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融資大戰、版權大戰之后,國內網絡視頻行業掀起了新一輪競賽:齊齊踩滿“油門”,全力沖刺上市。
2010年12月8日,優酷網通過首次公開發行(IPO)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1.54億美元。此前,土豆網于2010年9月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申請,預計很快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融資1.2億美元。而去年底酷6網借殼華友世紀登陸了納斯達克,名不見經傳的樂視網則8月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成為首家在A股上市的網絡視頻公司,IPO實際募集資金7.3億元。
受這些視頻網站上市的刺激,國內更多網絡視頻公司也開始蠢蠢欲動,盤算各自上市計劃。據業界透露,目前國內有上市計劃的網絡視頻公司不下10家。有消息稱,迅雷、PPS等視頻網站也加快了上市步伐,吹起了新一輪上市號角。
然而伴隨優酷、酷6、樂視等的上市,業界質疑的聲音一直沒有停止。《福布斯》前不久發表文章稱,優酷、土豆、酷6等中國視頻網絡公司上市步伐雖加快,然而由于缺乏可以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在成本壓力下,中國網絡視頻業仍然處于投入大于產出的“亞健康狀態”,未來可能出現“危險的泡沫”。國內部分業界專家,也看淡視頻網站集體沖擊上市,認為這只是一場“集體的浮躁”。
相比當初國內視頻網絡業紅火、滋潤的“黃金期”,近幾年國內視頻網站一直在“賺吆喝不賺錢”,火紅的背后是一肚子“苦水”,優酷網和土豆網就是如此。據招股說明書,優酷2007年凈虧損人民幣約9000萬元,2008年凈虧損約2.04億元,2009年凈虧損約1.82億元,2010年前9個月凈虧損約1.66億元。而土豆網招股說明書則顯示,其2007年虧損約9590萬元人民幣,2008年虧損2.12億元,2009年虧損1.44億元,2010年前9個月仍然虧損8370萬元。
而那些中小視頻網絡公司更是慘淡經營,即使是視頻鼻祖美國YouTube近幾年利潤也逐漸下降。
網絡視頻的“硬傷”
何以“興也勃焉,衰也忽焉”?究其原因,目前有四大硬傷制紂國內視頻網絡走強,甚至做“賠本買賣”。
一是同質化嚴重,缺少精確的盈利模式。多數網絡視頻都是從“西天取經”回來,以老美“YouTube”為樣板,從頁面到服務內容,再到贏利模式,都是似曾相似,行業同質化嚴重。沒有精準的競爭策略與有效的商業贏利模式,贏利模式單一,仍以網絡廣告、用戶服務費為主,但在目前國內網絡廣告“僧多粥少”情況下,視頻網絡熬熬待哺,距離成熟商業模式仍然尚有較長時日。
二是巨大運營成本壓力,掣肘視頻壯大。網絡視頻的運營成本支出主要有三部分:帶寬、服務器、推廣,其中以帶寬最甚。據悉,國內運營網站所需要的成本是美國的3-4倍,要達到如美國最大視頻網YouTube的流量,一家公司每年要向電信運營商支付的費用是2.4億元,這對哪家視頻企業來說無疑是天價,要贏利談何容易。優酷招股說明書也顯示:優酷在全國配備了5500臺服務器,以便為用戶提供快速的上傳與下載速度,可見優酷的投入是多大啊。
三是版權問題日益嚴重。P2P方便網民的同時,也成了盜版孳生的溫床。隨著政府監管的加強、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花錢買劇播”成為必須,這迫使視頻網站只能花巨金購買正版影視劇,成為了網絡視頻經營的又一重大難題。而有侵權問題的網絡視頻,將面臨被列入政府監管的“黑名單”,難獲視頻經營牌照,或扯上巨額的訴訟官司,這對步履維艱的網絡視頻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雨”。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優酷網在購買版權內容方面開銷5650萬元人民幣,土豆網則花費了5580萬元人民幣。國外媒體分析稱,版權問題將成為中國視頻網站上市的最大阻礙,是IPO后擺在視頻網站面前的首要難題。
四是內容有失風范。時下國內形式各異的網絡視頻給人感覺就是“不太正規、不太入流”,總以“惡搞、噱頭”以求帶動流量,以求出名出家,有如“下里巴人”,而不象傳統媒體那么“陽春白雪”。
尋找網絡視頻業幸福新路徑
隨著政府監管的加強、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大以及各路運營商對視頻業務的加緊滲透,國內網絡視頻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喧囂浮華過后,網絡視頻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洗牌。
因此如何打破固有思路,利用新媒體內容與傳播方式的新優勢,拓展新的盈利空間,重構市場新格局,迅速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是今后網絡視頻面臨的關鍵挑戰。
一是優化技術降低成本,提高贏利根基。成本是決定網絡視頻生存的決定性因素,而帶寬是網絡視頻主要成本,只有帶寬方面成本降下去,網絡視頻才能活下去,否則不可能生存。為解決帶寬問題,各網絡視頻應另辟新方采用最新技術以求獲得更多成本優勢。
二是產品及服務細分化,提高視頻號召力。如今視頻網絡無特色的產品、內容及服務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已不可能滿足網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大而空”,因此網絡視訊企業必須揚長避短,高度細分市場,從“小處細點”精確挖掘、創造更多分眾化的產品及服務,才能打開新商機。一些視訊企業可通過聚焦核心能力,利用某一領域的領先技術或資源優勢發展成為專家型公司。目前一些娛樂視頻、游戲視頻、教育視頻、醫療視頻、在線直播等專業網因“專”而做強做大,贏得網民、商家的青睞,淘得商機。如百度奇藝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成功。
三是尋找贏利新模式,增強企業競爭力。目前網絡視頻主要以貼片廣告、個人收費為主,贏利模式單一。其一,尋求移動增值服務。隨著3G時代全面到來,無線視頻分享領域將是巨大的空間,移動增值服務將是看好的盈利模式。美國YouTube推出了面向無線設備的新服務,讓手機拍攝的視頻能直接與其他用戶共享;土豆網與上海東方龍移動信息公司簽訂協議,為實現互聯網服務與移動增值服務的結合準備。其二,與電信、網通固話營運商合作,建立以SaaS(軟件即服務)為平臺、利益風險均分的視頻運營新模式。即固網商負責提供網絡運行、維護及服務任務,視頻商負責提供內容制作、播放和管理和軟件開發工作,這樣借助電信大固網商,網絡視頻將能更快做強做大;其三,另辟新業務,為高端客戶提供精彩高清無廣告的業務,避免只靠廣告維持生計。
四是提高網絡視頻品位,正視并解決版權問題。繁忙熱鬧之后,國內所有網絡視頻必須冷靜下來,很好地思考如何提升視頻內容的品位、如何從“下里巴人”向“陽春白雪”轉變的大問題。同時正視并及早解決版權問題。版權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但是不要讓這問題長期變成捆住自身手腳、做大做強的緊箍咒,不要妄想與政策“玩游戲”。
功成名就,還是“危險泡沫”?
近幾年,國內視頻網站一直都是靠私募風投不斷“輸血”才活著,但風投不可能一直燒錢。資金的壓力讓許多視頻網站難以為繼,上市融資也就成了國內視頻網站的最后殺手锏。只有上市方能給視頻網站籌措到用于未來發展的大量資金。
然而上市不是終點,不是最后的勝利大結局,并不代表真正贏者,真正檢驗這個企業成功與否的因素還在市場贏利模式與管理機制。作為首家在美上市的視頻公司,酷6財報就是最好的例證。從數據上看,雖然酷6今年第二季度廣告營收增長翻番,達到240萬美元,但該業務的總體凈虧損卻高達1470萬美元。
雖然如今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前景看好,不少視頻網站爭相上市,但如果在商業模式還沒有成熟穩定,沒有找到新的成功的盈利模式之前,就匆忙背負著購買版權內容、自制內容以及帶寬上的巨額投入的壓力,更要時常面對盜版問題,很有可能在上市之后就會面臨著巨額成本與損失費用,這可比融資到的錢還要多,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而目前美國股市實行“寬進嚴出”的的制度,企業上市后如果持續虧損,將面臨“被趕出”的命運,那時可是“聲譽掃地”,結局更慘。這也是讓不少業界看淡視頻網站集體沖擊上市的前景。
視頻網站潮涌上市,究竟是功成名就,還是“危險泡沫”?網絡視頻業幸福新路徑在哪?讓我們在觀察中繼續總結與探索。