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展示
2010年福建省龍巖市中考作文題(70分):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寫作,不少于650字,不能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不得抄襲。
(1)請以“記憶深處”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2)生活中,我們要面對很多考驗,有失敗,有誘惑,有掌聲…一請以“考驗”為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
題型透視
龍巖市中考題,明確規定了寫作的文體,這是一種文體要
求很明確的命題形式。在近幾年“淡化文體”的指導原則下,
很多省市都提出了“文體不限”的要求,即讓考生自由選擇文體,不做指定性的規定。其實“淡化文體”并不是不要文體,只是給考生提供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讓考生根據題目的要求和自己的文體寫作特長,選擇某一種最適合的文體,有利于充分展示自己的寫作能力。
福建省龍巖市的這兩道作文題,都明確規定了要寫作的文體,可以說,在2010年中考作文命題形式中,這種題型對文體的寫作指導意圖是非常明顯的。初中主要訓練記敘文和議論文,設置了這樣兩道題目,分別指向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學生需加重點訓練的文體,說到底還是給考生提供了自由展示的機會,具有人文關懷性。
應對策略
要寫好這樣的作文題,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一、怎樣選擇合適的題目
龍巖市這兩道題目都是全命題作文,要求考生自由選擇其中一題寫作。
第一題“記憶深處”,如果沒有文體規定。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應該是記敘文、散文等。因為“記憶深處”這個題目,所寫的內容是屬于回憶性的,要寫出自己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往事,通過寫自己“記憶深處”的人和事,把這樣的人和事情寫清楚、記具體,才能表達中心,抒發思想感情。因此,即使不做硬性規定,這道題目的記敘性文體傾向,也是很明顯的。
第二題“考驗”,如果沒有文體規定,我們首先想到的也可能是記敘文、散文,也可能是議論文。“考驗”,單從題目上判斷,不太容易做出明確的文體傾向性判斷。
像龍巖市這種中考命題,題目要求里明確規定了需要寫成記敘文的,考生就不能寫成散文、議論文或其他文體;題目規定了必須寫成議論文,就千萬不要采用記敘文或其他文體,也就是說在文體要求上,考生必須遵從題目的要求,別無選擇。
二、如何突出記敘文文體特征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記敘文的文體特征,再看看“記憶深處”這個題目,然后思考,如何寫作才能寫出符合記敘文體特征的作文?
記敘文,可以以寫人為主,也可以以記事為主。寫人,離不開記事;記事,也離不開寫人。事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或者幾個片段。記敘文,要寫清楚記敘的六要素,除了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做了一件或幾件什么事情,重點是要寫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尤其是經過這部分要詳細寫,這樣才能給讀者以鮮明生動的印象。同時,還要注意運用各種描寫,如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通過捕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征。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除了記敘、描寫這些基本的表達方式外,還要綜合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通過議論和抒情的語句,來揭示中心,表達主題。
在文體有所規定的前提下,如何寫出有創意的高分作文呢?
“記憶深處”,我們可以嘗試采用擴充的方法,來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從而找到最佳的寫作思路。可以在后面加上中心語,如“記憶深處的那幅照片”、“記憶深處的愛”、
“記憶深處的呼喚”、“記憶深處的傷痛”等等;或者采用在“記憶深處”前面加上相關的詞語方法,如“老師的教導,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母愛,藏在我記憶深處”、“同學情,銘記在我的記憶深處”、“老家的槐樹,刻印在我的記憶深處”等等;還可以前后都引發相關的事情,如“童年,記憶深處的美好時光”、“父愛,記憶深處的感動”等等。這些都可以激發靈感,有利于寫出“記憶深處”里有著獨特感悟的事情,為取得高分打下基礎。但要注意的是,這一切只是我們頭腦中的構思,試卷上只能以“記憶深處”這4個字作為寫作的題目。
選材典型,事例突出,語言表達有特色,同時記敘文文體特征鮮明,這樣便能贏得閱卷者的青睞了。
三、如何突小議論文文體特征
寫議論文,就必須注意議論文的三要素,確立一個明確的中心論點,運用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論據可以有事實論據、道理論據,運用一定的論證方法,說理透徹,邏輯性強,增強說服力。議論文里的事實論據必須概述,語言精練,與記敘文里的生動形象是不一樣的,主要是闡述道理,以理服人。可以敘議結合、夾敘夾議,可以先敘后議,同樣可以先議后敘再議,形式多樣。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都必須精練。文章主要的篇幅還必須以議論說理為主,記敘始終是為議論服務的,在文中的成分不可占多數,以免造成議論性文體特征不鮮明的情況。結構上,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來寫。
龍巖市的這道“考驗”,前面有一段導人語,生活中“有失敗,有誘惑,有掌聲……”這些都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各種“考驗”。那么,題目提示中的“自選角度”怎樣理解呢?這是針對“失敗”、“誘惑”、“掌聲”等來說的。考生可以任意選擇其中某種話題來作為議論的對象,也可以寫提示中這幾個詞之外的其他合適的話題,如“逆境”、“挫折”、“榮譽”等等。
只要對這個話題確立的中心論點很明確,觀點、主張很鮮明,選用的論據很恰當,議論性文體特征很突出,運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最后再在“立論”與“駁論”的方式上做好選擇,“考驗”這篇議論作文自然能夠寫好。
這兩個題目,從文體上來看,第一題寫成記敘文難度不大,只是如何才能出新、出彩,是考察考生寫作水平高低的一個尺度;第二題寫成議論文,對于議論文把握得比較好的同學來說也并不難,但對于不擅長議論文體的同學來說,難度比采用記敘文體的第一題要稍大些。但基于“考驗”這個話題的論據,我們平時應該積累過很多,所以只要論證得當,也會贏得高分。
實戰演練
下面兩題任選一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誼需要真誠;朋友之間真心相待,友誼才能天長地久。
請以“友誼”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2)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的延續;沒有親情和友愛,就沒有世界的希望與光明。這些我們都會明白,但我們卻缺少一顆知道感恩的心靈。
請以“感恩”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思路點撥
這是“規定文體、自選其一”的作文訓練題。“友誼”寫成記敘文,要體現記敘文的文體特征,通過寫人記事來表達中心,突出“友誼”的主題;“感恩”寫成議論文,要確立中心論點,運用事實與道理論據來論證論點,議論的語言要突出,圍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順序來闡述觀點。
責編:張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