,不僅能帶動臺灣經濟發展,同時也創造就業機會,降低島內的失業率,全面拉動臺灣經濟復蘇。
蔣孝嚴:兩岸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5月6日在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前參觀汶川、都江堰時,借用鄧小平的一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描繪兩岸共創雙贏實現經濟發展。
「與我十年前第一次來成都相比,現在的成都經濟起飛舉世矚目。」蔣孝嚴說,他希望臺灣和大陸的經濟密切結合,共創雙贏,提升改善兩岸民生,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在此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的一些議題也將會涉及這些方面的內容。「就像鄧小平講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對於此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召開,蔣孝嚴高興地說,「經貿可以讓我們手連手,文化讓我們心連心,而歷史讓我們根連根,兩岸不分彼此融為一體。」
蕭萬長:降低進口依賴 發展關鍵產業
蕭萬長5月5日表示,短期因素所造成物價上漲較容易克服,島內已做適當因應,但貨幣變動導致長期輸入性通膨壓力,應更審慎研擬因應作法,例如建立區域貨幣穩定機制、分散進口來源等。為降低對進口資源依賴,島內應積極發展關鍵材料、綠色產業和服務業等。
姚景源:不排除再加息可能
針對日前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的動作及後續的加息傳言,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表示,社會流通的貨幣總量減少可以起到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
他指出,人民幣的升值對物價影響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幣升值可以對沖掉一部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因為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我們進口的一部分商品價格下降,所以人民幣升值可以對沖一部分進口商品價格暴漲給我們帶來的輸入性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又會導致熱錢流入,導致我們央行被迫發行金屬貨幣和它對沖,金屬貨幣的大量發行又會推高物價,所以要維持幣值基本穩定。
樊綱:下半年貨幣緊縮狀況或放松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5月6日表示,中國貨幣政策下半年收緊狀況有望略微放松。
樊綱同時指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民幣匯率政策不會出現明顯改變。作為通脹下降的關鍵因素,國內食品價格已經穩定,消費者物價5月就可能觸頂,或已經在4月觸頂。
根據美商媒體對26位經濟學家的調查中值顯示,中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達到5.2%,較3月創出的32個月高位5.4%有所回落。
江丙坤:臺商轉型靠品牌和通路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5月12日指出,臺商在大陸投資面臨人民幣升值、薪資上漲、勞力短缺等問題,從過去的加工外銷轉內需、從制造業轉服務業,這些都是臺商轉型升級的壓力。
江丙坤說,去年有119家臺商選擇到河南投資,顯示河南有理想的投資環境,也表示臺商已經從大陸的沿海轉向內陸城市投資。
江丙坤表示,臺商關心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今年很快有機會完成。依據規劃,兩岸投保協議有各層面的考慮,只要雙方完成談判後,即可交「江陳會」簽署。
吳伯雄:經貿和文化是兩岸合作橋梁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5月12日出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臺兒莊古城開埠儀式上表示,兩岸的和平發展有兩座橋梁:第一座橋梁是經濟貿易的合作,追求雙贏;第二座橋梁是文化的交流合作。
吳伯雄表示,這兩座橋梁都非常重要,經濟的合作就像手拉手,要越來越緊密。而文化的交流是心連心的工作,能夠讓兩岸民眾內心的距離拉的更短,情連得更親。
吳伯雄希望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深化交流,共同合作。尤其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來臺等,這些富國利民的政策使兩岸人民獲得了極大的福祉。
邵琪偉:讓旅游成果惠及兩岸民眾
5月4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海旅會)會長邵琪偉在出席「臺灣美食周」暨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游協會(臺旅會)北京辦事處成立一周年紀念活動時指出,兩岸旅游交流已經進入了機制化和常態化發展的新階段,要讓兩岸旅游交流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兩岸民眾。
邵琪偉表示,臺旅會在加強兩岸旅游業界聯系、擴大旅游推廣、服務兩岸游客等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推動兩岸旅游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開復:Facebook 不可能今年IPO
5月17日消息,Facebook正在與投行接觸,籌劃IPO。創新工廠CEO李開復在微博評論稱,Facebook不可能今年IPO。
李開復評論稱,基於以下四點原因,Facebook不可能今年IPO:
(1)避免上市後被大股東干預質疑的問題(例如微軟面臨的);
(2)Facebook融資、避免披露財報、用擦邊球降低股東數量種種措施都是為了推遲 IPO;
(3)剛融完用不完的15億美元,不需要錢;
(4)員工有特殊款項可以個別部分套現,沒有急迫性,而且上市後員工會離職或失去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