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示
胃腸對壓力敏感
胃腸道神經細胞數量非常多,僅次于中樞神經,因此對情緒的反應相當靈敏,這些細胞在接受到大腦傳來的“情緒刺激”的指令后,會立刻產生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的變化。醫學研究發現,每時每刻胃的機能都受到情緒的影響,焦慮、緊張、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延緩胃的消化和排空,并導致腸道運動受抑制,毒素排不出去。
情緒不好殃及腸胃
處于壓力之下或是焦慮當中的人消化系統最薄弱!因為腸胃疾病除與刺激性食物、遺傳因素有關外,更與情緒密切相關,尤其那些過分強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緒,最有可能引起胃腸疾病。最常見的是消化不良、腹脹、便秘或腹瀉等功能性腸胃病,此外,還會引起潰瘍病,甚至是胃腸道腫瘤。
1、緊張誘發胃酸返流胃酸從胃部逆流到咽喉部位,胸骨下方有疼痛或灼燒感,這種感覺通常在進食或者躺下之后更明顯,這種癥狀就是典型的胃食管返流綜癥。20%的成人每周至少會攤上一回,這是一種身心疾病,飲食不規律、頻繁出差、壓力過大的白領們最容易和它結緣。
你的對策:改變心情,消除緊張、焦慮;盡量做到少食多餐,避免過飽,睡前2~3小時不再進食;餐后不宜馬上躺下,睡眠時上身墊高10~20厘米;避免產氣飲料及酸性食物;忌食高脂、巧克力、咖啡、薄荷、糖果等可延遲胃排空或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不需要吃藥,癥狀就會自行緩解。發作肘,鋁鹽、鎂鹽、碳酸鈣之類的解酸藥可以幫助你緩解不適。
2、肝郁氣滯=膽結石
膽結石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重女輕男”,女性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不幸“中標”的概率多達20%,是男性的3至4倍。導致結石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或者膽囊的排空異常。與節食減肥,肝郁氣滯有關。研究發現,精神壓力可使人體的膽固醇指數升高,從而引起膽固醇代謝失調,誘發膽結石。
你的對策:如果有疼痛、發燒、嘔吐等癥狀,趕快就醫。通過CT掃描或超聲波檢查可確診。樂觀開朗的情緒會調整身體的新陳代謝,對預防膽結石的發生有益;久坐久臥不動,會使膽汁在膽道內運行緩慢,為結石創造條件;改掉不吃早餐的習慣,可避免膽汁淤積,遠離身體里長石頭。
3、心重導致腸功能紊亂
腸道的神經功能不正常,表現為惡心、脹氣、拉肚子、便秘以及下腹部痙攣,這些癥狀在排便以后會減輕。大約20%的成年人有這種癥狀,尤以女性多見。除了與腸道感染、食物、藥物等有關外,心理因素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伴有失眠、焦慮、抑郁、頭昏、頭痛等癥狀。
你的對策:一般醫生會給你開一些抑制痙攣的藥物,可以控制你不停地想排便的念頭,也能緩解其他不適癥狀。另外,也可以試試音樂療法、催眠療法等調曲心理和情緒。而預防措施主要是保持樂觀的情緒,規律作息:避免攝入粗糙、油膩、刺激性食物;忌用冷飲和咖啡。
4、思慮過度易胃潰瘍
一個人整天思慮過度,由于大腦需要大量氧氣和營養維持高負荷的工作,會抑制腸胃蠕動和肌肉運動,以減少消化系統等其他器官的血液消耗。當胃液分泌失調時,就容易導致胃黏膜潰瘍,胃黏膜上出現一個破口。10%的人會在人生中不一定什么時候收到這顆“炸彈”,胃部有陣發性的灼燒疼痛感,尤其在饑餓的時候更明顯。如果精神壓力過大而令胃液分泌處于長期失調狀態,還可能激活人體內的癌癥基因,最終患上胃癌。你的對策: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是治愈胃潰瘍的關鍵。當然,你可能還需要服用抗生素來治療導致潰瘍的細菌感染。甚至還有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如果你正在服用一些藥物,比如說阿司匹林或者布洛芬,那么馬上停藥,這些藥物會腐蝕胃黏膜。
5、壓力導致便秘
60%的便秘問題與精神緊張有關。因為長期緊張和焦慮可影響腸胃功能,使腸蠕動減弱,而久坐和不規律的排便習慣更會導致雪上加霜。據統計,這種“壓力性便秘”在那些優秀敬業的女白領中更普遍。
你的對策:尊重腸道的生物鐘,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一些運動,至少每天快走6000步;多喝水,保證每天吃上6份果蔬,谷薯類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經常把各種雜糧及薯類做成“八寶粥”。最重要的是,要把壓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
你的心情,腸道做主
腸道是人的“第二大腦”,腸道是否健康,決定著我們的心情!最近,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控制人類以及某些哺乳動物情感的五羥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種讓人情緒愉快的激素,95%是在腸道里面合成的。也就是說,我們情緒的很大—部分受腸道神經系統影響,比如“忐忑不安”就是腸道對生理壓力或緊張的提示信號。毫無疑問,沒有健康的腸道,就沒有好心情。
腸胃鬧病用“心治”
1、讓自己適度承受壓力
適當承受壓力,并擅長化壓力為動力,對你的成功和健康才有利。珍惜那些樂觀開朗、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吧,她們為你帶來正面能量;你適時地沉浸在織微博、繡十字繡、烹飪中,有了很好的精神寄托和專注力時,困擾你的不良情緒也就有了出口。
2、三天不排便等于吸1包煙
尊重胃和腸道的生物鐘,吃飯和排便都要定時。三天不排便,等于吸煙1包;1日3餐之時,腸胃會自動分泌出胃酸,等待食物的到來,該吃的時間不吃,讓胃液空等,或者當胃液沒有分泌的時候,卻又來個突然襲擊,暴飲暴食,就會讓腸胃不知所措。
3、就餐時,只關注食物
吃得太快的人更容易發胖。因為當食物顆粒太大,或胃腸道分泌液不足,就會使食物到達小腸時成為液態的比例非常低,既不利于排便,更不利于營養吸收;帶著情緒吃飯也會把壞情緒吃下肚,影響腸胃健康。
4、穿坡跟鞋=呵護腸胃
穿2-3厘米高的坡跟鞋有利于腸胃健康。前腳掌內側正是胃部的按摩反射區域,這個高度與足弓正好形成一個合適的弧度,使得受力點控制在前腳掌內側,使其周圍的穴位得到適當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消化,緩解便秘和其他胃腸部不適。
5、排毒,按摩大腿外側
大腸反射區位于大腿外側,經常按摩,可以清腸潤胃,促使代謝通暢,能緩解便秘癥狀。方法是,坐姿,雙手用力按摩自膝蓋直至臀部的大腿外側部位,每天至少按摩2-3次。
6、讓熱飲給腸胃減壓
紅茶、紅糖水、柚子茶、咖啡……當熱飲進入體內,身體都會被撫慰了一遍,腸胃中的委屈也降到了最低點,你會感覺承受的負面情緒壓力小了,胃也舒服多了。
7、烹飪食物簡單就好
越美味越不健康!過度烹飪,不僅破壞了食物本身的特長,還給你的身體增添了許多不健康的物質,不僅增加胃腸道的負擔,而且還會演變成癌癥的誘因。精致的美食淺嘗即可,煙熏、烘烤、油煎、辛辣類美食更要遠離。
8、不給腸胃病傳染機會
腸道疾病會傳染,胃病同樣也會傳染。研究證實,各種胃炎、胃潰瘍、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HP)的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而HP可以通過不潔的餐具、牙具、食物進行傳染。另外,當你感到胃返酸、胃痛、胃脹時,有必要去醫院做一個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9、堅守每天25克粗纖維
推薦的每日纖維攝入量是25克,換算一下,大約是6份水果或蔬菜再加上兩片全麥面包的纖維含量。愛吃蘋果是好習慣,但這只能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你還要吃一些其他種類的水果、蔬菜以及豆類、全麥食品,才能滿足每日纖維素的膳食標準,不過,粗纖維也并非越多越好,過度的粗纖維也會誘發其他健康隱患,包括胃病。
10、試試腸道SPA
腸道SPA,也叫大腸水療,是經常便秘者改善腸道空間清潔度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有瘦身和美容的功效。不過,該方法并非人人適宜,嚴重內痔、結腸、直腸有活動性出血者以及患有高血壓病等病癥都不適合做腸道SPA。
TIPS:40+胃腸道體檢很重要
發現早期胃痛的方法非胃鏡莫屬,建議超過40歲經常感到胃部不適的人去做胃鏡檢查。與此同時,腸癌也成為發病率增長最高的疾病,而常規體檢中只包括直腸的指檢,在身體深處的結腸卻不容易被檢測,因此,通過大便潛水血和腸鏡檢查成了發現早期腸癌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