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e在世博園區任電腦操作員,最近,已經適應世博會工作節奏的他來到向陽職業規劃咨詢中心,向職業規劃師道出了自己的憂慮:世博會結束后自己該去干啥?如何才能盡快找到新方向?
其實,Brooke的煩惱也是眾多的“世博人”共同關心的問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圓滿閉幕,各類服務人員絕大部分要自謀職業,他們該如何順利實現轉型?如何平穩延續自己的職業生涯?怎樣才能利用好參與世博的經歷,讓自己的職業增值?
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世博會結束后,繼續發揚世博服務精神,投身商業服務行業,或將成為一部分“世博人”的選擇,他們將在各類商業服務崗位中找到新的工作激情。五大類人員都能在新領域再展宏圖:
● 建筑類人才
伴隨著上海世博會這個重大經濟事件的是一條產業鏈,其中就業需求量最大的當屬建設業。世博工程項目結束后,大規模的城市道路建設,以及各種城市基本設施的改善修建,還有包括滬杭城鐵在內的城際鐵路建設,都為上海及周邊地域的建筑類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業空間。
● 會展類人才
世博會在展示城市形象的同時,也是對會展行業的一次實力檢閱。不少會展人才在世博盛會上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世博的舞臺給予了他們難能可貴的歷練機會,而經受過世博洗禮的他們也勢必將未來的會展行業發展推向新的臺階。可以預見,世博盛會結束后,能實現創新的展覽內容策劃、展現的會展人才,將活躍在更廣闊的會展舞臺上,把世博經驗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 物流類人才
通過世博會帶動物流業基礎設施的發展,浦東、虹橋的交通樞紐地位的提升,以及物流水平的大幅提高,由此給物流業人才提供更多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目前上海物流業的申請人數較多,競爭很激烈。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里,物流業的崗位需求和求職者比例高達1:100,也就是說,企業每提供一個崗位,就會收到100份簡歷。參與過世博項目的物流人才將因此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
● 語言類人才
語言人才在世博會期間十分活躍。世博園區、場館內、游客服務中心,以及世博期間相關各種活動和會議的翻譯人員等,不同層次的語言人才都在世博期間找到了用武之地。隨著上海城市地位及影響力的不斷提升,重大會議、大型活動也絡繹不絕,對于語言類人才的需求很大。語言類人才通過世博會服務經歷,大大的提升了語言運用水平,有利于職業生涯發展的提升。
● 大學生群體
世博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志愿者崗位。世博的經歷對于大學生志愿者來說是個人履歷上最出挑的亮點,同時,在服務世博的過程中,建立各方面的人脈關系,也為將來的就業打下了基礎。對于大學生來說,眼下要盡早找出自己的職業定位,鎖定職業目標和求職目標,做好世博后轉型的第一步。自己擅長什么?適合干什么?做什么工作時能獲得成就感?問清楚自己,并找出答案。
專家支招:轉型前須做的四大準備
其實,不只是世博人才面臨轉型,職場中很多人同樣會遇到轉型的苦惱。跨出轉型的第一步的同時,需要做哪些準備?向陽生涯專家團隊認為,一般來說,以下四方面的準備是必做功課。
準備一:技能
技能是指轉入新行業所需的職業能力。轉入任何一個新的領域,都勢必要適應新的要求。務必盡早開始學習、鍛煉新領域所需的專業特性的技能。技能是從事某一領域工作的基本功,也是通往成功的基本因素,它會最直接地讓你突破最初始的尷尬和障礙。
準備二:心理
職業轉換勢必伴隨著內外雙重壓力,如果沒有充足的自信心和冷靜的心態,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半途而廢,或者繞很多彎路,一蹶不振。心理上的準備其實是改變的基礎,很多事情“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一旦心態上做了充足準備,其他的事情都好辦了。
準備三:環境
了解所處的環境,才能了解自己的競爭力、優勢、弱點何在,才能更準確地把握進退的選擇和策略。所以,轉型之前,對環境的調查必不可少。環境的調查包括對自己所在的行業、所從事的職業的大形勢的調查,也包括對轉型后的人際、待遇等各方面的小環境的調查。
準備四:知識
專業服務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青睞度較高,這類人才通常具備豐富的知識,有較全面的工作經驗,有非常強的分析、預測、判斷能力,能夠獨擋一面甚至多面。因此,除了技能之外,多渠道的信息才能豐富知識的內在可靠性,才能方便自己做出準備有力的判斷。所謂的綜合能力,體現的就是這部分內容。
后世博時代來臨,有人能很快轉入更好的平臺,有人繼續發揚世博精神在新的服務領域發光發熱,有人經過歷練終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也有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尋找新的機會……不管怎樣,“世博人”的職業轉型,需要以清楚的自我定位和職業規劃為基礎,充分整合世博經歷的寶貴資源,在有效積累的同時,制定一個長期的職業發展規劃,這樣,才能給未來的發展找到堅實的保障。
(上海向陽生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