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0年是不平靜的,不平凡的一年。
這·年,有可喜的成就,更多的則是讓人沉痛,不得不反思的一年。
穩定、和諧、喜氣洋洋、團結奮進的背后潛藏著巨大的危機,矛盾、沖突、壓制乃至流血流淚的社會事件,撕扯著善感的心靈。
回顧過去的一年,除了房價居高不降、物價上漲、就業壓力巨大、勞動力低廉無保障等困擾人們幸福生存的問題外,還有一些牽扯制度、人權、公正的走事件更讓人關注,可是對此卻難以言說其中的緣由,這對于知識分子而言,是莫大的不幸!
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劉曉波,因零八憲章的寫作,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事爭議強烈,最終被強勢力量打壓,已無人究其原因了。
河北大學校園內發生的車禍,因一句“我爸是李剛”的狂言,讓人心生悲涼,面對權勢者構成的集團,致死的人命顯得渺小不值一提。
謝朝平等作家因良知寫作,遭到逮捕,密爾在《論出版自由》一書中探討的問題,隔了上百年的歷史,在文明社會仍然讓人發指。
知識分子的生存困境及言論的不自由,十分有力的說明了寫作的艱難,由此聯想到辦刊、出書及辦報的情況,思想遭遇冰川死海,四處碰壁,確有存在主義大師揭示的荒誕、虛無、蒼涼境域。
盡管如此,仍有極少數作家、學者的著作,讓人看到光明,獲取信心。
梁丈道先生的《常識》,通俗易懂,所寫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事,從平常的小事小論中道出了國民所缺乏的判斷、本是常識性的問題_卻成了一些大問題,讀后感慨頗多。
蔡定劍先生的《民主是一種現代生活》,通過考證民主的來源、演變的歷史、不同制度下的作用,讓人明白民主是·種現代生活的體現,并非書本中高呼的空洞口號。
徐賁先生的《在傻子和英雄中問:群眾社會的兩張面孔》,論述了權力與群眾的關系,群眾的深層心理以及自發的反抗,無不讓人感到活著要怎樣去爭取價值,不虛一生。
從社會事件到杰出著作,無不在證明:自由民主與社會正義是當下中國面臨的重大問題,廣大無權者活在權勢者的陰影之中,力圖主宰自己而無能為力。
文學創作只有站在弱勢者一邊,與權勢集團做斗爭,聽從良知,堅定信仰,通過反判性的思考發出心聲,才具真實價值。只有這樣的文學,才是時代所需要的文學。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不可預測,恰恰蘊含了希望的契機。為此,我們仍愿懷揣希望,祝福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